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 是指存在于血细胞上特异性同种抗原 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及某些血浆蛋白在个体之间均有抗原成分的差异 受独立的遗传基因控制 其中又以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对输血和器官移植最具重要意义 ABO血型系统分为4型 即A B O和AB型 红细胞表面有两种决定性抗原 即A B抗原 临床意义 1 输血通过血型鉴定 选择同种血型进行输血 严防 杜绝由于误输ABO血型不合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2 检查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多见于O型血的母亲孕育A型或B型胎儿 其次为Rh系统所引起 3 器官移植时 受者与供者ABO血型也必须相符 否则极易引起急性排斥反应 导致移植失败 4 其他ABO血型检测还可用于亲缘鉴定 可疑血迹 毛发等的鉴定 交叉配血受检者血清加供血者血红细胞悬液 供血者血清加受检者红细胞悬液 同时进行凝集试验 称交叉配血试验 前者称主试验 后者副试验 为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 强调同型输血 但同型输血也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 Rh血型系统同恒河猴的红细胞免疫家兔和豚鼠所制得的血清 抗体 能与85 的白种人红细胞产生凝集 由此证明人的红细胞与恒河猴的红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人类红细胞上的这种抗原即命名为Rh抗原 我国人Rh阳性者 99 Rh阴性者 1 人类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主要有D d E e C c6种 其中D的抗原性最强 测定Rh血型对于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症的诊断极有价值 骨髓细胞学检查 一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骨髓变化 分析治疗效果和估计预后 也可用于病原学检查 如细菌培养 寄生虫检查 如黑热病 疟疾 以及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恶性组织细胞病 某些原发或转移性癌肿等 因在骨髓涂片中能查到病原体或特殊细胞而得以明确诊断 凡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特别是甲型血友病患者不能作此项检查 妊娠晚期的孕妇慎作骨髓穿刺术 二 骨髓细胞检查结果分析 一 骨髓细胞增生程度骨髓内有核细胞有多少 反映了骨髓的增生程度 可根据有核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比例加以判定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骨髓增生程度成熟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有核细胞 常见原因增生极度活跃1 150 以上各类型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10 110 以上各类型白血病 增生性贫血 ITP增生活跃20 15 左右正常骨髓和某些贫血增生减低50 11 以下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型 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增生极度减低300 10 5 以下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型 二 粒细胞系统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粒细胞系各阶段细胞总和与各阶段幼红细胞总和之比 称为粒 红比值 M E 即粒细胞的百分率 红细胞百分率 正常人约为2 1 4 1 1 粒 红比值正常见于 正常骨髓象 粒 红两系以外的造血系统疾病 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粒 红两系平行增多或减少 前者如红白血病 后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2 粒 红比值增高见于 粒细胞系增生 如化脓性感染 粒细胞性白血病 幼红细胞严重减少 如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 粒 红比值减低或倒置见于 幼红细胞增生 如各种增生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粒细胞减少 如粒细胞缺乏症 三 分析结果时的注意事项1 要与临床资料结合2 骨髓象和血象进行对照3 动态观察 常见几种贫血的血液学特点 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象 l红细胞 血红蛋白均减少 以Hb减少明显 l轻度贫血时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异常 中度以上贫血才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特征 严重贫血时红细胞中心苍白区明显扩大而呈环状 并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增多 l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 l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以及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 一 缺铁性贫血 irondeficiencyanemia 骨髓象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M E比值降低 l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 贫血早期程度较轻时 幼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中度以上贫血时 幼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细胞体积减少 胞质量少 着色偏碱性 成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同血象 l粒细胞系相对减少 但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 l巨核细胞系正常 血象 l红细胞 血红蛋白减少 两者呈平行下降 l红细胞大小不均 可出现异常红细胞 l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 l急性溶血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常增多 二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anemia 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M E比值明显降低 红细胞系显著增生 可见异形红细胞 粒细胞系相对减少 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 巨核细胞系一般正常 2020 5 20 19 可编辑 血象 l红细胞 血红蛋白均减少 l红细胞呈大小不均 可见各种异常结构 l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 l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出现巨多叶核粒细胞 l血小板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三 巨幼细胞性贫血 megaloblasticanemia 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M E比值降低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 出现巨幼红细胞 粒细胞系相对减少 出现巨幼粒细胞 巨核细胞数大致正常或增多 急性型 血象 呈全血细胞减少 l红细胞 血红蛋白显著减少 两者平行性下降 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l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 l粒细胞明显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l血小板明显减少 四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anemia 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减低 M E比值正常 粒 红两系细胞极度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巨核细胞显著减少 浆细胞分类比值增高 慢性型 血象 表现为二系或三系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 l红细胞 血红蛋白平行性下降 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l网织红细胞减少 部分病例骨髓呈局灶性增生者 则可有轻度增高 l白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l血小板减少 骨髓象 骨髓增生程度多为增生减低 M E比值正常巨核细胞 粒细胞 红细胞三系细胞均不同程度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时可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及粒细胞退行性变等现象 五 白血病 1 定义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 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呈过渡增生异常和分化成熟障碍 并浸润其他组织器官 而正常造血组织功能受抑制 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出血 感染和浸润症状 根据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和分化程度可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1 急性白血病血象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 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计数不定 白细胞增多者常在 10 50 109 L之间 也有白细胞正常或减少 白细胞计数可见一定数量的白血病性原始或幼稚细胞 血小板计数减少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 一系或两系原始细胞 包括 型或 型 明显增多 30 有核细胞 因白血病细胞类型的不同 其他系列细胞受抑制而减少 涂片中分裂型细胞和退化细胞增多 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 蓝细胞 较其他类型白血病多见等 慢性白血病 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例 血象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正常或轻度减少 随病情发展贫血逐渐较重一般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 多数在 100 300 109 L 分类计数粒细胞比例增高 以中性晚幼粒细胞为多见 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 10 嗜碱性粒细胞增高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之一 血小板早期增多或正常 疾病加速期和急变期可进行性下降 慢性白血病 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例 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粒细胞系显著增生常在90 以上 粒红比例明显增高 各阶段粒细胞均见增多 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 原粒和早幼粒细胞 10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也增多 幼红细胞增生受抑 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减少 六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1 定义 ITP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也称免疫性血小板较少性紫癜 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 使血小板寿命缩短 破坏过多 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血象 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 多在20 109 L以下 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 白细胞可增高 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者 血小板多在30 80 109 L 常见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骨髓象 急性型 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 多为幼稚型 细胞边缘光滑 无突起 胞浆少 颗粒大 慢性型 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 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 但胞浆中颗粒较少 嗜碱性较强 2020 5 20 36 可编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