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灵台县新开乡京华联肉牛育肥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项目名称:灵台县新开乡京华联肉牛育肥场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灵台县农牧局项目负责人:任永福(灵台县农牧局局长)项目实施单位:灵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杨崇科(灵台县农办、扶贫办主任)建设性质:新建建设期限:2005年项目总投资 :235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15万元,贴息贷款100万元,自筹20万元,)、项目区基本情况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塬南缘沟壑丘陵区,位于东经107一10757,北纬3454,一35“14,海拔890一1470米,北靠泾川,西接崇信,东南与陕西省的长武、麟游、千阳等县相连,全县辖13个乡(镇),227个行政村,1456个合作社,507:个农户,230i 7J人,农业人2089万人。总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耕地92万亩,人均4.4亩,县境内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453小时,无霜期159天,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650lmn,蒸发量490nm。境内塬、梁、沟、峁交错,土地宽广,土壤肥沃,天然草地阔广,畜牧业比较发达,三荒地总面积109万亩,其中:可供放牧的草场77万亩。人工种草留床面积28万亩,多年生牧草22万亩,极利于养牛业的发展。“八五”、“九五”以来,在各级党政、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牛产业已成为了全县的首要支持产业,规模优势和产品优势比较明显,已成为农民、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为加快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挖掘自然资源替力,推动我县牛产业上台阶,促进“灵台肉牛”开发,我们经过充分调查论证,拟利用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设灵台县新开乡京华联肉牛育肥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必要性 新开乡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近几年来畜牧业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发展速度仍然缓慢,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所占的比重很低,畜牧业的发展很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一条短腿。该乡的畜牧业现状基本上是从属于农业的从属畜牧业,即农本畜牧业形态。要让畜牧业成为该乡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近几年牛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农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畜牧业发展的潜力较大,灵台县提出大力发展养牛业,把养牛业做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因此,本项目的提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开乡肉牛育肥场的建立,将为新开乡乃至灵台县养牛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种养结合和养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所引发的示范拉动作用,对促进该地区农业增收、增效意义重大。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结构也将会发生很大变化,由温饱食物型向营养食物型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发展养牛业增力p牛肉、牛奶产品可以使区域畜牧业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发展养牛业的意义远远超出畜牧业本身,可以增加大量动物性蛋白,节约大量粮食,实现以草料、秸杆换肉,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实现过腹还田,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减少化肥用量,提高食用作物的质量,促进发展绿色食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尤其是可以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消化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可行性 (1)肉牛生产初具规模,基地县优势明显。灵台县是省列肉牛基地建设县,2004年,全县牛饲养量 万头,年底牛存栏 万头,出栏商品肉牛 万头,商品率 %,养牛总收入 万元,畜牧业总收入 万元,人均养牛收入 元,牧业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南部山区的龙门、百里、蒲窝、新开四乡镇,已成为全县牛产业开发的重点区域,户均养牛5头。全县已建成“公司+农户”形式的千头牛场两个,已建成千头牛村23个,10头以上的大户1518个,5头以上的户3825个。贩运大户158户,专业育肥大户1028户,规模养牛3.7万头。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2)饲草料资源充足,发展潜力巨大。我县位于黄土高塬沟壑区,天然草山草坡面积广阔,全县可利用的荒山草坡77万亩,且多为草甸草场和疏林草场,草产量多,利用率高;年可产天然饲草17万吨;各种可用作饲草的农作物秸秆14万吨,人工种草28万亩,年产草量140万吨,丰富的饲草资源为养牛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来源;加之,我县又是全省商品粮建设基地县和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有大量的粮食作物可转化作饲料用粮,养牛发展对精饲料的需求有保障。 (3)牛群结构合理,发展后劲坚实。全县拥用适龄母牛 万头,占牛群的 ,年可繁殖犊牛 万头,基本符合商品化生产的需求。以西门达尔、秦川、利木辛等品种为主的杂交改良牛已占到牛群的78,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4)加工贸易体系基本形成。县红岩肉食公司有年屠宰、加工和贮藏500吨牛肉的生产线和冷库,可以生产四、十、十五、卜六分体的牛肉块、排骨牛肉块、牛肉卷等系列产品。有以县牧工商公司、肉牛育肥示范场、灵台县肉牛经销公司为龙头,以个体贩运户为主体的肉牛收购、销售队伍,有以什字塬商贸长廊为主体的牛及牛产品交易市场,还有饲料厂、制药厂等牛产品加工相配套的生产企业,产、加,销成为配套,产业链不断拓展延伸。(5)销售市场前景广阔。灵台县牛肉以其高蛋白,高营养,低脂肪、无污染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竞争力,部分产品还远销国外。肉食厂建厂以来,已向独联体各国出口冻牛肉5000吨,活牛3000多头,并获得英国(国标)注册。自八五年以来,全县每年向香港地区出口活牛1000多头,出口优良率达90以上,并在国内的西安、宁夏、临夏、兰州、四川、河南等地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点,为今后继续拓展外销市场奠定了基础。 三、市场供求分析 就国内市场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消费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全国肉类总产量6125.4万吨,人均占有量48.4公斤。其中牛肉总产量532.8万吨,人均占有量4.2公斤。要达到世界人均消耗牛肉10公斤的水平,我国还需增加牛肉734.2万吨,按良种牛个体产肉200公斤计算,年需增加出栏商品牛3671万头。从全国目前状况来看牛肉需求空间较大,牛饲养数量少,改良牛比例低,纯种更是缺乏。 2004年全省肉类总产量65.13万吨,人均占有肉类25.3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牛肉总产量22.24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34.2,人均消耗11.5公斤,低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西部大开发把畜牧业开发,科学种树列入重点,各级政府都把发展畜牧业重点放在农区和城郊,加快养牛业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但农民需购的良种牛供不应求,往往有钱买不到,这也是农民迫切脱贫致富的希望之一。 就平凉市而言,2004年肉类总产量4.53万吨,人均占有肉类20.5公斤,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牛肉总产量1.63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36,人均占有量7.38公斤。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占全省人均牛肉消耗量的18。目前,平凉市牛存栏36.02万头,年递增4.74,良种及改良牛3600多头,仅占牛存栏的0.01。在平凉市委、市政府以牛产业为龙头经济政策结构调整的方针指导下,广大农民对发展养牛的积极性日渐高涨,对提高牛品种质量的愿望十分迫切,希望有投入低、产出高的高效益畜牧业,因此,在平凉市乃至陇东地区、周边省外部分地区发展优质高效肉牛育肥有着广阔的前景。 四、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项目建设地点新开乡下辖13个行政村,7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0751人。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776亩,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二年三熟总产量6857吨,单产152公斤/亩。2003年末牛存栏11000头,能繁母畜比例为46,繁殖成活率92,成幼畜死亡率2,出栏率32.8。 育肥场所在地姚家湾村,总人口142户617人,总劳动力380人。全村耕地面积3817亩,人均耕地面积6.2亩,2004年末牛存栏450头,人均收入1340元,属贫困村。该村养牛基础条件好,现种草1000亩,可全村农转牧。项目已有土地100亩,建场不需要征地,道路畅通,近距电网,拉电引水方便,通信条件具备,为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新建育肥500头规模的肉牛育肥场,进行短期育肥,年出栏三批次,全进全出,年总出栏量1000头,带动全乡年育肥出栏1500头,总出栏量2500头。 主要建设内容有: 1、生产区建设:新建双列式肉牛育肥舍5栋,每栋300平方米,共1500平方米。新建饲草料加工及贮备用房250平方米。购置铡草机,粉碎机等饲草料加工设备四套。新建小型水池一座,配套供水设施。新建永久性青贮窖氨化池各1个,500立方米。供电设备一套。 2、生活办公区建设:新建职工宿舍及办公用房500平方米。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生产区建设(100万元): 肉牛育肥舍(双列式)15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500元,需75万元。 饲草料加工及贮备用房250平方米,每平方米400元,需10万元。 铡草粉碎机组四套4万元。小型水池一座,容积100立方米,配套供水设施,需资金10万元。 永久性青贮窖氨化池500立方米,每立方米60元,需资金3万元。 供电设备一套2万元。 2,生活办公区建设:生活办公用房500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需资金25万元。 3、购买育肥用架子牛300头,每头3000元,需资金90万元。 4、饲草料周转资金20万元。以上总投资235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15万元,贴息贷款100万元,自筹20万元, 七、效益分析按照高效育肥一头架子牛获纯利200元计算,育肥场年育肥出栏1000头肉牛,可获纯利润20万元,同时,通过秸秆过腹还田可促进农业良性循环,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育肥场带动周边地区农牧民高效养牛,可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