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矿工中常见的职业病硅肺产生的原因是( )A.硅尘堵塞了气管 B.硅尘进入细胞破坏了细胞核C.硅尘破坏了溶酶体膜D.硅尘先破坏了线粒体,使呼吸作用无法进行 2.有关物质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染液是活性染料 B.青霉菌含有两种核酸,发菜含有一种核酸C.细胞器是细胞代谢主要场所 D.无膜细胞器包括中心体和内质网3.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 )A.葡萄糖初步分解时 B.H被氧化时 C.消耗水时 D.形成CO2时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5.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的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C.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D.一定是无氧呼吸6.核磁共振技术可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因为许多疾病会导致组织和器官内的水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恰好能在核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是不变的B.组织发生病变,会影响组织内的化学变化C.构成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是不一样的D.发生病变的器官,新陈代谢速率往往会发生改变7.“绵绵的细雨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下列各图为植物在复苏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8.比较下面表格中甲、乙两种细胞的特征,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中有DNA,也有叶绿体 B.细胞甲是原核细胞,且可以是大肠杆菌C.细胞乙是真核细胞,且可以是植物细胞D.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相同9.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右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10.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吸入的O2的体积与放出CO2体积比为1:2,这是因为( ) A.有1/4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B.有1/3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C.有1/2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有2/3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11.如图是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装置1仅能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B.装置2中液滴可能向左移C.通过装置2液滴的移动情况可以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D.如果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12.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 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 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种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 ) A.CO2 B.O2 C.K+ D.Na+13.核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右下图表示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输入和输出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数量都相同 B.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核孔C.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蛋白质、核酸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14.下列生物不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的是( ) A.大肠杆菌 B.黑藻 C.蛔虫 D.酵母菌15.蛋白质合成量丰富的细胞中,数量必定丰富的细胞器是( ) A.核仁 B.核糖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16.下列生理过程中,不会引起ADP增加的一组是( ) A.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B.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D.唾液淀粉酶的分泌过程17.向装有5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容器中O2的浓度,得到如图中曲线a(实线)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H2O2分解速率呈现由快转慢直到停止的特点B.在t1时,向容器内再加入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可以得到曲线b所示结果C.在t1时,向容器内再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可得到曲线cD.在t2时,向容器内再加入5ml体积分数3%的H2O2溶液,可以得到曲线d18.如图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甲、丙装置中A、B、a、b溶液浓度分别为MA、MB、Ma、Mb表示,乙、丁装置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甲、丙装置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 h2 Ma Mb B.h1 h2 Ma MbC.h1 h2 Ma Mb D.h1 Mb19.与人体肌细胞相比,菠菜叶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叶绿体 C.液泡 D.中心体20.如右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别代表 H、丙酮酸B.和都具有双层生物膜C.和都能产生大量ATPD.和所含酶的种类不同21.下列关于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分子物质输入细胞需要消耗ATP,但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0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消耗ATPC.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是是否需要载体D.死细胞通过自由扩散输入和输出物质,活细胞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输入或输出物质22.如图是马铃薯块茎在气温多变的一天内气体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O2抑制了无氧呼吸B.b点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可能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bc段呼吸作用增强的唯一原因是O2量增加D.a点时马铃薯块茎吸收O2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相等2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粗面内质网与性激素的形成有关B.细胞内的蛋白质和RNA可以自由进出细胞核C.细胞膜上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退化排出,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2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能防止厌氧菌的繁殖B.对板结土壤松土,有利于根系吸收无机盐C.慢跑等有氧运动,能防止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避免肌肉酸胀D.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烂根25.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真核细胞的线粒体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生成CO2和水C.花生种子萌发时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的量会大于释放的CO2D.只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无线粒体,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二、非选择题(第2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50分)1.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溶酶体的作用存在胞吞和自噬两种途径,如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与溶酶体的产生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与水解酶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 (至少答3种),溶酶体能消化病原体的原因是 。(2)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物质);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在功能上的关系是 。(3)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 ,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2.如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该物质初步水解后生成的二糖是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 ,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 来判断。(3)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 ,对照组试管中加入2ml豆浆,然后加入等量的 ,如果均出现 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4)小麦进入寒冷的冬季,体内结合水含量 ,抗寒能力 。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连续观察(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蔗糖溶液浓度 (填“”“”或“=”)细胞液浓度,内部条件是 。(2)图中三次观察的目的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A.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起始的状态B.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C.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3)视野中能被观察到的细胞器是 ,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染色体。(4)下列A、B、C、D四图所示实验中,实验原理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A B C D4.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不久就萌发了。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与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图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 ,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2)该实验能否说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 ,说明理由: 。(3)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后容易发热,其热量来源自身细胞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