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代儒学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下列与魏征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思想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D孔子为政以德思想2.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3.有学者认为: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给重视血缘和等级关系的社会以强烈冲击;它以君主和国家为中心进行思考,强调尊君卑臣,在某些时候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积极作用是( )A建立了无差别等级的社会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建立了尊君卑臣的等级社会D提出改革社会的主张4.韩非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是:“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看法反映出( )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5.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这一理论( )A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为儒家思想开辟新方向C确立荀子的集大成地位D推动百家争鸣思想解放6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 C韩非子D墨子7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战争只能由天子执掌,地位相同的国家不能相互征伐。据此可知,孟子意在( )A调解诸侯纷争B反对争霸战争C规范社会秩序D恢复周王权威8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该思想家还提倡( )A事异则备变B无为而治C仁政D制天命而用之9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下列与魏征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思想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D孔子为政以德思想10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11有学者认为: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给重视血缘和等级关系的社会以强烈冲击;它以君主和国家为中心进行思考,强调尊君卑臣,在某些时候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积极作用是( )A建立了无差别等级的社会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建立了尊君卑臣的等级社会D提出改革社会的主张12韩非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是:“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看法反映出( )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1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体现了墨家学派的( )A“尚贤”思想B“兼爱”思想C“非攻”思想D“无为而治”14墨子强调“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墨子的思想在本质上( )A既肯定人力作用,又依赖上天、鬼神意志B既反映小生产者的勤苦,又衬托出他们脆弱C体现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生活的矛盾困惑D小生产者崇拜鬼神,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15战国时期,墨家主张“不别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其观点反映出小生产者( )A对国家统一的渴望B对现实政治的不满C对传统习俗的坚守D对社会变革的反对16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最腹面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面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C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17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时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C“儒表法里,兼用黄老”的主流意识形态确立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18有学者提出统治者需“顺天志”,新王朝建立时必须“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这位学者是( )A孔子B韩非子 C董仲舒D墨子19董仲舒强调人君必须拥有“禁制”的权力,保持“能制”之势;并且君主要引导人们有所好恶,“然后可得而劝”,“然后可得而畏”,这样就“可得而制”。由此可知,董仲舒( )A汲取法家思想的精华 B告诫统治者必须要实施仁政C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强调建立君主专制的必要性20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21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罪己诏)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材料反映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利于( )A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打击地方割据势力22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在此,董仲舒的目的是( )A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树“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理念C使“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D令春秋繁露成为教育新经典23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仁义恭俭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ABCD24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C儒道思想逐渐融合 D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25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子弟,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兴办( )A加强了意识形态控制 B促使其他学派文化凋零C实现了选官的公平化 D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26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材料表明汉代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A儒家学派重视教育 B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C汉政府的大力提倡 D研习儒学的士人阶层壮大27据汉书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重教活动( )A标志蜀中私家儒学教育的兴起 B推动了汉代地方官学的发展C体现了王国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28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已。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 B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僵化C儒家教化逐渐普及 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29(2014盐城)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30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这可能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C“天人合一” D“三纲五常”31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下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3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A B C D33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书生,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是()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即使你出身贫寒,也有可能到政府做官A B C D34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35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