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3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5页 / 共53页
第6页 / 共53页
第7页 / 共53页
第8页 / 共53页
第9页 / 共53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羽绒服装技术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出口羽绒服装。 本指南重点研究了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4 个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本指南从标签、物理性能检测、化学(安全卫生)性能检测三个大类别入手,分析并找出国内行业与欧洲、美国、日本等目标市场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共分析了国外技术法规14 套、国外技术标准27 套、合格评定程序2 套、其他技术准入条件11 套,还对专利、文化、民族(宗教)习惯、绿色消费、市场准入环境要求、订货商要求等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判断,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本指南还将所搜集到的国外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判定程序中与我国现行标准差异较大的检测项目指标要求和某些技术规定条款,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在“附录”章节中列出,供读者查询和进行对比分析。 本指南总结了40 个方面的技术差异/门槛,提出了实施完整的羽绒服装标准体系、推行ISO14000 体系认证、建立出口羽绒服装环保、安全健康性能等监控体系、重视国外订货商的合同要求并及时实施理化性能检验等5 套解决方案。 本指南技术资料来源的截止日期为2004 年6 月。 目 录 适用范围 第一章 基本情况概述-1 1、商品名称 2、最新海关统计口径 3、近五年来的进出口额统计 4、近年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5、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 6、潜在目标市场情况简介 第二章 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与我国的差异-4 1、概述 2、主要差异 第三章 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与我国的差异-6 1、标签上的差异 2、物理性能检测项目上的差异 3、化学(安全卫生)性能检测项目上的差异 第四章 羽绒服装出口应注意的其他问题-13 1、专利问题 2、文化问题 3、民族(宗教)习惯 4、绿色消费 5、市场准入环境要求 6、订货商要求 第五章 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建议-16 附录-18 1 主要目标市场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原文, 以及与我国存在差异部分的中文翻译及解释: 美国部分; 欧洲部分; 日本部分; 2 有关国际标准原文以及与我国存在差异部分的中文翻译及解释: 品质保证指导方针; 羽绒和羽毛测试误差规定; 羽绒服装面料品质检测; 作为羽绒羽毛填充物商品的面料要求; 3 国外解决同类问题的良好操作规范等指导性文件; 4 重点出口企业对本指南的书面意见;(至少5 家); 5 推广本指南的建议; 6 其他 适用范围 出口羽绒服装技术指南主要为出口到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区的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和业务主管、监控等部门提供技术上质量上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对内销生产企业在提高产品品质问题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一章 基本情况概述 1 商品名称:羽绒服装 2 最新海关统计口径 海关税则号 货品名称 62011210 棉制男式羽绒大衣 62011310 化纤制男式羽绒大衣 62019210 棉制男式羽绒上衣 62019310 化纤制男式羽绒上衣 62021210 棉制女式羽绒大衣 62021310 化纤制女式羽绒大衣 62029210 棉制女式羽绒上衣 62029310 化纤制女式羽绒上衣 3 近五年来的进出口额统计 单位:亿美元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出口额 6.83 4.65 3.42 4.22 3.57 进口额 0.10 0.12 0.05 4 近年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单位:亿美元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美国 1.57 1.28 1.17 1.48 1.10 欧盟 1.93 1.13 0.70 0.88 1.00 日本 1.33 0.86 0.50 0.72 0.63 韩国 0.74 0.83 0.57 0.39 0.25 注:根据对海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和估算,我国五年来对以上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当年总出口额的80以上。在以上四个市场我国出口羽绒服装的市场占有率为60以上。 2003 年受禽流感的影响,我国羽绒服装出口韩国略有下降。 