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隆中对一、教材分析隆中对是一篇自读文言文,编排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前有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后有出师表和词五首。第六单元共五篇课文。隆中对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诸葛亮为刘备“信大义于天下”所作的对策。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之为“隆中对”。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战略形势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新课标对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习这篇文章,既要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又要让学生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体会到刘备做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还可以为下一课出师表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七、八年级两个学年度的学习,接触过了多篇文言文,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对照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能基本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他们的整体水平存在差异,在学习本课时,要兼顾各方面:既要引导较差的学生文对字词意义和句子翻译,又要拓宽较好学生的视野和加深他们深入的思考。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三、教学目标1、掌握部分文言实词的用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知识目标)2、理解隆中对的课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能力目标)3、体会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精神 (情感目标)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部分文言实词的用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难点:理解隆中对的课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三)、4、深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四)、品读课文、理解课文结构(五)、探究课文,(六)、课后延伸1、教师用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谜语导入。2、板书课题:23、隆中对3、背景简介及解题教师范读 指导学生翻译课文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2、教师小结;第一部分(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第二部分(2)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第四部分(6)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1、指导学生探究课文。2、教师小结: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策略:曹操,不可与争锋 孙权,不可图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外结好孙权依据:必要性:-荆州可能性:-益州3、对于当时还是一个布衣的诸葛亮,刘备三次拜访,说明刘备对人才是怎么样?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收集与诸葛亮有关的民间传说,学生参与,说出有关成语、谜底。学生自读以读为主,以读促学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讨论理解课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学生合作、探究课文。学生合作、探究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收集与诸葛亮有关的民间传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规范字音、句读、语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翻译课文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六、板书 23、隆中对 / 亮自比:管仲、乐毅 隆 | 庶推荐:卧龙也 | 记 | 备三顾:凡三往,乃见 | 事 | / 与曹不争 与要可盟 |中 | 对|占据荆益 奠定帝基 | | 策|修明政理 革除刘张 | 记 | 和合四方 联吴抗曹 | 言对 | | 备识贤: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