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论金融风险及其特点 论文提要: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的重心逐步从贸易市场一体化向金融市场一体化转移。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金融业正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同时也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体制性金融风险、经营性风险的冲击。所以,积极防御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完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建设过硬的监管队伍也将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最大课题。关键词:金融风险 银行风险 风险预测 风险防范 风险监管1991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满盘皆活。这段话深刻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道出了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至关重要性。我国这几年的高速发展证明: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推动力,是催化剂,全国13万亿人民币的金融资产是资金运动的信用中介,是经济运行的黏合剂。金融业是高利润的行业,但同时又是高风险的行业。巨额资金在国内外的迅速流动、政治经济和市场的变幻、金融监管和调控体制的不完善、加上世界性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及衍生工具随着科技进步迅速席卷全球,使得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因金融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金融风险的挑战。从墨西哥的比索危机、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被逐出美国,特别是余波未平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我国海南发展银行停业整顿、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破产、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信用社和合作基金的支付危机、国有银行不良债权的越积越多都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也给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我们面临的金融风险是严峻的。只有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才能保障广大客户的利益,才能推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一、 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其特点金融风险,是从事金融和与金融有关的活动存在的一种经济危险。银行取不出钱,发生挤兑甚至倒闭,是最典型的金融风险。借钱还不起,债权人就出现了收回资金的风险。汇率大起大落,企业就会因此得益或受损。风险对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国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需要当事人的警惕。金融风险有正常的和非正常的。非正常的金融风险,指在经济运行中因扰动或破坏,造成金融系统的风险甚至危机。近两年出现的著名的巴林银林危机,就是因为出现内部人违规、违法操作形成的。金融风险有局部的,也有全局的。因经济周期而出现的金融危机,就是全局性的。这时,金融风险成为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我们经常见到的是局部性的金融风险,但这些局部风险,也可能是全局性金融风险的预兆。(一)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从近年来已暴露出来的金融风险隐患来看,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八大类:1、资产风险:从某种意义来说,资产风险是金融机构的根本性风险,这是由于金融机构(如银行)运用资金,对客户进行贷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人贷款本息,如贷款逾期、发生呆滞、呆帐等所形成的风险。与资产风险相关联的还有抵押品进行处置、需要变现时其价值降低所形成的风险,后者是指对债务进行担保的第三方信用的不确定性。2、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这是一种由于市场价格变化(利率变化)引起金融机构持有资产价格变动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协定利率跟不上市场利率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即金融机构从事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时对市场行情错误预计而发生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往往是致命的风险。3、汇率风险:也称外汇风险,这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出现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买卖风险,即外汇买卖后所持头寸(多头或空头)在汇率升降时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对于外汇银行来说,这是主要风险。二是交易结算风险,即以外币约定交易时所发生的风险。三是汇价风险,即会计处理中某些项目需要在本币和外币之间换算时因所用的汇率不同而承受的风险,主要是交易发生日汇率同财务决算日汇率之间的差异,会造成现金债权债务及其损益和分配上利益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通常包含了上述两种风险,但范围更广些。4、流动性风险:是指存款人按照正当理由要求提款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能支付的风险,一是现金支付能力不足,不能保证存款者提现需求,二是银行不能满足企业、单位等存款者转帐支付需求。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会触发银行信用风险,即存款者挤提存款而银行无法支付的风险。挤兑会造成银行破产,甚至于发生连锁反应,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5、系统风险:总的来说是金融系统如银行系统内部软硬件发生错误、损坏而危害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风险。如火灾、地震、雷电等自然灾害,软硬件错误、电脑病毒侵袭或不正当使用对银行电子清算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造成的破坏,如数据丢失、被盗用、更改、自动存取款机无法工作等。6、管理风险:指金融机构管理层在管理程序、管理机制或管理环节中出现纰漏对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如内部稽核监管制度力度不到位或疏于执行以及银行经营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遵循谨慎经营原则造成的风险损失。7、犯罪风险:指金融机构要时刻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或内外勾结针对其犯罪活动而带来的风险。如暴力抢动银行、诈骗银行资金,篡改、伪造、隐瞒交易记录,撰写虚假报告、通过电脑开立非法帐户、转移资金等。8、国家、政府和法规风险:指一国政府更迭或首脑更替带来的政策变化的风险,或一个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各种各样风险。 (二)当前我国的金融风险的主要特点 概括起来说,当前我国的金融风险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集中性。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使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由于目前银行以国有制为主,所以银行风险及损失最终主要由国家承担。历史上每一次较大规模核销呆帐贷款就是明显的表现。 2、隐蔽性。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若经营不善,就会面临破产或被兼并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兼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各种金融风险以隐蔽的形式潜藏着。