5 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 我国是纺织品、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是我国创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入WTO 后,随着关税壁垒的逐步减少和取消,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当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生产国、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出口贸易量占据世界羽绒市场80的份额, 2003 年羽绒羽毛及其制品出口创汇达14.7 亿美元,在世界羽绒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羽绒服装是我国出口服装的大类产品之一,它有着产品加工附加值高、适应地域广及穿着保暖、舒适、轻盈方便等优点,深受国外客户和消费者的青睐。生产加工成本低、缝制工艺精良一直是我国出口羽绒服装的主要优势所在。2004 年我国羽绒服装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 至6 月份羽绒服装出口与去年同比增长了66.26%。目前全国羽绒服装生产企业约有3000 多家,其中,承担出口加工任务的大约有1530。一些骨干生产企业的品牌已被中国环境标志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产品”称号。基本上达到了生产及产品的环保、安全、健康要求,在应对国际技术贸易措施方面掌握了一定主动权,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我国一些知名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在采用抗菌、环保纺织面料,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羽绒中微生物超标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6 潜在目标市场情况简介 羽绒服装轻盈柔软、保暖性强且易护理,既可作为冬季日常穿着的外套,又可作为滑雪等户外冰雪运动的专用服装,在世界上有关国家和地区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服装产品。通常,当室外温度达到或低于7 摄氏度时,人们便可穿着羽绒服装御寒。因此,羽绒服装的穿着时间往往可以从深秋开始,经过整个冬季,直至来年的初春。相关目标市场羽绒服装穿着的时间跨度及温度范围见表1: 表1 注:上述气象资料根据香港天文台世界各城市气象资料整理。 据网上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羽绒制品普及率正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70%,美国45%,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均为35%,北欧和东欧均为30%,羽绒服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需求量增长势头较猛。 根据网上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羽绒业在摆脱了2001 年波动后,近两年的出口一直以较大的幅度上升。2003 年中国出口原毛36675 吨,同比下降12.2%;羽绒寝具73849 吨,同比上升61%;羽绒服装4654 万件,同比上升39.2%,创汇达6.83 亿美元,同比上升37%;羽绒睡袋45 万只,同比上升36.4%;创汇共计达14.7 亿美元,与2002 年同比增长33%。从总体上看,2003 年以来,中国羽绒行业出口呈现上升态势。 我国羽绒产品出口的增长,从出口量分析,作为填充料的羽绒羽毛出口量出现下降,而包括羽绒服装在内的羽绒制品出口量却大幅上升。这种变化说明:一是羽绒制品加工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大量向中国转移;二是中国羽绒企业正在努力扩大制品的出口,减少原毛的出口,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表明中国羽绒行业的产品结构正在进行合理化调整,这是羽绒行业技术和管理进步的结果,也预示着行业今后不断发展的良好趋势。 第二章 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与我国的差异 1 概 述 据项目课题组调研了解到,目前涉及羽绒服装产品的国际标准系由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组织制定的。 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是羽绒行业世界性的联合会,其常设机构秘书处设在德国。作为一个国际性仲裁机构,它创建于1953 年。现在IDFB 拥有来自26 个国家的会员,主席团由最主要的消费国代表: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和两个最大的生产国中国和匈牙利的代表组成。全体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讨论决定基本问题。IDFB 的管理委员会由IDFB 成员国的代表组成,并在两次全体大会之间的每年举行会议。修改、解释并决定羽绒羽毛国际标准的使用及检测方法,认可专门从事羽绒羽毛测试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是该组织的两项主要工作。IDFB 确认的测试机构以检验羽绒羽毛产品为主,并按IDFB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检测,如果发生仲裁可被国际羽绒羽毛仲裁委员会推荐,并根据国际标准对羽绒羽毛填充材料进行评价。 2 主要差异 由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技术委员会主持制定并实施的羽绒羽毛品质检验国际标准被称之为“官方分析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术语;检验样品的抽取;羽绒羽毛定量分析(测定绒朵和绒毛重量、绒丝重量、羽丝重量、陆禽羽毛/羽丝重量、杂质重量);羽绒羽毛同种类定量分析(用于鸭、鹅绒混用时的测定);鹅绒、鸭绒定性分析;陆禽羽毛(鸡和火鸡)定性分析;损伤羽毛定性分析;蓬松度测定(Lorch 仪);耗氧指数测定(滴定法);酸度测定(pH 值);水分含量测定;羽绒羽毛中油、脂肪的定量测定; 浊度测定;气味测定。另外,国际羽绒羽毛局2004 年版测试规则已开始要求采用自动浊度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