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41 环境与环境问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可是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却意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恩格斯(1876)自然辩证法(1)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成为“不毛之地”是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后果?(2)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成为“不毛之地”的过程是人类在怎样的环境观指导下行为的必然结果?这种发展观为什么容易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3)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说明人与环境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4)通过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你认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怎样做?答案:(1)土地荒漠化。 后果: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2)传统的发展观(或征服论发展观)。原因: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资源和能源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一方面,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4)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火电站、钢铁、有色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用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空气,造成全球变暖。由于变暖破坏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农作物,在印度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材料二2010年夏季,上海的大多数公共场所将空调温度定格在26 以上。节约1亿度电,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吨。(1)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2)分析为减缓“烹煮地球”而采取的根本措施。(3)请你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答案:(1)全球变暖加快冰川融化使冰川消退,河流源头补给减少,河水枯竭;全球变暖使河流蒸发量增大,河水减少。(2)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植树造林。(3)节约用电;以步代车;资源循环利用;使用购物袋购物;生活垃圾彻底分类等。3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表(“”越多,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问题。省级行政区简称甲类乙类丙类丁类粤滇新晋(1)甲、乙、丙、丁类环境问题依次是:_、_、_、_。(2)试分析乙类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3)防治丁类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各省区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解决措施的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各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第(1)题,甲类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广东,滇、粤的共同点是都位于我国主要的林区内,由此可以推断出甲类环境问题是森林锐减;乙类环境问题在山西最突出,应是水土流失;丙类环境问题在新疆危害最严重,应是土地荒漠化;丁类环境问题在广东最明显,应是酸雨危害。第(2)题,水土流失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回答时要全面。第(3)题,酸雨主要是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所致,防治要有针对性。答案:(1)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酸雨危害(2)土质疏松;降水丰富,暴雨集中;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方式)。(3)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量;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酸性气体进行综合利用。4读下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塔里木河相关数据对比表 下游河段年代水量(立方米)地下水位(米)胡杨林(公顷)20世纪50年代14.6亿355.4万20世纪90年代2.5亿11130.7万(1)材料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解析:第(1)题,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自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河段水量大大减少,地下水位变深,胡杨林面积锐减,说明生态环境已经恶化。第(2)题,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回答。造成塔里木河沿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密切,人为原因则主要是人口压力过大导致的不合理活动产生的结果。答案:(1)存在的问题是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大量枯死,生态环境恶化等。(2)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冰川退缩,融水量减少;过度开垦,耕地面积增大,农业用水增加。- 3 -用心 爱心 专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