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的几个问题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面临的机遇1国内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为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2002年,国内汽车工业产量达到325万辆,增长幅度达到38.5,是1992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国内有关部门在编制“十五规划”时,预测2005年的汽车需求量为270310万辆,显然是过低了。对市场估计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对轿车进入家庭的形势认识不够,甚至有错误认识,认为轿车进入家庭在中国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更有的人根本反对轿车进入家庭,这严重影响了对轿车市场的正确预测,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原材料工业、零部件工业、交通设施、能源等等。2003年1月,汽车产销继续高速增长,1月的产销量已经超过了去年最高的月份,因此今年至少会保持去年的增长幅度。有的资料说2002年我国零部件工业产值为750亿元,零部件市场规模实际上远远不止于此因为2002年汽车工业产值为7467.6亿元,工业增加值1544.5亿元,整车厂外购值应该在70以上,因此在配套方面,零部件采购值应该在1000亿元以上。另外一个大市场是维修和备件市场。大约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只有2000万辆,平均每辆车每年销耗2000元,就是400亿元。现在我国平均65人一辆汽车,相对保有水平很低(国际平均水平是8人一辆),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为零部件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2国际汽车工业全球化趋势为我国零部件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增强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在开发、生产、采购、物流等多方面压缩成本,其中零部件加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越来越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普通加工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有可能向国外汽车工业提供配套的零部件;其次国外汽车维修业早就在中国大量采购零部件。最近,关于国外公司在中国采购的信息越来越多,2002年111月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达到32.7亿美元,同比增长72.57,增长速度很高。3越来越多的外国零部件公司愿意到中国投资设厂,这为中国零部件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机会。二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面临的挑战1由于国内汽车工业特别是合资企业也逐步实行全球采购,对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据统计,国内发动机产量为250万台,进口量15万台,与325万辆汽车产量有较大差距,按理应该有75万辆国内生产的汽车是装配了进口发动机。如果考虑维修需要,进口量应该更大。2国内汽车工业近两年大量采用CKD方式,2002年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的60分配给重点企业进口全套散件,在40亿美元以上,2002年CKD规模在10万辆,2003年还在增加。而且CKD产品由于采用全套散件组装,价格又比进口整车低,销售供不应求,因此刺激许多厂家走这一条路。CKD严重冲击了国内零部件工业。3由于中国允许外资在中国独资经营汽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项目,因此大的零部件集团(如德尔福、博世、法雷奥等)纷纷在中国设厂,不仅给国内企业配套,也同时向国外出口。4国外名牌汽车零部件大量进军中国市场,特别是入世之后,零部件配额逐步取消,进口量越来越大。5国内整车企业连续打价格战,逐年降低采购成本,零部件企业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少。6整车厂大量欠款,造成零部件企业经营状况严重恶化。7假冒伪劣配件充斥市场,打击不力,使正牌汽车配件受到严重冲击,也使消费者蒙受重大损失。三世界零部件发展的新趋势1、国际零部件企业联合重组规模越来越大。9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工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的兼并和重组愈演愈烈。在汽车集团“强强联合”的推动下,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也经历了剧烈的产业重组,1988年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有2万家,到2000年只剩下2000家,预计10年后还将淘汰一半,进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使跨国的汽车零部件集团更具竞争力。有人预计,将来在世界上最终会形成56家大的零部件集团,与56家整车集团并立。2、全球采购、系统设计、模块化供货成为国际汽车工业新潮流。整车开发中的大量工作已经由零部件企业承担系统设计,模块化供货使零部件企业分担的产品工作量越来越大,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汽车工业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市场的发展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比如质量要求零缺陷,成本每年降低15,零物流事故,100的服务效率等。3、国际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加快,通过大量采用电子技术,解决了汽车工业的许多难题,使整车的安全性、排放性、经济性、舒适性得到很大提高。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正在进一步加快,特别是系统的控制、ABS和行驶控制、行车导航系统、撞击传感技术等方面。据预测,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215增长到2005年的2530。4、国际汽车工业正在大力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即将取得产业化突破。燃料电池汽车在结构上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完全不同,燃料电池技术普及之后,如发动机、变速器、分动器、传动轴、车桥车轮、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供油系统、散热系统、润滑系统等等都将逐步消亡,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发展战略上应该考虑这一趋势。四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近期应该采取的对策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规模小、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不足、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由于中国汽车工业长期受到条块分割以及多方引进国外车型的影响,使零部件配套体系各自独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产品开发投入不足,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的同步产品开发能力还未没有形成,不适应新车型开发时间缩短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缺乏,质量意识的淡薄,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成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分析我国主要汽车零部件产品竞争力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国家经贸委曾经对60种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进行定量的竞争力分析,结果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竞争强的零部件产品,主要是材料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或不宜长距离运输,已经批量为引进车型配套或批量出口汽车零部件,共有33种,约占整车制造成本的20。