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共13小题)1.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鼓励他的弟子以较高的道德规范要求自我,强调对人要和善、仁慈,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2.疆域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中国古代疆域图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朝代的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出现长安和吐蕃,应是唐朝的疆域图;中出现长安和匈奴、西域都护,应是汉朝的疆域图;中出现咸阳、陇西郡,应是秦朝的疆域图;中出现临安、西夏、金,应是南宋的疆域图。排列顺序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大一统的汉朝;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3.19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C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D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4. 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A胡适B李大钊C陈独秀D蔡元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5.“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躯之 礼逐渐风行开来。”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动礼节的变化B鞠躯礼体现等级观念C礼节变化未受到西方影响D传统礼节被彻底废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题文材料体现了辛亥革命推动礼节的变化。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是正确的。【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6.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因果A南昌起义爆发清王朝土崩瓦解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东北三省完全沦陷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AABBCCDD【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7. 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A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C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图片信息中出现公私合营,这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方式。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ACD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8.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C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D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发生了题文材料的变化。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9.“城邦公职人员由抽签方式选出,每个公民都有同等机会出任城邦公职,行驶作为城邦主人的职权。”材料中这一现象出现在()A古巴比伦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10.某史书记载:“由会议通过的市政法案,尽管威廉三世厌恶至极,最后仍然予以批准,因为不然的话,议会将拒绝通过拨款案。”该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献内容相符合()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奴宣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根据法律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能维持常备军,不随意废除法律等,国王的权利受到了议会的限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CD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1.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A资产阶级革命B技术革新C殖民扩张D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学和思想的力量12. 麦克莱恩在日本史“明治维新”一章中引用如图,用以说明()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富国强兵【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3.如图为1932年美国完全失业人数占工人总数的比重示意图。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大力整顿银行B缩减农业产量C减少政府投资D兴办公共工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减少失业队伍,罗斯福新政期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其主要作用是以工代赈,既减少了失业,又能刺激消费。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二、解答题(共3小题)14.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的答案涂“A”,错误的涂“B”,其他作答无效。(1)史实: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白寿彝中国通史推论: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史实: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新唐书选举志推论:进士科是唐代读书人人士做官的重要途径。(3)史实:新纪元以来,中华民国之名,既为世界各国所承认,主权属国民全体,载在临时约法,然而十年之间,有二次之革命,有八十日之帝制,有八日之复辟沈恩孚五十年来中国政体改革之经过推论: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稳定了政局。(4)史实:中央给予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包括:允许经济特区大量吸收利用外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经济成分可以让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更大些赋予经济特区政府有较大的经济活动自主权。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推论:经济特区的创办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5)史实:1921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换原业主经营,实际上是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推论: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6)史实:从1948年到1952年,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到1950年,欧洲的国民总产值达到1250亿美元,在马歇尔计划不到4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25%,比他的战前水平增加了15%。金海从马歇尔计划看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演变推论: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使西欧摆脱冷战的阴影。【答案】(1)B(2)A(3)B(4)A(5)A(6)B【解析】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无关。故选B。(2)此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选A。(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实的能力。分析史实“到1950年,欧洲的国民总产值达到1250亿美元,在马歇尔计划不到4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25%,比他的战前水平增加了15%。”可以得出马歇尔计划使欧洲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不能得出“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使西欧摆脱冷战的阴影”的推论,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15.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情境:1913年,亨利福特进一步发展了制造技术福特的设计是,一个载着零部件的传送带在一个适当的高度上以一定的速度经过工人。每个工人在传送带旁边的固定位置上从事特定的工作,这样,每93分钟即可装配出一个汽车底盘,而从前需要728分钟在20世纪早期,世界上一半的汽车是由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随着生产的提高,汽车价格急转直下,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也能够买得起汽车了。(摘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分析:(1)情境中亨利福特发展的“制造技术”是什么?它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哪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提供了条件?(2)根据情境概括“福特的设计”带来的影响。福特成功对你有何启示?【答案】(1)汽车流水装配线;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2)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要勇于创新,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源泉【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6.综合探究: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国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20世纪初】材料一 参加对中国出兵的有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