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量放线工中级工复习题一、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南北方向线为Y轴。( )2、四等水准测量时,黑+K红,红黑面高差之差符合要求,说明该站视线水平,测量高差正确。( )3、采取前后视距相等的措施,可削弱水准仪的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影响。( )4、在施工放样中,测设已知高程点的公式是h=a-b。( )5、AB=269,其AB直线在第三象限。( )6、水准仪一次读数的中误差为1.0mm,其一站高差中误差为3mm。( )7、海水自然静止时的表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精密丈量中,必须考虑精度,改正尺长改正高差改正的影响。( )9、四等水准测量中,红黑面高差之差不应超过3mm。( )10、组成三角高程测量路线,每条边都应按三角高程测量进行复觇观测。( )11、经纬仪光学对中时,主要靠调节脚螺旋来达到对中和整平。( )12、在有些等高线因为不能在地形图内闭合,所以等高线具有不闭合性。( )13、水准尺在转点上有两次读数,即前一站的前视读数,后一站的后视读数。( )14、由于系统误差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测量结果中的系统误差绝大部分可以消除,剩下的主要是偶然误差。( )15、在图上能表示0.2m的地面线段精度,图测比例尺应为1:2000。( )16、等高线之间的平距越小,则坡度越平缓。( )17、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18、D=klCos2z。( )19、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平均值趋近于真值。( )20、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 )21、对于支线水准路,当往返测高差符合要求时,取其往返高差平均值即可不必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 )22、附合导线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等于零。( )23、真子午线是磁针静止时所指的南北磁极方向线。( )24、施工放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工作原则。( )25、园水准器气泡居中,说明园水准器轴处于铅垂位置。( )26、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 )27、三角高程测量中采取对向观测可以抵消球气差的影响。( )28、在测量中一般采用四舍六入五观偶数入。( )29、用平拉法丈量斜坡距离时,往返测都是由高处往低处丈量。( )30、利用经纬仪重转法延长直线,不需要进行水平度盘读数。( )31、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 )32、因为海洋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71%,所以大地体是个规则的椭球体。( )33、绝对值 相等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34、天顶距Z90,则说明视线仰倾。( )35、地形图的检查必须在测完图后进行。( )36、以正倒镜分别观测两个方向之间水平角称测回法。( )37、前=后左180。( )38、仪器误差即仪器制造加工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39、转点只起传递高程的作用,本身不需求得高程。( )40、小三角测量只能作为加密图根点的基础。( )41、确定地面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高程、竖直角、距离。( )42、闭合导线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等于终点已知坐标减去起点已知坐标。( )43、海水自然静止的表面称大地水准面。( )44、经纬仪为分微尺装置的度盘读数最小估读为6。( )45、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分带投影后的中央子午线为Y轴,赤道为X轴。( )46、我国规定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大地水准面。( )47、地形图上某点无论是否落在等高线上,其高程都是等高线来确定。( )48、HA=22.174米,HB=24.143米, hAB=1.969米。( )49、绘制断面图时,高程比例尺要求与平距比例尺一致。( )50、经纬仪由于对中而产生误差随着角边越短其测角误差越大。( )51、水准仪在概略整平时,园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与右手拇指运动方向一致。( )52、测量计算的进位为4舍6入5观偶数入。( )53、偶然误差值小的比偶然误差值大的出现的机会多。( )54、天顶距等于90,h=i-v。( )55、为了减少水准观测误差,要求在起点和终点放置尺垫。( )56、山脊线是构成地貌的骨架称地性线。( )57、通过水准管轴零点的切线的轴线称水准管轴。( )58、等高线是条自行闭合的曲线。( )59、主轴线放样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现场观测的精度。( )60、在误差传播定律中,间接观测值是直接观测值的函数。二、选择题(单选题)。1、地面点的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 )垂直距离。A.水准面 B.海水面 C.大地水准面 D.