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网(http:/www.cnshu.cn)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第五章企业组织设计与再造 组织工作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企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设计一套企业的组织机构,这套机构既是企业存在的形式,也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企业组织设计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经营业务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其结构会不一样。而且,企业的组织结构还与企业规模、技术复杂性、企业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环境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变化对组织结构会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企业组织结构还要随着环境或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再设计。本章先讨论企业组织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介绍了几种典型商品流通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然后讨论再设计的基本思想。第一节组织与组织管理的概念 一、组织的定义所谓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形成的人的有序集合。这是从目标和结构上给组织下的定义,这一定义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组织必须具有目标;二是组织是由人组成的,是人的集合;三是组织的有序性,即组织中的人不是混乱地汇合在一起, 而是通过人员间的分工合作和各种规章制度形成的有机体。因此,并不是所有人的集合都能称得上“组织”。现代组织管理论的代表人物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从功用上给组织下的定义是:“组织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用人类意识加以协调而成的活动或力量的系统。”这种“协调系统”依据系统原理,使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配合,产生“综合效应”,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组织除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外,还必须保证企业中成员的个人目标的实现,如果不能满足组织成员的这种需求,组织就不可能形成。人之所以要参加组织,并向组织投入一定的人力、时间或其他要素,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目标。人活着总是有一定的目标,但这些目标的实现是他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得参加可能实现自己目标的组织,通过组织的“综合效应”,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使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一般来讲,一个人的目标是多元的,即同时会具有多个目标,因此一个人往往同时参加多个组织,如企业、党团组织、社会学术团体等。 二、企业组织的边界与构造体系 1.企业组织的边界 自然人企业的组织中,企业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组织工作只需要对经营者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进行协调。但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且所有者不止一个,这时的组织工作不仅包括经营者与一般劳动者的协调,还包括资产所有者之间以及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协调。根据两权分离的原则,企业的投资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更不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作业活动,所以,从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来看,企业组织应只包括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这时的组织边界称为“内边界”。但是,公司制企业的两权分离是相对的,企业的所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行使所有者权利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而且从利益目标和责任范围来看,他们与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一起构成企业利益共同体。因此,企业的投资者不能不包括在企业组织之内,包括投资主体的企业组织边界称为“外边界”。 企业组织实际是对企业各生产要素投入者的力量和活动的组合与协调,如果将生产要素进入企业前后作为区分点,那么“外部边界”把生产要素进入企业时的各种关系及其协调包括在企业组织中,“内部边界”构成的组织则只是包含了生产要素进入企业后形成的关系及其协调。根据这一理解,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契约形成的长期生产要素交易关系也可包括在外部边界之内,这就是本章后面将要讨论的企业集团要涉及到的组织边界问题。 2.企业组织的结构体系根据上述外部组织的概念,构成企业组织中的人,按照他们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的利益主体,即所有者、经营者和一般劳动者,所有者投入的是资本(包括资金、土地、固定资产等),他们的目的是希望资本保值增值;经营者投入的是他们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管理技能,他们除物质方面的需要外,更多的是成就、权力和友谊方面的需要;一般劳动者投入的是生产技能和劳务,他们的目的是获得工资收入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满足。各利益主体根据他们投入要素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运作的方式和发挥的作用不同,由此构成企业组织三个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即财产组织、管理组织和作业组织。财产组织是因企业的产权关系形成的,它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也是影响企业整个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管理组织是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形成的,作用是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协调;作业组织由生产经营活动形成,是企业的基本活动部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财产组织对管理组织进行委托授权,并根据管理组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营信息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管理组织在财产组织的授权下从事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业组织进行指挥和管理控制;作业组织在管理组织的指挥控制下,利用财产组织提供的资金,从企业外部获取资源,经过内部转换并向外部提供产品或服务,通过这种转换获得企业收益,并提供给财产组织进行分配。