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单元测评 (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我国政府在建国初期提出了发展高科技的 A.“两弹一星”计划 B.“863计划” C.“211工程”计划 D.“星火计划” 2.新中国“两弹一星”战略决策基本实现是在二十世纪的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3.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创造条件 B.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与正确决策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 D.国家提出了研制计算机的“863计划” 4.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国际地位有重要影响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A. B. C. D. 5.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很多人看到了“神舟一号”飞船模型。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举行的时间最早应该在 A.1964年 B.1970年 C.1992年 D.1999年 右图所示,是我们熟悉的人物,他的生活场景也是我们熟悉的。回答下列67题 6.某班几个同学就图片中农民模样的人进行了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图片中的人物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图片中的人物在观察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效 C.图片中的人物选育了杂交水稻 D.图片体现了科研过程中一线观察的重要性 7.图片中的人物所研究的成果,具有 A.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的意义 B.为提高中国国防力量作出重大贡献的意义 C.为治疗人类重大疾病作出贡献的价值 D.为改善人类基因图谱作出贡献的价值 8.我国科研人员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结晶图,这一成就的取得 A.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B.打破了美、苏对这一技术的垄断 C.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D.获得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9.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0.下列关于“双百”方针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C.知识分子已经转化为劳动者 C.学术领域出现普遍的争鸣现象 11.下列作品不能看成是“双百”方针鼓舞下涌现的优秀文艺作品 A.蔡文姬 B.茶馆 C.青春之歌 D.红灯记 12.某校四名学生在观看电影早春二月后进行了如下对话,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这是“双百”方针鼓舞下“百花齐放”的成果 B.乙:20世纪五十年代就能看到这部电影了 C.丙:像这部电影一样出色的影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 D.丁:这部电影曾经受到政治批判 13.“文革”十年,极左盛行,文化界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其表现有 “样板戏”一花独放“扫四旧”,焚烧古典书籍关“牛棚”,知识分子遭迫害铲“毒草”,“精神食粮”匮乏 A. B. C. D. 14.如果你在1972年到北京,你可能会看到的现象是 A.高三的学生正在紧张地准备高考 B.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正在畅销 C.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就能上大学 D.京剧院每天上演着不同的剧目 15.下列电影海报或颁奖活动的照片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前的是 A B C D 16.上列图片作为文学艺术繁荣的证据,它们全部能够证明 A.毛泽东在五十年代提出“双百”方针是及时的 B.“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的同时也是长期的指导方针 C.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D.改革开放使文艺工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7.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艺作品的主要类型呈现为 革命文学反思文学玄幻文学伤痕文学 A. B. C. D. 18.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的教育目标是在 A.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B.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C.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 19.小明在家里翻阅旧报纸时看到了一张写有毛主席语录的人民日报(下图是报纸的一角)。以下理解最准确的是 A.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至今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B.“文革”时期教育战线也坚持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C.改革开放后国家制定新的教育方针取代了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 D.这是“四人帮”别有用心利用毛泽东思想的产物 20.某网站上刊登了一则公告:恢复高考三十周年,我们希望能寻找到当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通过他们的参与让今天的人们重温历史的悲喜感动。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该公告发布的时间应该在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21.某村镇档案资料里有这样的一组数字:从1980年到2001年,该地青壮年文盲人数由23.5%下降到6.72%的同时,该地人均收入增长了10倍。下列表述与这一材料无关的是 A.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B.文盲人数的下降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C.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密切联系 D.人民教育得到发展 22.20世纪50年代,二三十岁的青年们有强烈的求学欲望。他们到什么样的学校去接受启蒙教育是最佳选择? A.半工半读的学校 B.全日制中学 C.“希望小学” D.211工程的学校 23从办学性质上看,共青团中央推出的“希望工程”属于 A政府办学 B私人办学C社会力量办学 D公私联合办学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其表现有 国家在西部地区建立了许多县级职教中心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立法 A B C D 25戴雅同学准备拍一部DV作品,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文化现象,其作品里的关键词应该有 A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五讲四美 B钱学森、双百方针、人民教育 C计算机研制、反动学术权威、义务教育法 D五讲四美、东方红一号、南优2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计 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稼先是“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优秀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在美国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回国。1958年后他接受了秘密研制核武器的“非常任务”,在公众的视线里“神秘地消失”。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邓稼先两弹是他的勋章 材料二气象部门急需巨型机做中长期天气预报,航空航天部门急需巨型机以减少昂贵的风洞实验经费,石油勘探部门急需巨型机进行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有一个部门租用了外国一台中型计算机,却要由外方控制使用,算什么题目都要交给人家,中国人不得进入主控室。慈教授和他的助手们听着,思考着,心潮澎湃,激愤难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进一步激发了慈教授研制我国巨型计算机的决心。 1983年12月22日,“银河|”通过专家组鉴定,正式宣布研制成功。慈教授抑制不住幸福的泪水,挥笔写下七绝银河颂:“银河疑是九天来,妙算神机费剪裁。跃马横刀多壮士,披星戴月育雄才。” 慈云桂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两弹一星”的含义是什么?研制目的是什么? (5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 “银河|号”巨型计算机成功问世的意义。(4分) (3)邓稼先、慈云桂两位科学家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的品质有哪些?(6分) 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图一图二图三 图片一: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图片二:2005年10月17日凌晨时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图片三: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中国踏上探月之旅。11月5日,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首颗探月卫星。11月22日,传回首张月面图像。“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国卫星发射技术的新成就。 请回答: (1)说明“神舟”五号“飞天”的世界地位。(2分) (2)摘引图片的文字说明,概述三幅图片表达的科技成就。(3分) (3)试简要分析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 (4)航天事业的发展将带动我国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你知道有哪些领域?(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全国图书出版社211家,1952年上升到426家,大多数为私营出版社。1955年出版社总数下降至96家,国营和公私合营出版社取代了私营出版社。1971年国有出版社下降到46家。“文革”结束后,1978年猛升为105家。其后,直至1998年基本上逐年上升,1998年图书出版社为530家。2004年,中国大陆图书出版社实有573家,是1978年105家的4倍多。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业出书情况 年份1950年1956年1966年1967年1978年2004年出书种数(万种)12128811103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