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第四节 s域和z域的映射,连续系统传递函数G(s)变换为脉冲传递函数H(z)要使用z=eTs的变换。该变换反映了s域和z域之间零极点的映射关系。一般地,令 s=o+jw ,利用 z=eTs=eoTejwt 得到如下映射关系: 1)s平面的右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单位圆外; 2)s平面的虚轴映射到z平面单位圆上; 3)s平面的左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单位圆内; 4)左半s平面的-jws/2, jws/2、 j(2k+1)ws/2, j(2k+3)ws/2以及-j(2k+1)ws/2, -j(2k+3)ws/2 (k=0,1,2,)各区段(和相应区段的虚轴)都重复映射到z平面单位圆内(和单位圆上),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第四节 s域和z域的映射,左半s平面上任一点都对应于z平面单位圆确定的一点。多对1映射关系。 为实现一一对应关系,合理选择采样周期,使得: ws/2大于等于系统带宽wc,使得若线性连续系统稳定的,则H(s)的所有机点都落在s平面的主频带上,相应脉冲传递函数H(z)所有极点都落在z平面单位圆内。,Z不同极点对应的输出响应脉冲序列,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第五节 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图3-9 离散系统结构图,对于图3-9所示的线性离散系统,其脉冲传递 函数和误差传递函数分别为:,其中D(z)是数字控制器 Gh(s)是零阶保持器,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第五节 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结构,图(a) (b):一般结构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第五节 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脉冲传递函数和误差传递函数分别为:,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第五节 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例子:,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第五节 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解答:,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第五节 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例2 上例中 T=0.2s,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结论:同一系统,不同T影响系统响应特性 G(z)增益,H(z)极点位置变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