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1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5页 / 共91页
第6页 / 共91页
第7页 / 共91页
第8页 / 共91页
第9页 / 共91页
第1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点题型突破三遗传规律的综合应用 第四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考情分析浙江高考对遗传定律的考查并非单一化 往往呈现综合性 不仅将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综合 更将孟德尔定律与其细胞学基础 伴性遗传 系谱分析及概率求解等予以综合考查 因此 备考时必须深刻把握两大定律的核心内涵 归纳总结基因传递规律及特点 并能熟练进行基因型 表现型推导及概率计算 同时应具备相当的遗传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主要考查角度有以下几点 1 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 如2015年浙江10月选考 31T 2016年浙江4月选考 31T等 2 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 遗传系谱图 如2016年浙江10月选考 28T等 3 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分析 如2017年浙江4月选考 28T等 4 杂交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如2017年浙江4月选考 31T等 遗传规律的综合应用 课时训练 内容索引 遗传规律的综合应用 A F1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 M 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 M 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题型一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1 如图所示 某植株F1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 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 答案 解析 解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F1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A正确 F1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且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B正确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基因一般相同 所以姐妹染色体的分离不是造成此性状分离的原因 C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该花色的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由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正确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 黄毛雌性与白毛雄性两只纯系的家鼠杂交 后代中黑毛都是雌性 黄毛都是雄性 可推知等位基因A a位于常染色体上 等位基因B b位于X染色体上 2 家鼠的毛色与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 a和B b有关 毛色色素的产生必须有基因A存在 能产生色素的个体毛色呈黄色或黑色 不产生色素的个体毛色呈白色 基因B使家鼠毛色呈黑色 而该基因为b时 家鼠的毛色为黄色 现将黄毛雌性与白毛雄性两只纯系的家鼠杂交 后代中黑毛都是雌性 黄毛都是雄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等位基因A a位于 染色体上 等位基因B b位于 染色体上 答案 解析 常 X 2 亲本黄毛雌性家鼠的基因型是 让F1雌雄鼠杂交得到F2 则F2中黄毛雌家鼠的概率是 白毛家鼠的基因型有 种 答案 解析 解析已知两亲本都是纯合子 黄毛雌性家鼠的基因型是AAXbXb 白毛雄性家鼠的基因型是aaXBY F1雌雄鼠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与AaXbY 相互杂交得F2 则F2中黄毛雌家鼠的概率是A XbXb 3 4 1 4 3 16 白毛家鼠的基因型为aaXBXb aaXBY aaXbY aaXbXb4种 AAXbXb 3 16 4 3 现有杂合黑毛雄家鼠一只 利用测交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请你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 解析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可以让杂合黑毛雄家鼠与双隐性的白毛雌家鼠测交 验证该定律 后代应该出现1 1 1 1的性状分离比 遗传图解见答案 4 经研究发现 在家鼠存在等位基因A a的染色体上还有一对控制眼色的基因D d 如图是某家鼠体细胞的1 2号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的关系图 请分析回答 小题 该家鼠的基因型为 答案 解析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 该家鼠含有两条X染色体 是雌性个体 基因型为AaDdXBXB AaDdXBXB 解析由题图可知A D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a d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该小鼠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如果不考虑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产生ADXB adXB两种配子 若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的情况下 该家鼠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子 答案 解析 2 题型二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推断与计算3 2017 湖州一模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 Y 对绿色 y 为显性 圆粒种子 R 对皱粒种子 r 为显性 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 发现后代 F1 出现4种类型 其比例分别为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3 3 1 1 去掉花瓣 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 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A 24 8 3 1B 25 5 5 1C 15 5 3 1D 9 3 3 1 答案 解析 若F2中黑色羽毛莱杭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 F2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F3 则F3中A 杂合子占5 9B 黑色占8 9C 杂合子多于纯合子D 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4 莱杭鸡羽毛的颜色由A a和B 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其中B 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 A能抑制B的表达 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答案 解析 解析由题干分析可知 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aaBb两种 其他基因型全是白色个体 F2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依次为1 3aaBB 2 3aaBb 因此F2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到的F3中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依次为4 9aaBB 4 9aaBb 1 9aabb 所以F3中杂合子占4 9 黑色占8 9 杂合子少于纯合子 黑色个体不都是纯合子 白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纯合黄色圆形豌豆和纯合绿色皱形豌豆杂交后得子一代 子一代再自交得子二代 若子二代中黄色圆形豌豆个体和绿色圆形豌豆个体分别进行自交 测交和自由交配 所得子代的性状表现比例分别如下表所示 A 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 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 后代中1 2为蓝色植株 1 2为紫色植株C 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 