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附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修订)一、目的与依据为促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下简称“减排监测体 系”)建设与运行,准确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据国务院关于 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 201126 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减排监测体系建设 的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行政区域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 核可参照本办法执行。三、考核原则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遵循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 原则。四、考核内容 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满分100 分):(一)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及培训情况( 5 分)。包括减排 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情况和减排监测体系培训情况。(二)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验收情况 (20 分)。包括污染源监控中 心建设、验收情况和现场端自动监测设备安装、验收情况。(三)自动监控系统运行及数据有效性审核开展情况( 40 分)。 包括现场端运行维护、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比对监测、现场核 查、监督考核情况。(四)自动监控系统应用情况( 20 分)。包括通过自动监测数据 有效性审核的自动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排污收费、总量核算方面 的应用情况和污染源监测信息发布情况。(五)能力经费保障情况( 15 分)。包括国家补助经费拨付及使 用情况、地方资金配套情况和标准化建设情况等。五、考核程序 考核包括各省自评、现场核查、专家审核三个阶段。(一)各省自评 各省(区、市)按照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 指标解释及评分细则 (附一)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 设考核核查表 (附二)要求,准备相关材料,认真填写核查表 编写自查报告。(二)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组在听取地方人民政府自查情况汇报的基础上,采用 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抽查、现场核实等方式,检查各地减排监测体 系建设和运行情况, 核定各地填报的 核查表,编写现场核查报告。(三)专家审核审核专家在听取现场核查组汇报的基础上,依据各地提交并经 现场核查组认定的现场核查报告、核查表,以及各相关部门掌握的 材料,对各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得分情况进行复核。六、考核时间 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考核工作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核查核算工作一并进行,每年一次。七、考核结果 各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成绩,将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 查核算结果一并上报国务院,并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通报。八、其他(一)本办法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 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试行)(环办 2009148 号)同时废止。附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指标解释及评分细则一、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一)指标定义 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情况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针对减排监测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制定工作计划并正式下发文件 的情况,包括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和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 设计划。(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 3 分,其中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 2 分,年 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 1 分。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将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纳入政 府环保规划,或者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并结合 本地实际,制定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并下发文件,得 2 分, 未制定计划并下发文件的不得分;2. 环保部门制定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及运行计划,并下发文 件,得 0.5 分,年度计划内容全面、详细,得 0.5 分。未制定计划 并下发文件的不得分。(三)计分依据1. 环境保护五年规划; 2.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计划的正式文件。二、减排监测体系培训(一)指标定义减排监测体系培训是指各地按照国家要求以及依据实际需要, 组织开展涉及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内容的监测培训情况,包括 减排监测体系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 2 分。减排监测体系培训计分方法为:2分x培训完成率,培训完成率 =实际培训人数-计划人数,完成率低于 50%得 0分;培训计划内容 不全面、针对性不强,酌情扣分。(三)计分依据1. 开展减排监测体系培训的正式通知及总结; 2. 参加培训人员 名单(签到表) ; 3. 培训教材。三、监控中心建设及验收(一)指标定义 监控中心的建设及验收是指各地按照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规范 的要求,建设省、市监控中心以及开展验收的情况,包括监控中心 建设及验收和监控中心建设规范性检查。(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 3 分,其中监控中心建设及验收 1 分,监控中心建设规范性检查 2 分。1.1 家监控中心未建成或未通过验收或验收材料不齐全,扣 0.5 分,扣完为止;2. 在通过验收的监控中心中抽查不低于 4 家,检查其建设规范 性, 1家未达到建设规范要求,扣 0.5 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 省、市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情况报表; 2. 监控中心验收报告 或意见; 3. 日常管理制度; 4. 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规范 (暂行) (环函 2007241 号)。四、现场端安装(一)指标定义现场端安装是指辖区内国控企业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安 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情况,包括现场端安装率和现场端安装情 况检查。