这一关系如图5-1所示。 财产组织 委 经 托 营 授 信 资 权 息 收 管理组织 金 管 作 益 理 业 控 信 输入 制 息 输出 作业组织 (资源) (产品、服务)图451 企业组织构造体系 关于财产组织,我们在第二章中讨论的法人治理机构就属这一部分,本章讨论的内容主要是管理组织和作业组织。三、组织管理及其工作内容组织具有综合效应,这种综合效应是组织中的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称组织工作或组织职能。组织管理的工作内容,概括地讲,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确定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活动,并按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进行分类,按类别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第二,根据组织的特点、外部环境和目标需要划分工作部门,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第三,规定组织结构中的各种职务或职位,明确各自的责任,并授予相应的权力;第四,制订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中纵横各方面的相互关系。组织管理,应该使人们明确组织中有些什么工作,谁去做什么,工作者承担什么责任,具有什么权力,与组织结构中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职责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才能使组织协调地运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第二节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与思想一、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流通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流通企业的组织设计与其他企业一样,都应遵循如下原则:(1)效能原则。流通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它以营利为目的,利润最大化是它的首要目标。这是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流通企业还通过组织商品流通和流通服务,为社会提供劳务服务,促进生产的发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人们常说的企业的社会效益。流通企业组织设计遵循效能原则,就是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为社会提供优良服务,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2)统一协调原则。流通企业的组织设计,必须使企业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设计形成的组织结构应能保证企业运行时,各个部门和个人协调一致地工作。“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是统一协调原则的基本要求。从事商流服务业务的流通企业,经营过程中不需要什么技术设备,因而不受太多条件的制约,容易形成分散失控的局面。进行组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情况,保证对整体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3)精简原则。所谓精简,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在满足经营需要,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把组织中的机构和人员的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组织结构的规模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机构臃肿、人浮干事,这一方面浪费了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多余环节的存在,增大了交往成本。而且人员一多,还会增加人际关系方面的矛盾。“小管理,大经营”是我国流通企业几十年组织管理经验的总结。进行组织设计时,应根据这一经验,减少职能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经营活动中去。 (4)责权一致性原则。责权一致性原则,要求组织结构中的各个部门和个人不仅要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而且还要有相应的权力,即责权相适应。有责无权,不能保证组织机构正常履行工作职能,承担不了应有的责任。权力过大,会造成滥用职权,企业运行混乱。 (5)以营销为中心原则。商品流通企业的中心任务是销售商品或为社会提供服务,又称为营销活动。营销活动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础工作,无论是企业经济目标还是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首先决定于营销工作的好坏。所以,企业的组织设计必须以营销活动为中心,即是说,在企业组织结构中,营销机构是主体,处于决定的地位。以营销活动为中心设计流通企业的组织机构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企业的主要力量安排在直接从事营销活动的机构中,包括人员数量在整个组织中的比重应是最大的、人员的素质应该是最高的;二是营销机构必须是主要的直线机构,由各层次的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指挥;三是在企业内部的协调关系中,其他部门的活动应该有利于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营销目标的实现。二、企业组织设计的思想一般组织设计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思想把组织看成是由一系列工作岗位构成的系统,设计时按专业化分工原则,先把系统中的全部活动划分成许多岗位(职能),然后组成系统。另一种思想把组织看成是一系列活动过程构成的系统,设计时先把这些活动过程构成小组(团队),然后再组成系统。第一种设计思想是传统的组织设计思想,是依据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而形成的,体现了劳动分工理论的优点。按这种设计思想设计出来的企业组织,其基本构件是专业化的工作岗位,组织结构型态是一种高耸的层级制(科层制)组织结构形式。所谓层级制组织是层次等级和专业分工明确的组织形式。这种设计思想的不足之处是破坏了业务流程的整体性,不利于满足“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需求,从而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第二种设计思想产生于本世纪初。美国学者迈克尔哈默(Michuel Hammer)于1990年发表的论文和1993年哈默与詹姆斯钱辟(James. Champy)出版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和以活动过程为中心的组织设计思想。根据这一设计思想设计的组织,其基本构件是活动过程。这种设计思想克服了第一种设计思想的不足。而且由于按活动过程组成的团队拥有内部协调较多的自主权,使得分管经理的协调工作量减少,管理幅度可以增大,使组织结构趋向偏平。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