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卷类型:A 2012届高三全品原创月考试题一 地 理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考查范围:地球、地图、地球运动、大气 建议使用时间:2011年8月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 m B55 mC60 m D65 m2. 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BC D3.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 m B40 mC65 m D90 m据新华社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9月29日宣布,天文学家新发现一颗新行星,这颗行星围绕天秤星座内名为Gliese 581的红矮星(恒星的一种)运行,距地球约20光年(189.21万亿千米),公转周期约为37个地球日。回答45题。“宜居”类地行星的电脑模拟图4. 新发现的行星属于( )A. 太阳系 B.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地月系 5. 科学家不止一次报告过发现太阳系外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但按美联社说法,先前发现的那些行星后来证明不太适合生命存在,而这颗行星明显处于“宜居带”。有关“宜居带”是指( )A. 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较高 B.恒星温度适中 C. 星球上可能存在气态水 D. 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 如果你在一年当中每周一次或两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8字形日行轨迹图。下边的这张太阳8字轨迹图拍摄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上空,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全部是用同一张胶卷在同一地点拍摄。在夏至、冬至及春秋分,拍摄者用滤光片进行长时间曝光,每天从日出时分开始,早晨8点30分结束,由此制作完成的照片显示了那三天的太阳部分弧线。结合相关知识,回答67题。6图中太阳最高点应该是二分二至中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7在秋分日这一天拍摄结束时,房屋顶上烟囱的影子朝向是( )A正东 B正西 C西南 D西北8. 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9. 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 BC D(2011黄冈期末)下图中,三地在同一条纬线上,虚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其中地的地方时为 6月 7 日 15 时,地到、两地距离相等且经度差不超过 120。读图回答 1012题。10点的地理纬度约为 ( ) A80S B70S C70N D80N 11若此时北京时间为正午12 时,则 ( ) A6 月8 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3 C6 月6 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23 B点的经度为60D点的经度为120E 12此日以后的一个月内 ( ) 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B地的夜长先增后减C地的昼长不变 D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加快 2011北京卷 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3题。13.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011上海卷)锋面性质不同,产生天气现象也不相同。据此回答1415题。14.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15.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2011深圳二调)16.下面两幅卫星云图(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根据云层运动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A.图甲-北半球反气旋 B.图乙-北半球气旋C.图甲-南半球反气旋 D.图乙-南半球气旋17. 2011浙江卷 读下图, 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 BC D(2011南充二模)读“我国某地等压线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820 题。 18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A. 东北西南走向 B. 西北东南走向 C. 东西走向 D. 南北走向1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风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吹偏南风 B. 乙地吹偏北风 C. 丙地吹东北风 D. 丁地吹东南风20 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A. 甲地处背风坡,气温日较差大 B. 乙地气温较丁地低C. 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D. 甲地气压较丁地高 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必考题(共有3道小题,共30分)21. 2011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2011上海卷)22. 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_,O点的纬度是_。(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点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_,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3)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下午15:00时,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2011宁波“十校联考”)23. 图甲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1) 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图乙 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3)图 甲 中 145E 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4)俄罗斯准备在图乙中的岛屿 某处修建军港,请选择图中字母标注的四地中最适合的地点并说明原因?三、选考题24(10分)旅游地理(2011淄博三模 )下列为我国某县级区域M、N两地点的平均气温坐标图(左侧)和各月人体舒适指数分配表。阅读图表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M、N两地点气候资料的差异及原因。(2)假如游客要到该区域旅游,在什么季节?到什么区域比较好?为什么?试卷类型:A2012届高三全品原创月考试题一地 理参考答案1. C【解析】 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85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米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2. C【解析】 四处,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河流流速最快。3. B【解析】 在河流与之间的等高线最窄处修建大坝,根据坝高并结合比例尺可知,坝顶长度约为50米的五分之四,因此坝顶长度约为40米。 4. B 【解析】根据该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判断该行星属于银河系 。 5. D【解析】 宜居带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行星不会太热或太冷,星球上可能存在液态水。 6.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北半球夏至日,太阳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7.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太阳的公转、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秋分日这一天拍摄结束时,为早晨8点30分,此时太阳在东南,故烟囱的影子朝西北。8.D【解析】 看图可知冬夏正午太阳都位于该住宅的正南面(也可根据图中冬夏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4652 确定该地位于回归线至极点之间,再结合冬夏正午太阳方位,确定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刚果盆地在赤道附近、撒哈拉沙漠南缘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均不符合条件。 9. C【解析】 使用排除法。冬至到春分,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而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则会越来越小。因此不正确,只能选择C。 10B 【解析】 6月7日为北半球夏季,若图示地区为北半球,则弧线包围的地区为黑夜,如此,地为零时。但由于和的经度间距可以等于240,占据多半的纬线圈弧长,因而为子夜零时不能成立。所以图示区域只能是南半球区域,并且点是正午。南半球6月7日,离6月22日差半个月,也就是说,所在的纬线离南极圈较近,选70S比较适当。 11D 【解析】若此时北京时间为正午12时,且地球上有7日和8日之分,则北京时间一定是6月8日,那么8日的范围占据大半;北京时间为12点,点为15时,则对称的点则为9时,东五区,经度应为75E;若有6日和7日之分,那么北京时间就是6月7日12点,6日所占经度范围小;点是正午,即北京时间是正午12时。12C 【解析】同在一条纬线,并开始进入极夜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