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曾波,药品基础知识培训,常见的药品剂型,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 将采用同一给药途径和方法的剂型列为一类。分类如下。 1. 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有汤剂、合剂(口服液) 、糖浆剂、煎膏剂、酒剂、流浸膏 剂、散剂、颗粒剂(冲剂) 、丸剂、片剂、胶囊剂等。经直肠给药的有灌肠剂、栓 剂等。 2. 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a、注射给药的,有注射剂(包括肌内注射、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穴位注射) 皮肤给药的,有软膏剂、膏药、橡胶膏剂、 ;b 糊剂、搽剂、洗剂、涂膜剂、离子透入剂等;c 粘膜给药的,有滴眼剂、滴鼻剂、 含漱剂、舌下片、吹入剂、栓剂、膜剂及含化丸等;d 呼吸道给药的,有气雾剂、 吸入剂、烟剂等。 这类分类方法与临床用药结合得比较紧密,并能反映给药途径与方法对剂型制备的 特殊要求。,片剂 1、普通压制片:是指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 未包衣的普通片(与下述的包衣片相对而言,亦称其素 片或片芯),如磺胺嘧啶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等,片 重一般为0.10.5g,服用时以为送下,经胃肠道吸收而 发挥其治疗作用。 2、包衣片:是指在上述普通压制片的外表面包上一 层衣膜的片剂,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片剂中 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根据包衣所用材料的不同,包衣 片又可分为: (1)糖衣片:是经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如土霉素片、四环素以及临床上常用的许多 中药片剂等。 (2)薄膜衣片:是以丙烯酸树脂、羟丙甲纤维素等高 分子成膜材料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 如头孢呋辛酯片等。 (3)肠溶衣片:是以在胃液中不溶、但在肠液中可以 溶解的物质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如 常用的经霉素片等。 3、泡腾片:是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所谓泡腾 崩解剂是指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等物质成对构成的混合物 遇水时,二者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片剂的 崩解。应用时,将其放入水杯中几分钟后饮下即可,因,21 1 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可口服或加水 分散后饮用,也可咀嚼或含服,其中所含的药物主要是 难溶性的,也可以是易溶性的,如雷尼替丁分散片等。 7、舌下片:是指专用于舌下或颊腔的片剂,药物通 过口腔黏膜的快速吸收而发挥速效作用。由于药物未通 过胃肠道,所以可使药物免受胃肠液酸碱性的影响以及 酶的破坏,同时也避免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如硝 酸甘油舌下片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吸收迅速、起效快。 8、口含片:是指含在口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 用的片剂,可局部在产生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较好 的治疗作用,主要用于口腔及咽喉疾病的治疗,其硬度 一般较大,以便于含服,如常用的复方草珊瑚含片等。,9、植入片:是指埋植在人体皮下缓缓溶解、吸收的 片剂,一般长度不大于8mm的圆柱体,灭菌后单片避菌 包装;由于生产技术的难度较大以及相关辅料的限制, 该剂型目前在国内的生产和应用较少。一般来说,植入 片入体内后可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个月直至几 年,因而,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制成植入片较为适宜, 例如将避孕药物制成植入片已获得较好的效果。 10、溶液片:是指临用前加水溶解成药物溶液后而 使用的片剂,一般用于漱口、消毒、洗涤伤口等目的, 其全部成分皆应为可溶性成分,如复方硼砂漱口片、高 锰酸钾片等。如禁止内服,应有醒目的标志,以免发生 中毒等不良反应。,11、缓释片或控释片: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 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一 般应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能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 药物;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 定的速度释放的制剂。一般应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能 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 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 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这类片剂已经 愈来愈受到医药界的高度重视,因为它代表了现代药物 制剂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除此以外,制备缓释制剂 的设备和工艺比常规制剂复杂,产品成本较高,价格较 贵。,药品的名称,药品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和别名。 药品的通用名:即国际非专有名称,指在全世界都 可通用的名称。它是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申请时向政府主 管部门提出的正式名称,不受专利和行政保护,也是文 献、资料、教材以及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分的名称。 药品的商品名(品牌名):许多生产厂家或企业为 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往往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使用 商品名(品牌名),以示区别。 别名:由于一定历史原因造成某药曾在一段时间使 用过一个名称,后又统一改为现今的通用名,那个曾使 用一段时间、人们已习惯的名称即称为别名。例如解热 镇痛对乙酰氨基酚为通用名,扑热息痛为别名,泰诺林 百服宁、必理通等为商品名(品牌名)。,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质量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 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一种药物常常有几方面的作用,当我们利用其某一方面 的作用时,另外几方面的作用就成了不良反应。比如,当用 茶碱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其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以缓 解哮喘,这是它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它又能兴奋心脏,出现 心律失常、心动过速使病人感到心悸,这就是它的不良反应。 常用药品的不良反应一般都比较轻,病人通常可以耐受, 但当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使病人另外有的某种疾,病加重时,就必须考虑停用此药,或换用别的药。有时 可采取两种以上的复方药物,以加强治疗作用,抵消其 不良反应。比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百喘朋,是麻黄碱 和苯海拉明两药组成的复方药剂,其中麻黄碱可以兴奋 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失眠;而苯海拉明却有中枢神经 系统抑制作用,正好可以抵消麻黄碱的使人失眠的不良 反应。 常用抗生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 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 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类、四 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常用抗生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2)肝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 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 霉素、林可霉素等。 (3)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 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糖类(庆 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 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 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 (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 头孢菌素等。,常用抗生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 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 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苄等。 (6)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 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 导阻滞。多见于氨基糖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 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7)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 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 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 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珠 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 败血症最为常见。,常用抗生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 (8)产生耐药: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 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 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 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因此,应严格 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避免不合理滥用抗生素。,药品的禁用与慎用,一般药品说明书上常注明“禁用”、“慎用”、“忌用”等 字样,许多人不明白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的人甚至 产生误解。 禁用就是禁止使用,即病人用药后会产生严重不良 反应或中毒。 慎用是指谨慎使用,即使用时要小心谨慎,并不是 绝对不能使用,但用后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通常需慎 用的都是指小儿、老人、孕妇以及有心脏、肝脏、肾脏 功能不良的病人,因为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特点或病理 上的原因,身体解毒、排泄等功能较弱,或重要脏器功,受损,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故应谨慎 使用。必须使用时,要小心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出 现问题,应及时停止使用。 忌用是避免使用的意思,即有些药物可给病人带来 不良后果,但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又不能一概而论。,药品的相互作用,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各自的药理 效应。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由于它们的相互 作用,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也可使药效 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甚至或出现一些 奇特的不良反应,危害用药者。因此,必须重视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药品的最佳服用时间,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各自的生物钟,它的生理 和病理变化 与昼夜节律波动现象有关,根据生 物节律巧妙地安排最佳服药时间,选择“良辰吉 时”进行服药,可以使药物发挥最好的作用。现综 述如下: 1 滋补药 为了更有利于吸收,此类药适宜在早晨空腹时或晚上临睡前服用。但有消化不良症者除外。 2 铁剂 贫血患者补充血剂,晚上7时服用疗郊最好,此时比早上7时服用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4倍。,3 钙剂 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所以在 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4 维生素类 适宜在两餐之间服用,更有利于吸收, 如果是用维生索K来止血,则应及时用服。 5 胃药 胃动力药宜饭前服用,碱性药物宜饭后服, 保护胃黏膜的药宜饭前服用,抗酸药宜睡前加服一次。 (因夜里胃酸分泌有一个高峰期)。 6 抗菌素及消炎类药物:抗菌素药物排泄较快,为了 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每隔小时应服药次。消炎 药物,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 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如服消炎止痛等药物,可在早晨 加大剂量服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次服药。,7 抗过敏药 赛庚啶在早上7时左右服用,能使药效 维持1517小时,而晚上7时服用,只能维持68小时。 8 止痛药 由于人体在上午11时一12时之间对痛觉最 敏感,此时服用止痛药最有效,吗啡和杜冷丁则应在晚 上9时使用,镇痛效果好。 9 降血压药 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需服1日3次 的降压药,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 而早晚次的用药量比下午用量要适当少些。晚上临睡前 不宜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致脑血栓 形成。新一代的降压药大都是1天1次,适宜于早上服用。,11 降糖药:糖尿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 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甲苯磺丁脲() 宜上午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 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12 降胆固醇药 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其它血脂的产 生晚上会增加,因此,高胆因醇患者宜在吃晚饭时服用 降胆固醇的药物。 13 助消化药 可以根据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分别安 排在饭前或饭后服用,饭前服用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饭后服用可使之与食物充分混合,帮助消化。 14 激素类药 由于人体肾上腺皮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 午7时左右,所以每天上午7时一次性给药疗效最佳。 15 催眠药、驱虫药、避孕药,一般宜在晚上临睡前 半小时服用。,16 中药 补益药、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等宜在 饭后服用。驱虫药和泻下药则空腹服用效果好。安神类中药应 在睡前服用,大多数中药应乘温服下,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 用,发汗药则须加热服用以助其疗效。 17 强心药 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药物,心脏病患 者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服药,疗效倍增。 18 抗哮喘药:氨茶碱宜在早上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19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时左右(餐后)服用 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时和晚上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当然,上面所说的“最佳服药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应该根据 实际情况来实施。比如心脏病患者对强心药在凌晨时最为敏感, 每天凌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