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总结 通史坐标 问题整合 学科素养 史学争鸣 通史坐标强化时间把握趋势 1 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15 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伴随着英 荷等国的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使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中国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洋务运动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曲折发展 西方文化的侵入 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问题整合中西对比阶段特征 1 专题整合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2 中西联系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学科素养突破方法提升素养 现代化史观运用 典型例题 2014年广东文综 20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 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 蒸汽机B 计算机C 牛顿经典力学D 达尔文进化论 思维过程 1 明立意 本题考查蒸汽机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2 用所学 瓦特改良蒸汽机 不仅使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转变 而且改变人们的交通方式 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3 析选项 蒸汽机的问世促使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 这与材料信息 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直接推动 相符合 故A项正确 计算机有利于经济活动的信息化 不符合题意 B项错误 牛顿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 达尔文进化论主要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 C D两项均与材料不符 方法讲解 近代化 现代化 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下 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 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思想文化的理性化 科学化等 近代化 现代化 史观认为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它关注的是历史的纵向联系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即现代化 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 工业文明早期阶段 也称原初现代化 在这一阶段 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 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 在这一阶段 经过工业革命后 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 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 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 在这一阶段 由于工业文明的全面到来 整个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社会对工业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开始有所认识 工业文明的危机促使人类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的现代化模式 罗斯福新政和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都是这一努力的产物 第四阶段是二战以后至今 在这一阶段 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 工业文明得到顺利推进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 工业文明向第三世界扩散 针对训练 1 2014衡水模拟 有学者断言 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 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 或许根本就不会有 欧洲奇迹 和工业化革命 其主要观点是 A 工业化革命 开始于美洲B 殖民扩张推动 工业化革命 C 欧洲奇迹 成就 工业化革命 D 工业化革命 在全球扩展解析 B 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 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 反映的是殖民扩张的历史现象 而其与 欧洲奇迹 和工业化革命具有联系是 没有 与 或许根本就不会有 说明其观点是殖民扩张对工业化革命具有推动作用 B项正确 A项 开始于美洲 与史实不符 题干要说明的是欧洲工业化革命的原因 故C D两项排除 2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 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 材料中的 三种势力 不包括 A 外国资本主义B 洋务经济C 民族资本主义D 自然经济解析 D把握材料 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 即可 自然经济是工业化的阻碍势力 故选择D项 3 2014年广东调研 学者张馨保在 林钦差与鸦片战争 一文中指出 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 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 比曾国藩 李鸿章早二 三代人的时间 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 蛮夷 学习的自强运动 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 革命史观B 社会史观C 全球史观D 近代化史观解析 D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史学争鸣前沿观点拓宽视角 对李鸿章的评价 史学前沿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容忽视的人物 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主持签订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等丧权辱国的政治 外交活动 作为洋务派的中坚 他的活动又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 在1870 1890年的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充当了 主角 清末以来 对李鸿章的评价各异 观点一 汉奸 卖国贼 式的反动人物 1 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派认为李鸿章是奸臣 不但误国 而且卖国 2 出于反清的需要 清末革命派认为李鸿章是 汉奸 对其全面否定 3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 翦伯赞认为李鸿章是地主阶级 买办阶级 外国资本主义的代言人 是 万恶的民贼 反革命的魁首 清政府的奴才 永远的投降派 观点二中国近代化的主导者 1 近代学者蒋廷黻认为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 2 走向共和 等影视作品将李鸿章看作是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者 爱国者 很多国外的史学家也持相同的观点 探究问题 梁启超论李鸿章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 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 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 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 中国洋务人士 吾未见有其比也 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 何以他国以洋务兴 而吾国以洋务衰也 吾一言以断之 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 而不知有国务 是役 指甲午战争 也 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 即不失机 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 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 各国之战争 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何也 世运愈进于文明 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 实力之所在 即胜利之所在 各国并立 生存竞争 惟利是视 李鸿章之手段 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 于中 日之役 则欲嗾 唆使 俄 英以制日 卒之未尝一收其效 而往往因此之故 所失滋多 胶州 旅顺 大连 威海 广州湾 九龙之事 不得不谓此政策为之厉阶也 要之 内治不修 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以中国今日之国势 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 其对处之策 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 梁启超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一名李鸿章 问题 概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答案提示 1 梁启超肯定了李鸿章所从事的洋务活动 又批评李鸿章不懂得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 2 指出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一定的责任 但国家的实力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3 在外交方面 李鸿章采取联一国制一国的策略 得不偿失 引发列强瓜分狂潮 但内政不修是外交失利的根本原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