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章末综合测评(四)(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5个选项中有3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1在人类认识原子与原子核结构的过程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卢瑟福关于中子的猜想是正确的B汤姆生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C居里夫人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D卢瑟福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E贝克勒尔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答案】ADE2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x个中子:UnBaKrxn,铀235质量为m1,中子质量为m2,钡144质量为m3,氪89的质量为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核反应类型属于人工转变B该反应放出能量(m12m2m3m4)c2Cx的值是3D该核反应比聚变反应对环境的污染少E该核反应属于核裂变,比聚变反应对环境的污染重【解析】该核反应是核裂变,不是人工转变,故A错误;核反应方程UnBaKrxn中根据质量数守恒,有:235114489x,解得:x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该反应放出能量为:Emc2(m1m2m3m43m2)c2(m1m3m42m2)c2,故B、C正确;该核反应生成两种放射性元素,核污染较大,故D错误,E正确【答案】BCE3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B核聚变反应方程HHHen中,n表示质子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E爱因斯坦给出了物体的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Emc2【解析】射线是氦原子核,A对;n表示中子,B错;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并不成正比,C错;玻尔的量子观念能解释氢原子光谱,D对;爱因斯坦给出了物体的动量与质量的关系Emc2,E对【答案】ADE4某核反应方程为HHHeX.已知H的质量为2.013 6 u,H的质量为3.018 0 u,He的质量为4.002 6 u,X的质量为1.008 7 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聚变反应BX是质子CX是中子D该反应吸收能量E该反应释放能量【解析】根据核反应过程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得HHHeX,X为中子,在该反应发生前反应物的总质量m12.013 6 u3.018 0 u5.031 6 u,反应后产物总质量m24.002 6 u1.008 7 u5.011 3 u总质量减少,出现了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该反应释放能量,故A、C、E正确【答案】ACE5放射性元素U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Bi,而Bi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X(X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Tl,X和T1最后都变成Pb,衰变路径如图1所示则()图1Aa84Bb206C.BiX是衰变,BiTl是衰变D.BiX是衰变,BiTl是衰变E.Tl经过一次衰变变成Pb【解析】由BiX,质量数不变,说明发生的是衰变,同时知a84.由BiTl是核电荷数减2,说明发生的是衰变,同时知b206,由TlPb发生了一次衰变【答案】ABC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还可以再分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基态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可能发射多种频率的光子E要使轻核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 m以内【解析】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证明了原子核还可以再分,选项A、B均错误;X射线的频率高于紫光的频率,用X射线照射金属时获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会更大,选项C正确;基态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发生跃迁,当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时(n3),就可能发射多种频率的光子,选项D正确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E正确【答案】CDE7“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即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核内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其质量小于电子质量且不带电)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电子的初动量可不计),则 ()A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质量数相同B生成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C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互为同位素D生成的新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E在发生“轨道电子俘获”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解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发生“轨道电子俘获”后新核与原核质量数相同,A正确;新核质子数减少,故核电荷数减少,B错误;新核与原核质子数不同,不能称它们互为同位素,C错误;以静止原子核及被俘获电子为系统,系统动量守恒,系统初动量为零,所以生成的新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E正确【答案】ADE8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主要是轻核的聚变,太阳中存在的主要元素是氢,氢核的聚变反应可以看做是4个氢核(H)结合成1个氦核(He)下表中列出了部分粒子的质量(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粒子名称质子p粒子电子e中子n质量/u1.007 34.001 50.000 551.008 7A.核反应方程式为4HHe2eB核反应方程式为4HHe2eC4个氢核结合成1个氦核时的质量亏损约为0.026 6 uD4个氢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24.8 MeVE四个氢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24.8 J【解析】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关系可判断A正确,B错误;根据质能方程可知C、D正确,E错误【答案】A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9(6分)由图2所示可得出结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_氘核的质量,氘核分解为质子和电子时要_能量图2【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氘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的过程中是吸收能量的,因此两个核子质量之和大于氘核的质量【答案】大于吸收10(6分)放射性同位素14C可用来推算文物的“年龄”.的含量每减少一半要经过约5 730年某考古小组挖掘到一块动物骨骼,经测定14C还剩余1/8,推测该动物生存年代距今约为_年【解析】设放射性同位素14C在活体动物骨骼中的原有质量为m0.被挖掘的动物骨骼中的剩余质量为m,根据半衰期公式得mm0,因为mm0,故有m0m0,即n3;又因为n,所以tTn5 730317 190年【答案】17 19011(10分)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卢姆加特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氡的放射性同位素有27种,其中最常用的是Rn.Rn经过m次衰变和n次衰变后变成稳定的Pb.(1)求m、n的值;(2)一个静止的氡核(Rn)放出一个粒子后变成钋核(Po)已知钋核的速度v1106 m/s,求粒子的速率【解析】(1)4m222206,m486822mn,n4.(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Pov0解得v5.45107 m/s.【答案】(1)44(2)5.45107 m/s12(14分)为测定某水库的存水量,将一瓶放射性同位素溶液倒入水库中,已知这杯溶液每分钟衰变8107次,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天,10天以后从水库取出1 m3的水,并测得每分钟衰变10次,求水库的存水量为多少? 【导学号:78220063】【解析】由每分钟衰变次数与其质量成正比出发,运用半衰期知识可求出存水量设放射性同位素原有质量为m0,10天后其剩余质量为m,水库存水量为Q,10天后每立方米水中放射性元素的存量为,由每分钟衰变次数与其质量成正比,即,由半衰期公式得:mm0由以上两式联立代入数据得解得水库的存水量为Q2.5105 m3.【答案】2.5105 m313(16分)H的质量是3.016 050 u,质子的质量是1.007 277 u,中子的质量是1.008 665 u则:(1)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为氚核时,是吸收还是放出能量?该能量为多少?(2)氚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各是多少?(3)如果这些能量是以光子形式放出的,则光子的频率是多少? 【导学号:78220064】【解析】(1)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氚核的核反应方程式是H2nH,反应前各核子总质量为mp2mn1.007 277 u21.008 665 u3.024 607 u反应后新核的质量为mH3.016 050 u质量亏损为m3.024 607 u3.016 050 u0.008 557 u因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的总质量,故此核反应为放出能量的反应释放的核能为Em931.5 MeV0.008 557931.5 MeV7.97 MeV.(2)氚核的结合能即为E7.97 MeV它的比结合能为2.66 MeV.(3)放出光子的频率为 Hz1.921021 Hz.【答案】(1)释放核能7.97 MeV(2)7.97 MeV2.66 MeV(3)1.921021 Hz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