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节 重新认识SPCSPC兴起的背景l 美国W.A.Shewhart博士于1924年发明管制图,开启了统计品管的新时代;l 如果工作经验对产品品质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手工业),那么,SPC就没有太多发挥的空间,相反地,如果某一公司开始将经验加以整理,而纳入设备,制理或系统时;也就是说,该公司开始宣告经验挂帅时间将要结束,那么SPC的导入时机也就自然成熟了;l ISO9000要求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只有稳定而一贯的过程,与系统才能保证长期做出合格的产品,然而,如何检核一贯过程,与系统仍然稳定的存在呢?这必须仰赖SPC来发挥功能;SPC的基本原则l 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A.产品质量有变异; B.变差具有统计规律性;l 对异常因素分类和控制l 稳定状态是生产过程追求的目标l 预防为主SPC的理论基础l 数理概率统计理论;l 分布理论(6);l 正态.二项等分布;l 参数估计.方差分析等;质量改进工具和技术序号工具和要求应用A1调查表系统地收集数据,以获取对问题的明确认识使用于非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A2分布图将大量的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归类A3水平对比法把一个过程与那些公认的站领先地位的过程进行对比,以识别质量改进的机会A4头脑风暴法识别可能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潜在的质量改进机会A5因果图分析和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A6流程图描述现有的过程;设计新过程A7树图表示某一主题与某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适用于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A8控制图诊断:评估过程稳定性;控制:决定某一过程何时需要调整及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确认: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A9直方图显示数据的波动状态;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情况的信息;决定在何处集中力量进行改进A10排列图按重要性顺序显示每一项目对总体效果的作用;排列改进的机会A11散布图发现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预期的关系在QS-9000附属参考手册中,有一本“SPC手册”是专门规定SPC统计方法的:内容主要有:过程的概念;过程变差;过程能力分析;计量型控制图(XR图,XS图等);计数型控制图(p图,np图,c图,u图等);第二章节SPC应用的基础2.1数据与质量特性值l 质量数据1 数据的特点:波动性;规律性;2 质量特性:反映产品特定性质之内容; (如:尺寸、重量、硬度、力度、电阻值、丝印寿命、外观等)3 质量特性数据:测量质量特性所得的数据; (如:“力度150g”、“力度偏重20g”、“力度偏重5pcs”)4 数据分类:计量值数据:(如单位为“mm、g、”的数据)计数值数据:(如单位为“PCS、箱、桶、罐”的数据)l 数据参数1 数据表达式:公式中一般用X1 X2 Xn表示一组数据中n个数据。2 频数:同一记录中同一数据出现的数据。 公式中一般用n1 n2 n3ni表示个数。3平均数:所有数据的和与总数和商。 4百分率:单项数据与所有数据总和的商的百分值。5 累计百分率:顺序排列中,第1项的累计百分率,等于前N-1项百分率的和。6 标准方差: l 数据的分层1.概念:将数据依照使用目的,按其性质,来源,影响等进行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到的质量特性数据归并在一起的方法;2.作用:分层的目的是为有利于查找生产质量问题的原因。3.分层方法:操作人员:按个人分,按现场分,按班次分,按经验分;机床设备:按机器分,按工夹刀具分;材料:按供应单位分,按品种分,按进厂批分加工方法:按不同的加工、装配、测量、检验等方法分,按工作条件分;时间:按上、下午分,按年、月、日分,按季节分;环境:按气象情况分,按室内环境分,按电场、磁场影响分;其他:按发生情况分,按发生位置分等。4.两点原则:分层要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进行,目的不同,分层的方法和粗细程度不同。分层要合理,要按相同的层次进行组合分层,以便使问题暴露的更清楚。2.2频数分布表作频数分布表时要确定组距、组数和组的边界值。