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第一节 铁路运营隧道现状 第二节 隧道衬砌检测和评价的技术依据 第三节 地质雷达技术应用前景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雷达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地质雷达技术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节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简介 第二节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第三节 地质雷达资料解释 第四节 影响雷达测试精度的因素 第三章第三章 常用地质雷达仪器介绍常用地质雷达仪器介绍 第一节 硬件配置指标 第二节 雷达数据处理软件配置 第三节 其他型号地质雷达简介 第四章第四章 隧道衬砌知识和评价标准隧道衬砌知识和评价标准 第一节 隧道衬砌设计知识 第二节 掘进方式和衬砌工艺对衬砌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和处理措施 第四节 铁路运营隧道安全等级评定标准 第五章第五章 隧道检测工作布置隧道检测工作布置 第一节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选择雷达工作参数 第六章第六章 雷达图像分析和衬砌质量评价雷达图像分析和衬砌质量评价 第一节 质量缺陷成因分析及其雷达图像特征 第二节 隧道衬砌质量评价分类 第三节 外界因素对雷达图像的影响 第七章第七章 隧道衬砌检测的典型图像隧道衬砌检测的典型图像 第八章第八章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简介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简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 铁路运营隧道现状铁路运营隧道现状 一、铁路隧道设备的重要性一、铁路隧道设备的重要性 铁路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火车头,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工具,铁 路建设长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的 增长速度很快。在 2000 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关于西部大开发展战 略的初步设想,拉开了西部铁路建设的序幕,洛湛铁路、渝怀铁路、青藏 铁路、宜万铁路等相继开始建设。在 2004 年 1 月 7 日,国家中长期铁路 网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这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第一个获准通过的 中长期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铁路新一轮大规模建设的展开。 隧道是保障铁路正常运营的重要设备,隧道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将来 铁路运营是否通畅,隧道病害是困扰铁路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更是影响 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系统的研究,总结铁路隧 道的病害特点,完善隧道病害检测评价手段,制定出符合我国铁路特点的 一整套检测方法,形成从日常维护、病害检测、病害整治到质量跟踪的一 整套技术体系,以适应信息化目标管理的需要,将运营隧道的日常维护和 病害整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铁路运营隧道存在的问题二、铁路运营隧道存在的问题 我国铁路隧道建设已经有 110 余年的历史。中国第一座铁路隧道修建 于18871889年, 是台湾省台北至基隆窄轨铁路上的狮球岭隧道, 长261m。 至 2002 年,我国铁路隧道已经达到 6876 座,总长 3670km,为世界第一。 据铁道部统计资料显示,部分运营隧道的病害问题相当严重,甚至已危及 到行车安全。据资料记载,宝中线、成昆线、贵昆线、襄渝线、宝成线等 均发生过隧道衬砌掉块, 特别是 2001 年达成铁路某隧道出现的 30m 大范围 第一章 概述 拱顶衬砌掉块,险些造成严重的行车事故。为此,铁路部门每年都投入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用于隧道病害的维修和整治,但隧道设备的状况仍 然没有根本好转。 图图 1.1 1.1 运营隧运营隧道衬砌开裂渗水病害道衬砌开裂渗水病害 图图 1 1.2 .2 运营隧道衬砌开裂病害运营隧道衬砌开裂病害 目前我国铁路运营隧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隧道病害数量大而且类型多,整治难度大,所需费用多,周期长, 第一章 概述 而且修理投资缺口较大; 由于年代不同,基础资料不完整,管理手段落后; 隧道病害检查和检测手段落后而且不够规范,早期病害难以发现, 使某些可以早期整治的病害得以发展成严重的病害,彻底整治更加困难; 受施工环境恶劣及材料耐久性差的影响,一些隧道病害的整治效果 不明显; 新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遗留问题较多,某些隧道还相当严重。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致使病害隧道的数量逐年增加, 又加之投入不够, 造成隧道病害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事实上,隧道病害存在于其使用的全过 程,有些隧道在使用之前病害就已经存在。隧道病害形成的原因很复杂, 对隧道使用寿命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隧道病害及安全性问题 的研究工作除了隧道的定期养护和防治以外,应该注重于从隧道检测评价 出发,深入了解隧道病害机理,对某一类具体的病害及某一类具体的工程 条件,提出的整治措施要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逐步提高病害整 治技术。 三、三、隧道检测评价隧道检测评价的意义的意义 隧道病害的发展具有一个过程,如果能在隧道病害恶化之前发现,并 及时采取整治措施,则可大大提高铁路运营隧道的安全性。因此,进行隧 道的检测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检测评价一般都是依靠经验,采取定 性化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工程 技术人员可能会根据各自的经验得出差别较大的判别结果;随着技术的进 步,仅仅采用定性化指标对隧道病害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已不能满足目前的 使用和养护要求。因此,采用一些仪器设备对隧道质量进行无损检测,通 过科学的检测评价,利用定量化的指标来评价隧道的实际状况是非常必要 的。