特别是具有庞大体系的四家国有银行,其基层银行的经营不善并不会危及生存,各种风险和损失都向上级行层层转嫁,最后都会聚集到总行,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暂时掩盖了金融风险的爆发,但最终后果或者引发某家银行破产倒闭,或者由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进而引发高通货膨胀。 3、社会性。我国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人们的金融意识在增强,但风险意识还很淡薄。社会各方面都想搞金融,都要高回报,但很少考虑可能发生的损失和后果。一旦金融风险暴露,特别是到期无力兑付,就会引起群众不满,甚至闹事,从而影响社会。二、 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知其然一定要知其所以然,研究了目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接着要研究的就是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了。结合我国国情,金融风险产生有一般性原因和特殊性原因。(一)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特殊原因世界各国都存在金融风险,但各国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却不尽相同。我国则于正处于改革转轨之中,因此,有其特殊的原因。1、计划经济下金融体制弊端的暴露。从计划经济的银行向市场经济下的商业银行转化,有许多方面出一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银行要从统一核算走向自负盈亏,要人按计划项目贷款走向按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组织贷款,其间变化是很大的。多年积累的问题,正在不断暴露。银行自有资本不足、不良资产比重大的问题,就更为明显了。2、经济转轨中出现金融秩序混乱,违规现象增多,非金融机构不规范的发展。既有利用法律和政策空子的一面,也有认识难以统一、是非难以判断的一面,还有管理制度上出现双重化、双轨化带来的不良影响。3、金融机构面临困难较大的经济环境。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下降,不仅还本困难,利息也常欠不还,大大增大了银行经营的成本和风险。而政策性贷款使不良资产难以减少,社会上整体信用差使得金融信用存在很大危险。4、金融创新也在使风险增加。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风险经济、当前,金融机构潜伏的风险加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金融制度不仅有建立、健全的过程,同时,国际金融界制度创新,也在影响我国金融制度的内容。一些金融衍生品也开始在我国试行的探索,这既是金融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标志,也意味着金融风险在加大。5、金融犯罪和诈骗也在造成金融风险。近几年,这方面问题有发展的势头。不仅国内金融机构内有人以身试法,国际上也屡有骗子前来进行国际性的诈骗,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亿的金融资产被骗,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二)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一般原因1、不良信贷。对我国来说,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金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不良,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且有进一步发展扩大趋势,国有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大量增加,银行经营趋于空壳化上,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已越来越大。由于体制及其他种种原因,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一逾两呆”贷款已达到相当严峻的程度。此外,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不对称,负债结构乏于管理,贷款的主观随意性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不注意对经济新增长点的研究和支持,形成了以银行为主导的投资质量劣化,也是银行资产结构不良的重要表现。由于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资产评估、鉴别、鉴定机制,没有完善的不良贷款处理机制;国家没有形成完善的企业破产机制、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处理机制;国家对国有负债大户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的保护,地方政府对自己利税大户及其拖欠贷款的保护等,商业银行形成了一种自然的视呆帐、坏帐为等值(原投资额)、增殖(只要付利息)资产的现象。在这种条件下,银行经营的重要成本呆、坏帐损失在形式上不存在或很少存在,呆、坏帐损失的实际支付期限被长期或无限期延后,银行的当期经营利润就不可避免地高估了。不良贷款持续增长,形成了银行资信下降并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恶性肿瘤”,银行盈利高估形成了对银行资产的多层次侵占,使银行进入了一种无根基的发展模式之中,并形成了一种不应有的银行热和银行表面繁荣。掩盖了银行业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不足,从而延缓了银行改正不健康发展的时间。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每况愈下。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信誉作保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支持,银行信用危机时刻都可能发生。2、金融资产流通不畅。就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能否保持较高流动性是其能否稳健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困难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已受到相当影响。非银行金融机构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也使经营中普遍存在短期资金长期占用的问题,从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主要金融业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中小金融机构上。一些城乡信用社和部分市、县信托投资机构因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高,随时都会出现支付困难。3、市场不规范。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不规范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发的种种风险。股市、证券、期货市场和股份制改革运行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规则。一是证券和期货市场,相关配套的法律规范没能及时跟上,在人为炒作的情况下,股市上虚假的泡沫经济已经形成,金融风险在不断地放大。二是有的部门和企业热衷于搞上市大跃进,只看数量,不重质量。很多地方把上市当作企业解困的办法,把上市当成扶贫的手段,只圈钱不改制;一些素质很差的企业,也包装一下,想办法搭配上市,笼罩在股民头上的金融风险日益加大。4、非金融机构过多,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多年来由于审批不严或越权审批,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过多过滥、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经济规模和抗御风险。资金来源不规范,违规经营普遍。现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经审批的合法资金来源基本上只是银行业务的空隙或边缘,因此难以使众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出现了乱拆借、超范围吸收存款、假委托等违规经营方式,扰乱了金融秩序,干扰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给信托投资机构的经营埋下祸端。信托投资走向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