第二类为竞争力与国外接近的零部件产品,主要是现已批量为引进车型配套的、影响整车性能的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产品,通过努力可以形成优势的产品,共有19种,约占整车制造成本的20;第三类为目前竞争力弱的零部件产品,主要是国内刚起步或是尚属空白,但具有潜在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共有5种,约占整车制造成本的15。还有一些产品已不符合发展方向需要淘汰,共有3种。第一类产品中,在国内外市场都有较强竞争力的,要坚持扶优扶强的方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扩大出口,进入全球配套体系。这类产品中的低档次、简单加工产品,由于在成本上竞争极其激烈,国内国有企业已经无法承受,大多在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生产,因此骨干零部件企业应该逐步转出;第二类零部件虽然尚竞争力不强,但是应加快与国外零部件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努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适应汽车和零部件同步发展的要求,在满足国内配套需要的同时,尽快进入国际配套体系。第三类目前竞争力较弱的产品,由于大多数是刚起步的高技术产品,投资大,风险大,目前无法与国外竞争,但是要通过合资、引进技术或组织联合攻关,逐步发展。2、打破地区、部门封锁。全球采购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地方和部门保护只有使竞争力受到极大地削弱,因此必须打破地区和集团封锁,建立起开放的、公平竞争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为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3、研究建立零部件分层次配套体系,向大而全和小而专两个方向发展。国外零部件工业巨头已经发展成系统供应商,垄断了跨国汽车集团的OEM配套市场,国内尚没有这类企业,短期内也难以形成,因此应首先在国内发展为国内整车企业提供系统集成的零部件集团,同时发展针对国际第二层配套能力。按专业化分工,大力发展国内第二、三层次零部件企业。要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的生产能力,即一两个厂包揽一两个零部件的全国市场,即小而专。4、加强技术开发,促进技术创新。为适应汽车和零部件同步开发和系统开发的要求,适应汽车产品应用电子、信息、网络等技术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加大产品开发资金的投入,提高零部件自主创新的能力,使零部件的开发真正成为整车开发的一部分,实现与整车厂共同发展。5、零部件工业要跟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认真学习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客户资源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管理系统、现代管理观念、贸易规则等等,密切掌握国内外零部件市场的发展动态,从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出路入世的“历史之门”即将打开。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中国将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收益。同时,这种收益在各区域、各产业、各企业间的分配不是平衡的。对于中国零部件企业来说,遭遇的冲击和压力无疑将是巨大的。因此,如何在未来几年暂时的“保护期”内强身壮体,为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作好能力和心理上的准备至关重要。中国汽车零配件市场将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消费投资热点。中国零部件企业如果不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国内市场也将逐步丧失掉。汽车零部件业是一个需求量持续增长的行业。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由于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技术,汽车业正向高新技术行列晋升。有数据显示,世界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90年达到508亿美元,截至1998年平均增长率为76,电子产品的销售额1997年为405亿美元,预计2007年将达到900亿美元,目前电子产品占整车成本的比例为20。我国是新兴汽车市场,1999年末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在600亿元人民币左右,电子产品占整车成本的比例为3,预计下世纪初将增长10以上。按汽车行业规划纲要,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要达到600万辆,汽车保有量达4000万辆。可以预见,未来国内汽车零配件市场将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消费投资热点。目前,我国零部件市场具有以下运行特点:零部件的需求与汽车有所不同,还有维修市场的支撑,受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的波动幅度较小。例如1998年,尽管汽车市场为零增长,但零部件仍然达到了442亿元的产值,较上年增长10。然而,国内零部件市场的增速最终还依赖于汽车市场总量的扩充。尽管零部件市场在总量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但新车型配件或质量稳定,售价适中的零部件仍然是市场的畅销品种。随着汽车的质量、排放、安全、节能等方面的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出现空缺或生产能力不足。市场要求零部件企业提供适销的品种,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快速适应市场需求。但由于企业改制的滞后,零部件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而且项目重复引进严重,造成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也给投资“软环境”带来负面效应。维修市场中,非国有制成分的经销商约占60左右,已成为市场流通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但由于维修市场管理无序、经营程序混乱,严重冲击了来自主渠道正品配件的市场,侵害了部分厂家的利益和声誉,也抑制了潜在的购车要求。绝大多数企业还不能适应系统化供贷的要求。系统化供货是目前汽车业的一种新型协作方式。在系统化供货企业中,“集中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承受与变革能力,而“分散型”企业必须具备更强的灵活度,以便适应产品和款式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而国内行业现状是“集中型”不足,“分散型”又显得“身单力簿,企业数量众多、散而不强”。这种状况如不能得到根本性的钮转,国内市场也将逐步丧失掉。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出路在于:搞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加入WTO以后,中国整车企业在选择配套件时,也将逐步实现全球采购体系,而中国零部件配套价格一般比国际价格高35,面对如此大的冲击,中国零部件业出路何在?日本丰田公司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