例:某零件的一个长度尺寸的测量值(mm)共100个,测量单位为0.01mm样本号数 据行最大值行最小值110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9110042.3742.2942.3542.3242.3642.3842.2942.3142.4042.3542.3442.3642.3642.3742.3342.3942.4142.3342.3542.3642.3842.3042.3042.3442.3842.3442.2742.3542.3742.3942.3342.3342.3342.3642.4442.3042.4142.3542.3542.3142.2842.3442.3542.3742.3142.3942.3742.3442.3642.3042.3442.3442.3542.3642.3642.3642.3642.3142.3842.3542.3342.3942.3242.3342.2942.3242.3342.3542.3142.3542.3442.3442.3842.3042.3542.3342.3642.3542.3442.3142.3842.3942.3842.3842.4442.4042.4142.3642.4042.3942.2842.2942.3042.3042.2942.3042.2742.3142.3142.30最大值最小值42.2442.27组距和组数可按下列步骤求出:从数据中选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这时应去掉相差悬殊的异常数据.最大值为42.44,最小值为42.27用测量单位的1、2、5倍除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并将所有得值取整数.极差=42.44-42.27=0.17mm已知测量单位为0.01mm,为了求出组距,可用0.01mm的1、2、5的倍数除以极差0.17mm.0.170.01=17 0.170.02=8.5(取整数为9) 0.170.05=3.4(取整数为3)将取整值对照下表即可确定组数,这时取整值对应的测量单位倍数的数值即为组距数据数50以内50100100250250以上组数576107151030数据为100,取组数为9是合理的,即组距为0.02确定分组组界时,可把数据中的最小值分在第一组的中部,并把分组组界定在最小测量单位的1/2处,以避免测量值恰好落在边界上。这样就确定了第一组的下界,然后依次加上组距,直至确定它包括最大值的未一组的上界为止。组号组 距组中值频数符号频数12345678942.26542.28542.28542.30542.30542.32542.32542.34542.34542.36542.36542.38542.38542.40542.40542.42542.42542.44542.27542.29542.31542.33542.35542.37542.39542.41542.4352818222714621合计1002.3直方图用横坐标标注质量特性的测量值的分组值,纵坐标标注频数值,各组的频数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这样就作出了直方图;直方图不能清楚地表明每个产品的状况.但可以非常清楚地刻画出整批产品的情况,并直观地表示出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及分散幅度的大小.直方图的分布状态由于直方图并不十分精确,而且通过直方图所要了解的不是所取数值本身的分布,而是所取数据所代表的生产过程的分布.所以应从整个直方图的大体形状着眼.首先观察总体分布的状态,判别是属于正常型还是异常型.如属于异常型,还要进一步判别它属于哪种异常,以便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2.4排列图(pareto)作用: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计算表:分析原则: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ABC 3类分析方法A主要或关键问题累计在080%左右B次要问题累计在8095%左右C更次要问题累计在95100%左右2.5因果图(鱼刺图,特征要因图)a.作用:用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各种原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b.图形:2.6调查表调查表就是一种很好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它的特点:a).规格统一,使用简单方便;b)自行整理数据,提高效率;c)填表过程中的差错事后无法发现;2.7对策表序号存在问题对策负责人备注1操作不认真1.加强劳动纪律2.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2温度偏高1.更换发热管2.启用辅助冷却系统 第三章节 持续改进及统计过程控制一. 预防与检测l 检测一通过生产来制造产品,通过质量控制来检查最终产品并剔除不符合规范的产品;在管理部门则经常靠检查或重新检查工作来找出错误;l 预防一在第一步就可以避免生产无用的输出,从而避免浪费的更有效的方法;二. 过程控制l 可以称为一个反馈系统;l 包括四个重要的基本原则:过程;有关性能的信息;对过程采取措施;对输出采取措施.产生输出的供方(人机法料环)与使用输出的顾客之集合;分析过程输出所获得的与过程实际性能有关的信息;对重要的特性(过程或输出)为避免偏离目标值太远的行动;当输出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时,所进行的检测并纠正不符合规范的行动;供方和顾客之间的沟通;过程设计及实施的方式;动作和管理的方式;过程特性的定义;过程特性的重点;特性的目标值;监查实际与目标值的远近;目的:保持过程的稳定;保持过程输出的变差在可接受的界限之内;措施:改变过程本身更基本的要素;改变整个过程的设计;监测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可能有必要:分类报废不合格品;全部返工;状态的持续:对过程采取必要的校正措施并验证;到产品规范更改为止;过程控制系统的目标是对影响过程的措施作出经济合理的决定,也就是说,平衡不需控制时采取了措施(过度控制或擅自改变)和需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