其后代全自交 白色植株占5 32D 植株DdRr自交 后代蓝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 6 题型三 自由组合 中的特殊比例5 如图所示 某种植物的花色 白色 蓝色 紫色 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D d和R r 控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解析紫花植株基因型有DDrr Ddrr ddRr ddRR 共4种 A正确 Ddrr ddRR 子代为1DdRr 蓝色 1ddRr 紫色 B正确 DDrr ddRr 子代为1DdRr 1Ddrr DdRr 1 2 自交 子代ddrr 白色 比例为1 2 1 4 1 4 1 32 Ddrr 1 2 自交 子代ddrr 白色 比例为1 2 1 4 1 1 8 故白色植株占1 32 1 8 5 32 C正确 DdRr自交 子代蓝花D R 9 16 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DDRR 1 16 所占的比例是 1 16 9 16 1 9 D错误 6 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 黄色和绿色的差异 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 图中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子一代的绿色非条纹个体自交后代中既有绿色又有黄色 说明绿色为显性性状 但子代中绿色个体与黄色个体的比例为 6 2 3 1 2 1 说明绿色个体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正确 错误 绿色非条纹个体自交后代出现绿色非条纹 黄色非条纹 绿色条纹 黄色条纹等四种性状 且性状分离比为6 3 2 1 说明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错误 正确 1 和 为16的由基因互作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1 原因分析 2 解题技巧 看F2的表现型比例 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 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 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 3 3 1进行对比 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 如比例为9 3 4 则为9 3 3 1 即4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 根据具体比例确定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原因 根据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 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 2 和 为16的显性基因累加效应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1 表现 2 原因 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 但显性基因越多 其效果越强 3 和 小于16的由基因致死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1 致死类型归类分析 显性纯合致死 a AA和BB致死 F1自交后代 AaBb Aabb aaBb aabb 4 2 2 1 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测交后代 AaBb Aabb aaBb aabb 1 1 1 1 b AA 或BB 致死 F1自交后代 6 2AaBB 4AaBb 3aaB 2Aabb 1aabb或6 2AABb 4AaBb 3A bb 2aaBb 1aabb测交后代 AaBb Aabb aaBb aabb 1 1 1 1 隐性纯合致死 a 双隐性致死 F1自交后代 A B A bb aaB 9 3 3 b 单隐性致死 aa或bb F1自交后代 9A B 3A bb或9A B 3aaB 2 致死类问题解题思路第一步 先将其拆分成分离定律单独分析 第二步 将单独分析结果再综合在一起 确定成活个体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 题型四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分析7 加试 2017 浙江4月选考 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 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 T0代 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 S2和S3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代 T1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 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 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B 根瘤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并正常表达C 若给S1后代T1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 让存活植株自交 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1 2D 若取S3后代T1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 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1 9 答案 解析 解析单株S3自交获得T1代 抗虫 不抗虫 3 1 抗除草剂 不抗除草剂 3 1 说明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抗虫对不抗虫为完全显性 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为完全显性 A错误 由柱形图可知 S2进行自交获得T1代不出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 因此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不会分别插入到了S2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并正常表达 B错误 设抗虫与抗除草剂相关基因为A a和B b 由分析可知 S1后代T1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AaBb aaBB 1 2 1 喷施适量的除草剂 存活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 aaBB 2 1 让存活植株自交 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2 3 1 4AAbb 1 2AaBb 1 4aaBB 1 3aaBB 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aaB 1 3 2 3 1 4 1 2 C正确 S3后代T1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 aaBB 单株杂交 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 占子二代的1 16 D错误 A 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 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 类型B 和 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 和 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 8D 和 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8 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 并得到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解析 的两个R基因分别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其基因型可以表示为R1r1R2r2 该个体自交 后代中只要含有一个R基因 R1或R2 就表现为高抗旱性 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占15 16 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 因此 它与 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的基因型可以产生四种配子 与 杂交 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 1 4 1 2 7 8 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有多种类型 有的遵循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