(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 9 分,其中现场端安装率 3 分,现场端安装情况 检查 6 分。1. 现场端安装率计分方法为:3分x安装率,安装率=国控企业 实际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一应当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设 备数量按项目计,如1个安装位置既有SQ又有氨氮设备,按2套计), 安装率低于 50%得 0分,在已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 3 家,检查安装情况, 1 家未安装,扣 1 分,扣完为止;2. 在已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 10 家,检查安装 规范性情况, 1家安装不规范,扣 1 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 国控企业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情况报表; 2. 现场检查情况报告;3. 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 规范(暂行)(环发 200825 号);4.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 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 HJ/T 75-2007 );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 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 HJ/T 353-2007 )。五、现场端验收(一)指标定义 现场端验收是指环保部门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对辖 区内国控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进行验收的情况,包括现场端验 收率和现场端验收情况检查。(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 8 分,其中现场端验收率 2 分,现场端验收情况 检查 6 分。1. 现场端验收率计分方法为:2分x验收率,验收率=国控企业 通过验收自动监测设备数量+应当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验收 率低于 50%得 0 分,在自动监测设备已通过验收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 2 家,检查是否有通过验收的文件资料, 1 家没有,扣 1 分,扣完为 止;2. 在自动监测设备已通过验收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 10家,检查验收文件资料, 1 家验收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相关管理和技术规范要 求,扣 1 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 国控企业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情况表; 2. 验收文件及资料; 3.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75-2007 )4.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试行) (HJ/T 76-2007 );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试行) ( HJ/T 354-2007 )。六、现场端运行维护(一)指标定义现场端运行维护是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单位按照国家或 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污染源自动监 测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处理异常和缺失数据,定期编制运行自检报 告的过程。包括运行管理制度、现场运行、自检报告。(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 10 分,其中运行管理制度 1 分,现场运行 7 分, 自检报告 2 分。1. 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的, 得1分,1家企业不完善的, 扣0.2 分, 扣完为止;2. 抽查不低于 10 家企业的现场运行情况, 1 家企业未达到设备 运转率超过80% (设备运转率=实际运转小时数+应当运转的总小时 数),未定期校准和校验仪器或未及时处理异常和缺失数据要求的,扣 1 分,扣完为止;3. 及时编制自检报告且内容完整的, 得 2分,1 家企业未及时编 制自检报告或内容不完整的,扣 0.5 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 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2. 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定期 校准和校验记录; 3. 异常和缺失数据行标识和补充记录; 4. 自动监 测设备日常运行自检报告。七、数据传输(一)指标定义数据传输是指污染源监控中心与现场端的运行联网、实时数据 传输、历史数据传输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 5 分,其中监控系统联网率 2 分,实时数据传输 1 分,历史数据传输 2 分。1. 监控系统联网率计分方法为:2分x联网率,联网率=已联网 企业数+应监控企业数, 联网率低于50%得 0分,在已联网企业中抽 查不低于 4 家,检查是否与监控中心联通, 1 家未通过,扣 0.5 分, 扣完为止;2. 各监控中心均可查看已联网企业实时监测数据的,得 2分, 1 家已联网企业的实时数据无法查看的,扣 0.5 分,扣完为止;3. 所有已联网企业数据传输率达到80%以上的(数据传输率 =实际传输数据量应当传输的总数据量),得2分,抽查不低于10家企业,1 家企业数据传输率未达到 80%以上的, 扣 0.5 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测设备安装验收情况表; 2. 现场检 查情况报告; 3. 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自检报告; 4. 污染源自动监 测设备监督考核表。八、比对监测(一)指标定义 比对监测是指各级环境监测站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状况下,对自动监测设备开展的验证其数据是否准确的监督性监测 工作,包括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比对监测季报编写及上报情况, 比对监测质控抽测及报告编制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 10 分,其中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 7 分,比对监测 季报编写及上报情况 2分,比对监测质控抽测及报告编制情况 1 分。1. 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计分方法为:7分X总完成率,单个企业每季度完成率=实际完成的比对监测设备套数一应完成的比对监测 设备套数,单个企业每年完成率为 4 个季度完成率平均值,总完成 率为辖区内企业完成率的平均值。 总完成率低于 50%得 0分,在开展 比对监测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 7家,检查比对监测实际完成情况,1家与填报情况不相符量的,扣 1 分,扣完为止;2. 及时编制完成 4期比对监测季报并上报得 2分,完成 3 期比 对监测季报并上报得 1 分,其它不得分;3. 达到 2次10%抽测要求,编制比对监测质控抽测报告并上报得1 分,否则不得分。(三)计分依据1.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工作开展情 况表; 2. 比对监测原始记录、监测报告; 3. 比对监测季报及上报文 件;4. 比对监测质控抽测报告及上报文件。九、现场核查(一)指标定义 现场检查是指责任环保部门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开 展的现场监督工作的情况。包括现场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现场监 督检查报告编写及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