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 基本知识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 Ebolavirus EBV 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 猴子 大猩猩和黑猩猩等 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EBV属于丝状病毒科 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 可呈杆状 丝状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 直径约100nm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 存放1个月后 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 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 射线 甲醛 次氯酸 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分型 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 EBOV 对人致病性最强 曾引起暴发苏丹型 SUDV 对人致病性其次 曾引起暴发本迪布焦型 BDBV 对人致病性更次 曾引起暴发塔伊森林型 TAFV 对黑猩猩致病性强 对人似较弱赖斯顿型 RESTV 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 可以感染人类 但至今尚无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报道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传染源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自然宿主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 尤其是锤头果蝠 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 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果蝠的分布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 医护人员在治疗 护理病人时 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 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 容易受到感染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 但应予以警惕 做好防护 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 性传播可能性 动物实验 气溶胶传播可能 家庭内感染护理葬礼院内感染治疗 护理不安全注射 人际传播形式 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集中在成年人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性别间不存在发病差异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潜伏期 潜伏期 2 21天 一般为5 12天潜伏期没有传染性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具有传染性 症状和体征 突起发热 极度乏力 肌肉疼痛 头痛和咽喉痛 后续可出现呕吐 腹泻 皮疹 肝肾功能受损病例可同时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 90 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 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实验室检查可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 肝酶升高 诊断 在诊断埃博拉病毒病之前 需排除疟疾 伤寒 志贺氏菌病 霍乱 钩端螺旋体病 鼠疫 立克次体病 回归热 脑膜炎 肝炎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下方法可诊断埃博拉病毒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抗原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检测RT PCR病毒分离病人的标本具有极大的生物危害风险 检测需在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下进行 广西没有BSL 3实验室 确诊需将标本送至国家疾控中心或江苏省疾控中心 预防和治疗 有些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临床上尚无可用的疫苗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 新的药物疗法正在进行评估危重病例需要加强支持性护理 病例往往会脱水 需要以电解质溶液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 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WHO埃博拉病毒病关键信息 2014 3 埃博拉病毒引起人类埃博拉出血热 现称为埃博拉病毒病 暴发的病死率达到90 非典病死率7 15 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接近热带雨林的偏僻村庄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 并可发生人间传播狐蝠科的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动物或人群都没有可用的治疗方法和疫苗 二 疫情概况及特点 全球埃博拉病毒病地理分布 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被发现 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 该病由此得名 之后偶有散发 多为暴发 多发生于中非和西非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 刚果民主共和国 加蓬 苏丹 科特迪瓦 象牙海岸 乌干达 刚果共和国以及南非已确认发生过病例 全球至今累计发病2600多例 死亡约1700余人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2月初 几内亚东南部马桑达省出现发热死亡病例 周边省份和首都地区随后也发现类似病例 3月22日马桑达地区采集的12份疑似病例的样本在法国进行了检测并得到最终确认从6例病人样本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 并与扎伊尔型有较强的同源性随后疫情持续扩散 至7月份 疫情已经在几内亚 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个国家内蔓延 并波及至尼日利亚 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总报告病例 7月16日 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总体疫情 7月24日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特点分析 整体上此次由埃博拉出血热导致的公共卫生危机不同于以往 新感染病例会继续在上述3国发生 或影响其他相邻国家除2013年12月报告的指示病例外 其余病例均是通过接触感染病例或死亡病例而引起的感染感染病例不去就诊或未进行隔离治疗 以及不安全的丧葬操作 均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在人间传播缺乏对所采取的基本防控措施的即时风险评估 如 手卫生 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 清洁及消毒措施的适当应用 医疗废弃物管理和丧葬监督等 会增加医务人员和社区的传播风险 三 WHO风险评估和防控建议 疫情跨境旅行传播风险 风险评估结论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风险高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中等风险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低WHO目前仍不建议因为EHF而对几内亚 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采取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个人旅行和交通风险评估 从感染国归来的旅行者和商人风险极低探亲访友人群感染风险低 除非直接接触患者 死者尸体 感染EBOLA的动物 与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风险低 但要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在疫区从事医务工作感染风险如果按照基本医疗规范进行防护 感染风险很低 低 WHO认为目前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对区域的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而且是需要全球共同面对的危机 下一步工作重点汇总如下 加强多方合作和区域的有效协调 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提高当前疫情信息的透明度 特别是当地的政府 要及时的分享信息 加强与WHO及各方的信息沟通 加强疫情应对能力的建设 包括当地政府 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和社区防控能力等 扩大宣传 包括提高社区居民对疾病的重视程度 以及防控意识 WHO等国际组织应对 WHO对相关国家的建议 提高旅行者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尤其是在海关关口 向出境人员宣传加强防护 提醒入境人员如有症状及时就医 并说明旅行史提高医护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尤其在接诊从流行地区旅行回国的人员时 应当评价其埃博拉的感染风险卫生系统应对的准备公共卫生部门 包括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实验室的准备 人员的培训等临床机构 包括人员培训 与公共卫生部门的沟通 医疗废物的管理等 四 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工作要求 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 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 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 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我国与西非三国存在人员往来 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 相对于西非三国 我国为海外国家 且与西非三国无直接通航 因此传入我国的风险较低 在西非不断蔓延的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我国也已开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 包括国境检疫措施 一旦出现病例 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 我国已下发技术方案 2008年7月12日卫办应急发 2008 140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2014年7月31日 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第一版 2014年8月15日 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第二版 2014年9月4日 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第三版 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 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疾病类别选择 其他传染病 中的 埃博拉出血热 按照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试行 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 五 病例诊断依据和预防控制措施 诊断依据 一 流行病学史1 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2 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3 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或尸体等 4 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二 临床表现1 早期 急性起病 高热 伴乏力 头痛 肌痛 咽痛 并可出血恶心呕吐 腹痛 腹泻 皮疹2 极期 上述症状加重 出血不同程度的出血 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 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三 实验室检查1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 特异性IgG抗体 2 病原学检查 1 病毒抗原 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 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2 核酸检测 一般发病后一周内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3 病毒分离 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 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 病毒相关实验必须在BSL 4实验室进行 预防控制措施 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可疑病例一旦发现 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以控制传染源 防止疫情扩散密切接触者指患者发病后 可能接触其血液 分泌物 排泄物等的人员 如陪护 救治 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 乏力 咽痛等临床症状时 要立即进行隔离 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死亡病例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 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需作尸体解剖时 应按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 执行 预防控制措施 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按照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 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对病人的分泌物 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 排泄物需严格消毒 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 污染的针头 注射器等 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病人的体液 分泌物或排泄物时 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或用0 5 碘伏消毒液 75 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 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 05 碘伏冲洗 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内感染控制 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活动应严格按照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执行采集标本应做好个人防护 标本应置于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A类包装运输材料之中 按照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运输至具有从事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活动资质的实验室 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 开展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和实验活动资质相应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应符合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的规定病毒培养在BSL 4实验室中进行动物感染实验在ABSL 4实验室中进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 3实验室中进行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 2实验室中进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BSL 1实验室中进行 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