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生物圈因为有形形色色的生物才绚烂多彩、瑰丽迷人,下列为生物的是()A. 每年都会长高的钟乳石B. 五彩缤纷的珊瑚C. 千年的铁树D. 会下象棋的机器人2. 竹节虫形似竹节,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这种体态称为拟态该现象说明()A. 环境能够适应生物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 环境能够威胁生物3. 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A. 1和4B. 2和6C. 3和4D. 1和64. 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组别营养液种类营养液数量营养液温度草履虫数量甲组稻草浸出液500毫升252只乙组牛奶营养液500毫升102只A.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B.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C. 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5. 细胞的生存离不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场所是()A. 叶绿体B. 液泡C. 细胞质D. 线粒体6. 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B.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形成组织C. 两个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子细胞D. 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不一样7. 下列人体结构中与豆荚是同一结构层次的是()A. 肌肉B. 肋骨C. 血液D. 脸部表皮8. 人体有八大系统,每一种都有一定的功能,其中具有调节作用的是()A. 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B.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 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D. 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9. 馍(馒头)是我市市民的主食之一小麦是制作馍的原料,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A. 胚芽B. 胚轴C. 子叶D. 胚乳10. 参天大树也是由一粒种子发育而来的,下列关于种子的萌发说法正确的是()A. 胚芽先发育以便进行光合作用B. 种子萌发变成幼芽的过程中有机物增多C. 胚根率先发育成根吸收水和无机盐D. 种子萌发需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11. “椿树蓬头浸谷种”,这句谚语说明那一项条件是对种子萌发有重要作用()A. 适宜的温度B. 种子的自身条件C. 充足的空气D. 足够的水分12. 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A. 根冠、伸长区B. 分生区、伸长区C. 伸长区、成熟区D. 成熟区、伸长区13. 城市道路两侧的法国梧桐树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其遮荫面积()A. 摘除顶芽,保留侧芽B. 顶芽、侧芽都要保留C. 摘除侧芽,保留顶芽D. 顶芽、侧芽都要摘除14. 下面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花粉存在于雄蕊的花药中B. 摘除桃花的雌蕊后,这朵花可能发育成果实C. 果实内部的种子数目由胚珠数目决定D. 花生果实的外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成15. 叶片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A. 表皮细胞B. 叶肉细胞C. 保卫细胞D. 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16. 养鱼时,把新鲜水草放入鱼缸内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鱼缸内的养料B. 净化鱼的生活环C. 增加鱼缸内的氧D. 增加观赏价值17.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内部B. 呼吸作用可以促进绿色植物从土壤吸收所需无机盐C. 光合作用白天发生,呼吸作用夜间发生D.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18. 农业生产上常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或抑制植物的某些生物活动下列各项措施与要达到的目的,不相对应的是()A. 雨后农田内及时排水-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B. 夜间给温室植物通风-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C. 白天在大棚内适当增施气肥(二氧化碳)-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 在阴雨天移栽植物,将去掉移栽植物的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19.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B. 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C. 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氧循环D.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20. 近几年我市车辆剧增,为了缓解空气污染的问题,市政府决定移栽一部分行道树,请同学们给出建议()A. 法国梧桐和高羊茅B. 女贞和酢酱草C. 女贞和海桐D. 槐树和狗牙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1. 观察显微镜结构图,并回答问题(1)写出图甲中能够控制镜筒升降的结构名称_。(2)写出观察标本时光线进入眼睛的路线_。(用编号表示)(3)在图乙中,图1进行过程前,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要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则最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_。为什么?_。(4)如图乙中图2所示,在观察洋葱鳞片叶标本时发现视野中出现污点,在转动转换器和更换标本之后污点未移动,那么污点应该在_上。若该图中黑色部分为观察对象,应将标本向_移动,使其其移动到视野中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22. 观察如图回答问题(1)图乙中B对应图甲中的_(写序号),图甲中的发育成图乙中的_。(2)图甲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之处是_,玉米粒是六大器官中的_。(3)绿色植物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它由图丙中_(序号)内部的卵细胞和_(序号)产生的花粉结合形成。(4)图甲所示种子想要发育成图乙的幼苗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是_;外部条件是_。(5)图丙所示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序号)23. 某同学用盆栽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做实验,步骤如下:把盆栽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C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X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请分析回答:(1)步骤:将其放置到黑暗处一昼夜,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_(2)步骤中的X是_(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得出的结论是_(4)A、B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5)植物体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细胞体积的增大24. 果果是个爱钻研的学生,他利用矿泉水瓶做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_作用同时发现叶脉变红,说明水分可以通过输导组织中的_运输到叶片(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的_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将B装置中的气体通入到C装置清水中,再将C装置塑料瓶稍捏扁,关上输液器开关,拧紧瓶盖,光照3-4小时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_,该气体是金鱼藻在_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25. 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也是第一个“无烟世博会”。(1)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平衡。(2)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说一例即可)_答案和解析【答案】1. C2. C3. C4. A5. C6. D7. B8. B9. D10. C11. A12. D13. A14. B15. A16. C17. D18. B19. C20. C21.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1411;生理盐水;为了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目镜;左22. ;茎和叶;种皮和胚;果实;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和23. 呼吸作用;酒精;是否有光照;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分生区;伸长区24. 蒸腾;导管;二氧化碳;氧气;光25. 光合;碳-氧;随手关灯等【解析】1. 解:钟乳石、珊瑚、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铁树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生物的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例如:绿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金钱豹捕捉猎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例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如:蘑菇能从小长大、种子的萌发、母鸡生蛋等等。(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在生殖过程中,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后代个体也会产生各种变异,因此,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7)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2. 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这种体态称为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选:C。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可以防御敌害,以利于保护自己,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据此解答:解答此题要正确认识竹节虫和树枝相似的体形-拟态的意义3. 解:1、2、3一端无螺纹为目镜,4、5、6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4故选: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以及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4. 解:A、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营养液,其它条件应该都一样,因此应该除了甲组用稻草液,乙组用牛奶营养液之外,温度、草履虫的数量等都一样。故错误。符合题意。B、由A可知,温度应该一样,并且是适宜温度,2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