水平面2、大地经度是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子午面与( )的夹角。A.起始子午面 B.赤道面 C.磁子午面 D.坐标子午面3、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 )。A.园水准器轴平行于竖轴 B.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C.视准轴垂直于竖轴 D.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4、经纬仪整平误差对观测角的影响随两点间的( )增大而增大。A.高差 B.角度 C.边长 D.角边5、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偏差角称( )。A.视准轴误差 B.横轴误差 C.整平误差 D.照准误差6、用三测回观测水平角时,第二测回的起始读数置数为( )。A120 B. 90 C. 60 D.457、已知直线AB坐标方位角AB=1351418,该直线AB的反方位角BA 等于( )。A. 1351418 B. 3151418C. 444542 D. 22445428、从坐标子午线北端开始顺时针量至某一条直线的水平角称( )。A.真方位角 B.磁方位角 C.坐标方位角 D.磁偏角9、已知直线AB的方位角AB=6018,左=4532,BC=( )。A. 28550 B. 19446 C. 25410 D. 3451410、经纬仪测角时,每测回中误差为6,今要求测角精度达到3,需测( )测回。A. 2 B. 3 C. 4 D. 511、下面哪项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A.尺长误差 B.视准轴不平行于视准管轴C.视准轴误差 D.瞄准误差12、丈量一段距离为1000米的,其中误差为0.2米,其相对中误差为( )。A.1/5000 B.1/2000 C.1/500 D.1/100013、相邻两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以免测角时因望远镜调焦幅度大引起( )。A.测角误差 B.读数误差 C.调焦误差 D.照准误差14、四等水准测量时,最大视距为( )。A.150米 B.120米 C.100米 D.80米15、地物符号中宽度不按比例长度按比例绘制的符号称(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线状符号 D.注记符号16、地形图上按规定等高距勾绘的等高线称(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17、经纬仪测绘法是经纬仪配合( )测图。A.小平板 B.大平板 C.水准仪 D.量角器18、我国的高程系统是以( )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南海 .东海.渤海 D.黄海19、在两个或多个已知点安置经纬仪,标定方位角或测设方位角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称(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前方交会法 D.正倒镜投点法20、在独立测区,定向依据,常用的是某直线( )。A.真方位角 B.磁方位角 C.坐标方位角 D.水平角21、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称子午线又称( )。A.法线 B.经线 C.纬线 D.铅垂线22、在竖直面内,视线与铅垂线( )方向之间的夹角称天顶距。A.天顶 B.水平 C.倾斜 D.任意23、建立施工坐标系统时,应先在实地标定( )。A.坐标轴 B.坐标轴 C.坐标原点 D.主轴线24、水准尺倾斜时,视线越高,引起的读数误差为( )。A.越大 B.越小 C.常数 D.无规定25、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机会( )。A.多 B.少 C.相等 D.无误差26、通过水准管零点( )的轴线称为水准管轴。A.水平线 B.垂线 C.法线 D.切线27、相邻计曲线的高程注记应当( ),不能排称一条线。A.平行 B.错开 C.任意排列 D.斜线排列28、由于参考椭球的扁率很小,可近似地将地球看成园球,其半径为( )公里。A.6371 B.6731 C.6137 D.716329、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 )连线称视准轴。A.中心 B.光心 C.零点 D.焦点30、在测量规范中确定了“先整体后局部”,( )的作业原则。A先基准网后定线网 B.先控制后碎部 C.先控制网后施工网 D.先平面网后高程网31、偶然误差事先不能防范,事后( )改正。A.可以 B.通过计算 C.按规范 D.不能32、丈量距离时,t0=20,t=29.5,Li=49.536米,温度改正值( )。A.-0.006 B.-0.0006 C.+0.006 D.+0.000633、水准测量高差为正,说明前视点比后视点( )。A.高 B.低 C.同高 D.同低34、经纬仪安置时,对中误差角边越短,测量误差( )。A.越小 B.越大 C.不受影响 D.忽略不计35、四等水准测量中,K+黑-红应小于( )毫米。A.5 B. 2 C. 4 D. 336、水平度盘刻划是按( )方向。A.象限 B.无规定 C.顺时针 D.逆时针37、测量中,读数误差属于( )。A.错误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 D.真误差38、方位角=186,某方向注记为( )。A.北东 B.北西 C.南东 D.南西39、山脊线和山谷线构成地貌的骨架称( )。A.等高线 B.轮廓线 C.脊曲线 D.地性线40、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的精度是( )。A.2M B. 20CM C. 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