通过无损检测,可以达到下面的目的: 第一章 概述 通过对隧道状况进行全面检测,得出隧道状况的检测评价报告,科 学地查明隧道的实际状况; 根据检测评价报告,为隧道的维修保养和整治提供系统完整的科学 依据; 通过检测评价报告获得必要的信息,正确掌握铁路运营隧道病害的 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从日常维护、病害发现、病害检测到病害 整治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建立隧道病害整治专家系统奠定基础,从而使现 有隧道的运营管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建铁路隧道施工阶段,做为施工过程控制手段,及早发现问题, 为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提供依据, 起到对隧道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的作用。 四、检测评价的四、检测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隧道检测评价主要是通过对隧道衬砌、仰拱(或铺底)进行无损检测, 查清隧道既有病害的规模,查找隐伏病害、可能造成病害的施工质量缺陷 以及灾害性地质病害。具体包括在表 1.1 中所列的 6 个方面: 表表 1.1 1.1 隧道检测评价主要内容隧道检测评价主要内容 序 号 检测项目 内容 1 初期支护 和衬砌混 凝土 在隧道不同部位布置测线,测出拱顶、拱腰、拱脚及边墙位 置的衬砌厚度以及道床仰拱的厚度,同时还可沿隧道的横断 面进行厚度探测。初期支护中的钢筋、钢拱架及格栅钢架等 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准确定位。初衬与二次衬砌之间的密 实状况以及衬砌间空洞的分布情况 2 围岩状况 隧道周围 2m 范围(根据需要可进行调整)内的围岩状况。 岩溶 地区查找并确定溶洞的位置和范围 3 排水 隧道衬砌或围岩中排水盲沟的分布及畅通情况;高寒地区的 冻融情况。隧道围岩或衬砌中的裂隙水分布及赋水情况 4 开挖断面 隧道围岩超挖部分的位置、超挖空间和回填情况(回填的性 质);通过衬砌厚度确定隧道欠挖情况。 5 裂缝 衬砌中的裂隙分布,尤其是衬砌深部不为肉眼看出的裂隙分 第一章 概述 布和发展趋势;配合强度检测对衬砌状况作出全面的评价 6 状况评价 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解析,实现隧道病害状况的评价。评价 成果包括衬砌强度值、衬砌结构厚度值、隧道裂隙水分布状 况、围岩超欠挖情况、衬砌破损情况以及格栅拱架等的分布 情况,通过这些定量化数据,直接反映隧道的病害状况 第二节第二节 隧道衬砌检测和评价的技术依据隧道衬砌检测和评价的技术依据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隧道设计和施工涉及到众多的技术专业和技 术标准,隧道检测评价是以设计为依据检测施工质量,同时查找在设计和 施工阶段未能发现的隐蔽的灾害性地质病害,为隧道彻底整治提供依据。 铁路隧道检测评价主要依据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J117-2001) 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J447-2005) 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4.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210108-2002) 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6.新建时速 200 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2003.10) 7.铁路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TB/T2820.2-1997) 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9.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10.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第三节第三节 地质雷达技术应用前景地质雷达技术应用前景 地质雷达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浅层地质构造、岩性检测的一项物探技 术,其特点是快速、无损、连续检测,并以实时成像方式显示地下结构剖 面,探测结果一目了然,分析、判读直观方便。因其探测精度高、样点密、 工作效率高而倍受一些行业的关注。 地质雷达在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应用于工程场地勘察,30 年来,其应 第一章 概述 用领域已经扩大到考古、建筑、铁路、公路、水利、水电、采矿、城市地 下管网等各个方面。 工程场地勘察方面, 主要应用于普查地下岩溶、 确定基岩风化层厚度、 研究地下水水位分布以及查找隐伏地质构造等,大多采用中低频天线,探 测深度可以达到 50m 以上。 考古方面,主要用于探测古建筑群、地下洞室等,近年对乐山大佛进 行修复前,也采用地质雷达检测,对大佛状况进行前期评估。 地下管网普查方面,由于地质雷达推出了高分辨率的三维探测系统, 可以精确地确定各类地下管道的水平位置和深度,得到地下管网三维分布 图。 工程质量检测方面,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隧道衬砌、 路基病害、 高速公路路面、机场跑道以及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中,并得到良好效果。隧 道检测是其发展较为迅速的领域之一,铁路、公路交通以及水利部门均已 经采用地质雷达技术检测评价既有隧道状况,并且在新建项目中开始大量 应用,在施工阶段中对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及时发现质量缺陷,使地质雷 达成为施工质量监控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 地质雷达技术理论基础知识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雷达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地质雷达技术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节第一节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简介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简介 一、一、位移电流假设位移电流假设 恒定电路中,传导电流是连续的,满足恒定电流的安培环路定理: 式中的电流是穿过以闭合曲线 L 为边界的任意曲面 S 的传导电流 (电荷的定向运动形 成的电流) 。 非恒定电路中,如图 2.1,由于传导电流不能通过电容的两个极板,所以恒定电流的安 培环路定理不再适用。 RE S21SL I 图图 2.1 2.1 非恒定电路非恒定电路 对于非恒定电路,电流中断处必然发生电荷分布的变化,产生磁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 论认为,对于普遍的情况,在非恒定电流的情况下,电位移的时间变化率与电流密度相当, 变化的电场等效的也是一种“电流”, 它也能产生磁场。 这就是麦克斯韦提出的著名的位移 电流假说,他将电位移通量的时间变化率称为位移电流 ,而把电位移的时间变化率称为 位移电流密度。基于上述假说,提出了全电流的概念,即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之和称为全电 流,在电流非恒定情况下,将安培环路定理推广为: 引入位移电流概念以后,非恒定电路中,中断的传导电流被位移电流接替,使电路中电 流保持连续不断。在非闭合、电流不恒定的电路中,全电流是保持连续的。 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两者相比, 唯一共同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