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授课时间:2016年6月03日星期五章节名称: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学目的:通过本讲,了解我国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其造成的影响,理解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理念,分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理解生态文明将开辟人民福祉新境界的深刻意义。教学重点:1.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凸显2.十八大报告描绘绿色远景3.生态文明建设装点“美丽中国”教学难点:1.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 生态保护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综合拓展 教学背景: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凸显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生态环境问题被提上了议程。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略进行了否定,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过度的资源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我国生态环境还在迅速恶化,危害日益严重。(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2.大气污染问题3.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二)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1.经济损失巨大2.影响社会安定3.加剧自然灾害发生4.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也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二、十八大报告描绘绿色愿景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高度:“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事实上,多年来,党中央一直在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了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教学经过:(一)导入:利用惊变打下基础。(二)新授:1.什么叫生态文明?2.可持续发展战略。3.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4.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5.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6.打造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三):合作探究一 出示热点材料:材料1: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 a、建设美丽中国,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必要性) (分小组讨论,选派一个代表发言,时间为5分钟) b、总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 6、合作探究二:举一反三:谈谈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有何意义? 7、合作探究三: 问题: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要求:1、分别从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的角度,结合教材知识讨论。 2、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讨论并指派记录员和发言代表各一名。(2)我省生态强省目标的制定对建设美好恩施有何现实意义?a、描绘美好蓝图,激励人民共建美好家园。b、有利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c、提高家乡人民生态保护意识,有利于家乡人民携起手来,汇聚全社会的力量,把生态意识体现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乃至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 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的美好恩施。11、什么样的才为美丽中国?附:生态: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1同一性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经比较两组内涵发现,两者具备同一性。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中,均需遵循公平的原则,也就是指后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公平。除此之外,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均需要人类回报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并非单方面掠夺自然、索取自然,人们必须在自然可承受范围内,利用与开发自然。若人类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便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对于环境都非常重视,两者中都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人类与自然达到一种友好、互动的状态,并非强调竞争。可持续发展中所强调的持续性包括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该体系中,中坚力量就是经济发展,它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就是生态持续发展,若生态环境难以得到发展,便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2斗争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条件,要想做到快速发展,自然环境与社会均需要提供财力、物力、人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与前提是生态环境,环境问题会对人们的消费、生产关系造成一定影响。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才能够建设生态环境。若想使自然资源与发展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绝对不可超过其再生能力。通过对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并寻求新的资源将其代替,便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属于新的文明形式,它需要遵循社会、自然规律,控制污染物排放量。而发展需要通过使用资源,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二者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就是所谓的斗争性。这种斗争性并非无法缓解,它仅仅能够延缓或者阻碍某一阶段的发展,不过人们发展趋势总体在前进。斗争性的存在让人们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些问题必定会找到解决方法。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尊重自然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顺应自然(1)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经济发展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或者只顾局部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3)当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必须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保护自然关于保护自然的对象,有人具体提出12个方面:确保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的连续存在;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国家资源不受危害;保护水源的涵养;保护野外休养和娱乐的场所;维持环境净化能力;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确保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库的发展;保存学术研究对象;保护宗教崇拜的对象;保护乡土景观;保护弱者;保护稀有动物和植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洞庭湖鼠患、长春和太湖等地蓝藻暴发导致水污染等一系列事件敲响了我国的生态警钟。我们必须警醒,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以损害环境、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生态危机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社会化异化的产物。(一)生态经济体系最主要的特征是生态产业的发展特征和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研究划定城市的生态红线,提出区域产业布局优化方案,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二)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包括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格局调整及污染防治等部分。城市的生态格局设计主要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结果,进行区域的景观生态格局以及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和规划,为区域的生态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从水污染、大气污染、声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加强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将污染排放控制在环境容量以内。同时,要加强生态保护工作,让自然休养生息,保持自然恢复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环境容量。(三)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行为建设。通过对城市生态文化发展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生态文化发展框架,形成覆盖全市、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引领潮流、提升整个城市品位和全民素质的生态文化。(四)生态制度体系生态制度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当前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的相关制度,构建生态文明的规章制度体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