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绿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品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独特的表达。3.阅读比较宗璞的西湖漫笔片段,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学习过程:一、想象体会,感受“绿”1.自由诵读诗歌,展开想象,你能从诗歌中看到怎样的景象?品读第1、3小节,感受“绿”的无处不在。第1小节:联系“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扣住“到处”想象:仿佛来到哪里,眼前出现了怎样绿意盎然的景象。要求:想象景象,用“来到 , 一片绿色”句式来说说。第3小节:想象景象要求:用“刮(下)的风(雨)是绿的,瞧,风(雨)中”的句式说一说。品读2、4小节,感受 “绿”的深浅浓淡。想象:作者笔下这些不同程度的、甚至叠加、交叉在一起的“绿”,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根据作者描写不同程度绿的词语,尽情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眼前出现的情景。)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的1-4节。二、品读诗句,感受语言特点1.思考:风、雨、流水、阳光怎么会是绿色的呢?想一想,说一说你的理解与感受。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本小节,练习背诵。2.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三、对比阅读,感受诗文之别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阅读链接”,说一说宗璞笔下的“绿”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读一读,说说片段主要写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怎样写的,自己读了有什么感受。2.把西湖漫笔片段中对“绿”的描写与诗歌绿比较,看看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四、反思总结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吗?2.我能想象出画面,体会诗人独特的表达吗?五、自主检测1.课文中的“绿”指的是(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B.绿色的墨水瓶。C.大自然的景象,诗人的感觉。2.比较阅读后,完成下面表格。篇目相似之处不同之处绿艾青西湖漫笔宗璞答案:1.C2.篇目相似之处不同之处绿艾青都是写绿色,都写出了绿的丰富和范围广,让人感受到绿的旺盛和活力。是诗歌,没写具体的绿色景象,但想象更为丰富。西湖漫笔宗璞是散文,通过具体景物来描写绿,描写细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