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以抑商为主的商业政策几经变化,影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思想呈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否定商业,限制商业,肯定商业三种商业思想孔子不反对人们从事商业活动,也不反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而是在许多场合都给予肯定。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说明了商品交换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他认为个人不能仅靠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本人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如果否定商品交换,相互依赖的各种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陷入困境,使社会退回原始时代去。 魏向远我国古代商业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简易图 材料三 洪武四年十一月丙戌,诏“仍禁濒海居民不得私出海”,“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担驼载之人,减一等。物货船只并入宫”清朝时为了推行抑商政策,采取大量对商业、手工业、运输业的禁止或者限制措施,如用行会制度限制工商业自由发展。清政府就是利用这种制度对从事国内贸易的商业资本进行有效的垄断与控制,从而达到既能使商业资本为封建政治、经济服务,又能对商业资本瓦解封建经济的作用进行限制的目的。 史慕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与政策探究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肯定商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否定商业、限制商业的分别是什么学派,并简述理由。 (2)据材料二所示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商业活动的特点,分析其对居民文化生活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政府抑制商业的表现和根本目的。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商业政策变化的认识。【答案】(1)原因:商业活动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否定商业的是道家。理由:道家主张“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限制商业的是法家。理由:法家主张“重农抑商”。 (2)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督。任答3点即可)影响:以词、话本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兴起,居民娱乐场所(瓦肆)增加。 (3)表现:海禁政策,行会制度。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认识:中国古代总体采取抑商政策,商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一“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说明”体现商业活动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第二小问学派,道家和法家。第三小问理由,据所学道家主张小国寡民和法家主张重农抑商可得。 (2)第一小问特点,据地图可得: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据所学可得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督。第二小问影响,结合商业的发展对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世俗化可得以词、话本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兴起,居民娱乐场所(瓦肆)增加。 (3)第一小问表现,结合材料三可得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清朝实行行会制度。第二小问根本目的,据材料三“为封建政治、经济服务”可得维护封建统治。第三小问认识,结合材料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可得中国古代总体采取抑商政策,商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点睛】本题设问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宋朝、明朝相关史实属于纵向比较型非选择题,解答此类试题要在解读史料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且应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湖州太湖婆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时期,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因为有了太湖缕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摘编自陈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材料二 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摘编自吕思勉著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解析】(1)依据材料一“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的信息从农业地位、水利工程和农业税收等角度思考回答。(2)第一小问特征依据材料二“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自粗耕进于精耕”“则小农制为胜。”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等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2)特征:起源较早;小农经营;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有利因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会馆和商会是极富中国特色的民间自发组织,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待挖掘。材料一 会馆是中国民间的自发组织,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都设于北京。每三年在京举行一次科考会试,每科应试的人数众多。为方便这些人的食宿,各地在京官员,商人等共同资修建房舍,专门接待本乡本土的举子,此即为会馆。受此启发,工商各行业为协调关系,联络感情,也建立了一些行业会馆。明中叶以后,具有工商业性质的会馆大量出现,但这些工商业会馆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绝大多数仍然是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据王日根中国会馆史等材料二 商会是由商人组成的合法团体。中国商会出现于20世纪初,在1912年后迅速发展起来。下表反映了1912-1918年全国商会数目及其会员数。年份商会数目会员人数191279419663619137451925891914105020302019151242245728191611581933141917114820629019181103162490据(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材料三 据1949年的统计,北京有会馆建筑550余处。到了今天,除少数会馆还保存得不错,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外,多数已经成为居民大杂院。据北京会馆寻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北京会馆兴盛的原因,并说明其性质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商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说明其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天应如何对待上述会馆和商会。【答案】(1)原因:科举考试的定期举行;全国工商业的发展兴盛;各地与北京之间经济文化往来的频繁;北京作为都城的特殊地位。性质变化:由服务举子、解决举子食宿问题的自发组织变为服务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组织。(2)趋势:整体上呈增长趋势。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建立起民主制度;新文化运动的促使,民众对于民主的热情空前高涨;政府提倡发展工商业;一战期间民族工商业获得大发展,从事工商业者大量增加。(3)对待:挖掘其历史内涵;发扬有益经验对其进行保护;妥善保护文物古迹。【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中“每三年在京举行一次科考会试”得出:科举考试的定期举行;根据所学可知,全国工商业的发展兴盛;各地与北京之间经济文化往来的频繁;依据材料中“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都设于北京”得出:北京作为都城的特殊地位。第二小问“性质变化”,依据材料中“为方便这些人的食宿,各地在京官员,商人等共同资修建房舍,专门接待本乡本土的举子”“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得出:由服务举子、解决举子食宿问题的自发组织变为服务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组织。(2)第一小问“趋势”,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19121918年间无论是商会数目还是会员人数都丞相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中时间“1912”年并结合所学得出:中华民国建立后,建立起民主制度;政府提倡发展工商业;根据材料中“1915”年并结合所学得出:新文化运动的促使,民众对于民主的热情空前高涨;根据材料中“1914”“1918”年并结合所学得出:“一战”期间民族工商业获得大发展,从事工商业者大量增加。(3)本题是开放型问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挖掘其历史内涵;发扬有益经验对其进行保护;妥善保护文物古迹。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