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附录3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及用法辑录虚词词性含义及用法之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代人。如: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之”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代事。如: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之”指愚公移山,可译为“这件事”。代物。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之”指学过的知识。助词相当于“的”。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如:马之千里者。(马说)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动词“到”“往”“去”等。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其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如: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有时也译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如: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代词。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可省去。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表愿望。而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表承接: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表转折:译作“但是”“可是”“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表修饰:可译为“地”“着”,或不译。面山而居。(愚公移山)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根据。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把”“拿”“用”等。屠惧,投以骨。(狼)把。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拿。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用。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不译。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动词可译作“认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虚词词性含义及用法于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与公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给。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向。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不拘于时。(师说)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胜过”。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乃副词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于是”。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代词译为“你、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虽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与后文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为动词可译作“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译作“作为、当作、成为”。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可译为“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其他活用。为宫室、器皿。(核舟记)做,这里指雕刻。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接受。特殊用法:名词,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者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论语)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代词主语后引出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且连词可译为“而且”“况且”“尚且”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副词“将近”的意思。年且九十。(愚公移山)暂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则连词可译为“就”“那么”“却”“可是”等。余则缊(yn)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副词可译为“就是,就”。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乎助词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呢”。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翻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6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