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应少用多媒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媒体以崭新的面貌,凭借其丰富的信息能源、优质的通感功能、强大的展示功能迅速进入了语文课堂。新课标实施以来,多媒体更是成为众多教师心目中教学手段的首选。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生动直观的画面、悦耳的声响,都能给学生以新奇感。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转静态为动态,使枯燥为生动,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可谓益处良多。但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上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教师方面(一)、过分看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忽视教师应起的作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将作者介绍、课文分析、朗读、名句欣赏,甚至生字教学等等都做成幻灯片,一张接一张地放,学生甚至都还没有看清内容,或者看清了但没来得及思考,就换成下一张了,教师成了放映员。其实语文教师的一手好字,会使很多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标准的普通话和朗读中散发的激情,会有效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做到的。有的教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越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例如有的教师喜欢将大量的语文知识的板书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还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再比如,有的教师喜欢把图片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而由于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与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件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或挂图更方便、直观。(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埋没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应该承认,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而现阶段评价教师的办法仅局限于教师的授课情况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如果教师均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堂结构、形式千篇一律,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将无从体现,教师组织教学的应变能力、教学特色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处理的深度、广度、板书设计等都将被埋没。二、学生方面(一)、多媒体教学手段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在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下,语文课文已由教师肢解成图片、文字等形式。这些图片、文字在演示中往往一闪而过,学生完全缺乏思考、消化的余地,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记忆不牢。待到复习迎考,还得花很多时间重新学习,如果长时间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岂不是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去重复劳动?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怎么说也不值得推介。(二)、多媒体教学手段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事实也是不准打开思维),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时间一长,什么思考、创新都没有了,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三)、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学习语文要注重吸收和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但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知觉中积淀着思考,连接两者的则是学生自身的品味和涵咏。在“积累思考表达”这一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积累”是指学生对语言材料本身的感受、了解;“思考”指学生联系生活的体验,深入品味语言、领悟语言、组织语言。例如: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比较、推敲、品味,可以从语言文字、遣词造句、标点格式方面,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适境、情味等。但这学生对语言本身的领悟与体味的过程,如果把教材中的文字用太多的声像材料取代,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曾观摩过一堂关于春的多媒体教学公开课。课文中语言材料变成了鲜活、生动的画面,学生完全沉浸在情境之中。除了一些相关资料和评价结论外,学生对这篇散文的语言几乎没有感性认识,更谈不上对诸如“偷偷”、“钻”、“软绵绵”、“赶趟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等词语的体味与涵泳。这与语文课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三、师生互动方面(一)、多媒体教学手段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这种教学状况与“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又有何二致呢?(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削弱了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对话,妨碍了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与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学生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语文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到学习活动之外了。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加入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因此,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体现在课件的制件、教育理论的运用、教学设计上,更要体现在相机诱导,适时点拔和因材施教上,使多媒体真正走到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必须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统一起来。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时不要流于形式,不求实效;也不要忽视基础、舍本逐末;更不要忽视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住语言文字这个根本,重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品位、涵泳与陶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似乎已成必然之势。多媒体只能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绝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其它学科中的巨大功用。但对语文学科而言,在由接触到使用的过程中,它的缺憾确实是难以弥补的。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手段很不适宜于语文课堂教学。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坚持使用多媒体,它带来的损失,绝非“东施效颦”一词可以了之。我们要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针对多媒体运用“过热”这一现象,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不仅不应再过分提倡,而且应及时提醒:少用多媒体!5用心 爱心 专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