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第二十四章 圆,知识要点,1.切线的判定,2.切线的性质,新知导入,看一看:观察下图中图形,试着发现它们的规律。,新知导入,看一看:观察下图中图形,试着发现它们的规律。,课程讲授,问题1:我们重点研究直线和圆相切的情况.如图,在O中,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作直线l垂直OA,则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是多少?直线l和O有什么位置关系?,A,可以看出,这时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就是O的_,直线l就是的_.,半径,切线,课程讲授,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_并且_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垂直于,外端,课程讲授,练一练:下列四个命题: 与圆有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过直径的端点,且垂直于此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其中真命题是( ) A. B. C. D.,C,课程讲授,问题1:如图,如果直线l是O 的切线,切点为A,那么半径OA与直线l是不是一定垂直?,A,课程讲授,半径,课程讲授,A,性质定理的证明(反证法),D,B,C,直径AB与直线CD要么垂直,要么不垂直.,假设AB与CD不垂直,过点O作一条直径垂直于CD,垂足为M,M,则OMOA,即圆心到直线CD的距离小于O的半径,因此,CD与O相交.这与已知条件“直线与O相切”相矛盾.,所以AB与CD垂直.,课程讲授,例 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BC的中点,腰 AB与O相切于点D. 求证:AC 是O 的切线,AB AC ,,提示: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要证明AC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由点O向AC所作的垂线段OE是O的半径就可以了,而OD是O的半径,因此只需要证明OE=OD.,课程讲授,证明 连接OE ,OA, 过O 作OEAC,垂足为D,连接OD,OA.,O 与AB 相切于D,,OD AB.,又ABC 为等腰三角形, O 是底边BC的中点,,AO BAC是平分线,,OE OD.,即OE 是O 半径,这样,AC经过O的半径OE的外端E,并且垂直于半径OE,所以AC与O相切.,课程讲授,练一练:如图,AB是O的直径,PA切O于点A,线段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36,则B等于( ) A.27 B.32 C.36 D.54,A,随堂练习,1.如图,点P为O外一点,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点B,P=30,OB=3,则线段BP的长为( ) A.3 B.3 C.6 D.9,A,随堂练习,2.如图,直线AB是O的切线,C为切点,ODAB交O于点D,点E在O上,连接OC,EC,ED,则CED的度数为( ) A.30 B.35 C.40 D.45,D,随堂练习,4.如图,在O中,AB=OA,P是半径OB延长线上一点,且PB=OB,PA与O的位置关系是_.,3.如图,点A,B,D在O上,A=25,OD的延长线交直线BC于点C,且OCB=40,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为_.,相切,相切,随堂练习,5.如图,在ABC中,AB=5,BC=3,AC=4,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AB相切,则O的半径为_.,2.4,随堂练习,6.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过点B作BDCD,垂足为点D,连接BC,BC平分ABD. 求证:CD为O的切线.,CD为O的切线.,证明 BC平分ABD,,OBC=DBC.,OB=OC,,OBC=OCB,OCB=DBC,OCBD.,BDCD,,OCCD,,随堂练习,7.如图,在ABC中,AB=AC,AB是直径,BC与O相交于点D,DE切O于点D. 求证:DEAC.,DEAC.,证明 连接OD.,DE是O的切线,,DODE.,OB=OD,,B=BDO.,AB=AC,,B=C,,BDO=C,,ODAC,,课堂小结,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切线的判定,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