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1、老舍被人称为_小说的鼻祖。A. 北京市民诗人B. 京味C. 京派D. 海派2、1961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_A. 四世同堂B. 老张的哲学C. 正红旗下D. 我这一辈子3、正红旗下中,“他请安最好看,坐着好看,走道儿好看,骑马好看,随便给孩子们摆个金鸡独立,或骑马蹲档式就特别好看。”这个人是_。A. 大哥B. 二哥福海C. 大姐夫D. 大舅4、梅雨之夕中的“我”在梅雨天气里喜欢打伞的原因之一是_。A. 怕雨衣滴水湿了鞋B. 穿雨衣不便观景C. 用暂时安逸的心境看都市雨景D. 雨衣比伞价格贵5、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的恼了起来道:“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这段话是表明 _。A. 柳原本想与流苏结婚,但做不了主。B. 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谁也不想结婚。C. 柳原不想与流苏结婚,只把她当作情人。D. 流苏不愿与柳原结婚。6、老舍正红旗下的人物最受亲友欢迎的是 。A. 大姐夫B. 二哥福海C. 大舅妈D. 二姐夫7、张爱玲倾城之恋所引用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名句出自 。A. 论语B. 诗经C. 孟子D. 易经8、下列人物,不属于倾城之恋的是 。A. 阿毛B. 范柳原C. 白流苏D. 阿栗9、在赵树理李有才板话里,“气不死”这一外号属于 。A. 阎喜福B. 刘广聚C. 阎恒元D. 李有才10、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 。A. 祥子卖了骆驼之后B. 买了第一辆车之后C. 进城拉洋车之后D. 偷骆驼之前11、骆驼祥子的评价正确的是A. 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B. 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C. 骆驼祥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D. 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12、关于正红旗下,正确的说法有_。A. 以满族人生活为题材。B. 是老舍的自传体小说。C. 全书共十一章,有序幕,有尾声。D. 是老舍的最后一部小说。13、施蜇存的梅雨之夕体现了他的“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比较正确的分析是_。A. 心理分析非常细腻、深刻。B. 精细地写出“我”的精神的最微妙的变化,莫名的感觉,不由自主的行动背后隐秘的动机。C. 以精神分析学的现代心理分析方法,表现人物意识流动。D. 作品呈现淡淡的诗意与惆怅之情。14、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_。A. 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B. 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C. 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D. 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15、关于李有才板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反映了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斗争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的巨大变化。B. 它以人道主义的视角和观念去挖掘农民内心深处的东西。C. 小说运用了评书体的方式认识、体验农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D. 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描绘农村生活的小说。16、下列特征,符合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的有A. 不怕吃苦B. 圆眼肉鼻子C. 他的头很大D. 没有受过教育17、下列评价语言,符合梅雨之夕的有A. 反映的是惆怅之情B. 言情小说C. 心理分析小说D. 短篇小说18、下列说法,符合小说呼兰河传的有A. 是儿童视角下的世界B. 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C. 是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D. 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19、下列说法,符合赵树理李有才板话的是A. 著名的短篇小说B. “评书体”小说C. 乡土小说D. 反映农民觉醒的小说20、下列属于老舍作品的有A. 骆驼祥子B. 四世同堂C. 正红旗下D. 断魂枪(错)21、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和白流苏从一开始就是真心相爱,互相吸引的,但是因为个性的问题,才反复磨合,争争斗斗。(对)22、老舍正红旗下对“玩”旳细写,纠葛着欣赏、讽刺、怀恋、批判和反思的复杂心态。(错)23、倾城之恋是一个北京与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对)24、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禁锢”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错)25、李有才编的歌,在阎家山一带叫“顺口溜”,官话叫快板。(对)26、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中,李有才不是主要人物,但是他编的快板歌谣却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对)27、小说梅雨之夕最独到之处,是心理描写。(错)28、李有才板话里的阎家山只有两辈:一个“老”字辈,一个“小”字辈。(错)29、倾城之恋的主人公范柳原是一个待人真诚而积极上进的青年。(错)30、骆驼祥子以四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