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兔巴氏杆菌病诊疗报告 兔巴氏杆菌病 2005年7月间,我市立业六队饲养的家兔发生了一起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的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败血和内脏器官出血,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队原有大兔56只,注射过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杆菌三联苗;12月龄的小兔36只,没有注射疫苗;6月初又新购进2月龄种兔20只。在7月6日新购进的小兔开始发病,当天死亡7只。截止7月14日,在4天的时间里,新购进的种兔全部死亡。在此期间,原有小兔也开始发病,并死亡14只,对原有小兔用青霉素、链霉素注射后,疫情才得到控制。 该队养兔共112只,大兔没有发病、死亡。小兔死亡34只,发病率为50。 二、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看不到明显症状,突然死亡。多数家兔精神萎顿,食欲废绝,呼吸急促,体温在4l以上;部分病兔鼻腔流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用前爪揉擦外鼻孔,伴有打喷嚏和鼻塞音,有的病兔头颈偏向一侧,四肢抽搐,临死前体温下降,全身震颤,尖叫数声后死亡。 三、病理变化 随机剖检4只,其中病兔2只,死兔2只,主要病变为:鼻孔周围皮肤发炎,鼻腔粘膜充血。红肿。有粘性、脓性分泌物。喉头、气管粘膜充血,气管内含有红色泡沫状粘液,胃肠粘膜呈出血性炎症。各脏器淋巴结出血、肿大。肺出血、水肿。肝肿大。有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点,心肌、内外膜有大小小等的出血点。 四、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取兔的心血、肝、脾、肺等待检病料。 1.涂片镜检:将被检病料制成触片,美兰染色后镜检。可见两极着染的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 2.细菌培养:将被检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血液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后观察:普通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形态为灰白色,针尖大小的菌落;血液琼脂上长出淡灰白色、露珠样,圆形的小菌落,不溶血:麦康凯琼脂上不生成。钩取可疑菌落接种天三糖铁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其底部变黄。择取典型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的细小的球杆菌。 3.生化特性:钩取可疑菌落接种到生化反应管上,3724小时培养观察,该菌能分解葡萄糖、蔗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鼠李糖和麦芽糖,不产生出H2s。 4.动物试验:钩取血液琼脂上培养的菌落,悬浮稀释于2ml灭菌生理盐水中,取4只小白鼠,2只腹腔接种菌液,2只腹腔接种生理盐水。接种菌液的2只小白鼠1824小时相继发病。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4l,呼吸急-促、咳嗽、喷嚏、流粘液性鼻液、食欲废绝、四肢抽搐、尖叫而亡。接种生理相加水的2只小白鼠健康存活。剖检死亡小白鼠,病变基本同前,取肝、脾、心血制触片,美兰染色,镜检,见有两极着色明显的球杆菌。 综合前述。确认兔发病死亡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 五、防治 1.剔除病兔、死兔,和粪便深埋,兔舍和用具用3甲醛液彻底消毒。 2.对无病兔用青霉素、链霉素分两次进行预防注射。 3.对病兔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治疗。每只每次为5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三次,连用4天,通过治疗,病兔症状缓解、消失。后对症状缓解的病兔重复用药一次,症状消失。20天后追访,未见复发。 六、讨论与小结 1.根据涂片镜检、细菌培养、生化特性、动物试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将本病诊断为兔巴氏杆菌病。该病与兔病毒性出血症在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上相似,容易混淆。应注意鉴别。 2.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水貂、兔、海狸鼠、貉等多种毛皮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春秋两季。从这次发病来看,该病具有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高的特点。因此及早确诊对控制本病危害有重要意义。 3.据调查,该队饲养点周围村庄和购兔的地方都未发现本病流行,可排除外来传染的机会。我们认为本病发生与气候变化、长途运输、饲养管理的改变有直接关系,发病前适逢多雨,兔舍潮湿而且管理条件差,促使兔抵抗力降低而遭致本病的侵害,引起内源性感染。 4.养兔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多种经营项目,认为兔不易得病是一种偏见。事实上,兔对巴氏杆菌是易感的,不能掉以轻心。 5.据文献记载,本病对各种年龄兔均可感染发病。本报告仅l3月龄的小兔发病、死亡。未见大兔发病,可能与注射疫苗有关,待探讨。 6.治疗结果表明,青霉素、链霉素并用能控制本病流行,疗效较为理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