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 2011年福建高考考纲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 说明明清之际的儒学新发展 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一轮复习曾艳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儒家思想演变的线索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面临挑战 新体系理学 明清 批判继承 第一部分基础疏理 掌握考点 一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清之际的社会背景 1 政治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尖锐 君主专制强化并走向腐朽 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2 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3 思想文化 纲常礼教腐朽 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西学东渐 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1 李贽 明 的 异端 思想 材料1 夫天生一人 自有一人之用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取待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答耿中丞 从这二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 思想 异端 思想 1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反正统 材料2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故未尝有是非 焚书 二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2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反权威 材料1 其 君主 既得之 天下 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君与臣 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2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材料3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2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阅读材料1 2 3思考 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 1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君臣平等 2 提出限制君权 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3 反对 重农抑商 思想 主张 工商皆本 3 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材料1 有亡国 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材料2 今之清谈孔孟 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 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 不综当代之务 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 而曰一贯 曰无言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 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 爪牙亡而四国乱 顾炎武 日知录 阅读材料思考 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 1 指出 亡国 与 亡天下 的区别 并提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思想 2 主张 经世致用 注重实学 4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材料1 尽天地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气者理之依也 天下唯器而已矣 无其器则无其道 阅读材料思考 反映了王夫之怎样的思想主张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唯物论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 辩证法 材料2 动以入动 不息不滞 天地之气 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 政治 反对君主专制 提倡 人民为主 经济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思想 批判继承儒学 构筑具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抨击封建的传统观念 强调个性发展 焚书 藏书 主张循天下之公 经世致用 反对天命论 天知论 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 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 众治 提出 的思想 主张 经世致用 注重实学 批判君主专制 主张 工商皆本 提出限制君权 问题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1 反传统 反教条 如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至论 否定孔子是 天生圣人 提出男女平等等思想 2 反封建专制 如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3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如顾炎武提倡 众治 反对 独治 等 4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如工商皆本思想等 单元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形成 汉代成为正统 宋明发展为理学 明清新发展 孔子 孟子和荀子思想主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朱熹等人思想主张 李贽反正统思想 顾炎武 王夫之和黄宗羲反君主专制 问题探究 思维延伸一 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中国共产党 第二部分考点拓展 思维延伸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革命派 资产阶级 激进派 中国共产党 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 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创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 著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辛亥革命后 继续受冲击 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 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新文化运动前期 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陈独秀等人 把斗争矛头直指儒家思想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建国至文革 儒家思想遭到冷遇和打击改革开放后 批判地继承 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新课程下高考历史命题的特点1 新材料 新情境 突出能力立意 新课程高考命题材料丰富多彩 以大量的新材料创设了新情景 以至于命题材料带有鲜明的情景化特点 2 新视角和转变史学观念 随着史学的发展 历史高考中渗透史学研究的新思维 新视角 在高考中 考查用新视角或是多视角解读历史也成为一种趋势 3 同时近几年高考还强调学科价值观 探索地域特色 重视阶段特征和考查主干知识等 第三部分感悟高考 指导复习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 如商的 威严庄重 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 汉的 凝重 六朝的 清瘦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元的 粗壮豪放 明的 敦厚繁丽 清的 纤巧 这里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 新思潮萌发B 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 理学盛行C 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 D 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理学盛行 D 考向探究一重视历史阶段特征 活用历史知识 复习策略 1 要充分运用历史阶段特征 理解历史发展脉络 形成知识网络 2 要学会从新材料 新情境中获取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 从而还原历史面貌 c 考向探究二紧扣教材重点 理解概念 掌握史实 复习策略 充分重视主干知识复习 理解主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和结论 把握各个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 如本题中就要理解和掌握儒家思想在各个阶段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而不是单纯的记忆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 从天人感应出发C 从万物本源出发D 从人的本性出发 A 复习策略 本题从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的视角下关注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 交流进程及其规律的认识 因此复习中要关注新史观 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等 要变换角度 多角度 创造性的思考历史问题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 论语 音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 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 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A 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 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C 该译本出现在 西学东渐 时期D 论语 曾经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考向探究三新史观 新视角的应用 考向探究四追踪社会热点 实现史学的教育功能 在2008年西藏 3 14事件 和2009年新疆 7 5事件 发生后 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 维护国家尊严和国家统一 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责任意识 对此美国 华尔日报 在8月3日发表 中国的民族主义的根源 一文 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行为 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民族性格的形成 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大一统思想 理学家们重气节 强调个人社会责任的主张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思想 无为的小国寡民主张A B C D 复习策略 关注传统文化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和引导作用的内容 如和谐思想 爱国主义 爱好和平 自强不息等基本内涵 还有传统儒学重视主观意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历史知识的复习 儒家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的关系对他的影响以及比较早期民主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一同的材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