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学生姓名: 陈锦 学 号: 2012011001 指导教师: 白彬 贵州 铜仁2016年5月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言11.贵州省概况及旅游资源分布11.1贵州省概况11.2旅游资源分布12.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研究32.1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32.2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53.影响旅游经济发展原因的实证分析73.1旅游经济的回归分析73.2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原因94.对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114.1创新旅游路线114.2增加基础设施建设114.3政府实施助游政策124.4引入市场竞争机制124.5发达地区发挥带动作用12结 论13参考文献14致 谢15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摘 要贵州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旅游经济发达程度与旅游资源丰富度显著性不明显。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发展的底子和速率有着明显差别,旅游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增大。以9市(州)为探讨地区,用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和回归分析研究方法。探讨贵州省2011年2014年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和贵州省9市(州)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分析影响贵州省旅游经济整体发展和9市州间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的因素,提出促进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创新旅游路线、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实施助游政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带动作用。关键词:贵州省 旅游经济 空间分布 空间差异 ABSTRACTAs tourism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abundance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tourism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of significance is not obvious. Foundation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cities (state) and rate have obvious difference, gap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nine city (state) as the study area, with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difference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Study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izhou in 2011-2011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nine cities (state) of the tourism economy in guizhou space differences, analysis influence tourism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izhou and 9 city state, an absolut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urism economy growing factors,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economy in guizhou: innovation tour route, increas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government in implementing aid policy, introducing market competition mechanism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in developed regions.Key words: The guizhou province Tourism econom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Spatial differences引言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优良禀赋不对称,地区间发展差异大,部分地区较为滞后。在第三产业对区域的发展作用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要正视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众多问题。贵州省的各个区域均有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但发展方式区域差异性很大,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如黔东南州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重点工作是地方少数民族生活文化的开发,著名的雷山县西江苗寨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打响了凯里市地方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而遵义市的旅游发展则是沿着遵义会址这一红色文化展开,形成了闻名于世的黔北红色文化旅游圈。国内学者对于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区域多为各市州,范围较小,缺乏对贵州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大范围研究。加上经济的发展千变万化,许多研究数据已是成年往事,研究内容已不适应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对贵州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贵州省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对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旅游经济空间分布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间旅游经济的差异十分显著。需要找出贵州省各区域间旅游经济发展滞缓的因素,整合贵州省各区域现有的旅游资源,促进贵州省各区域间旅游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贵州省实现全面脱贫、同步小康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区域贵州省在地图上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区,现辖9市(州),分别是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毕节市和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西所跨经度为10336E10935E、南北所跨纬度为2437N2913N,东西长约57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总面积为17.61万平方千米。1.贵州省概况及旅游资源分布1.1贵州省概况1.2旅游资源分布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种类繁多,本文对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是以旅游资源自身的特征作为分类标准。至2015年,贵州省共有126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各种类A级景区分布(如图1.1)。图1.1贵州省各类型A级景区数量注:数据来源于贵州省旅游局在贵州省126家国家A级景点中(表1.1),58处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类景区;21处生物景观类景区;37处遗址遗迹和建筑设施类景区;9处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类景区。从类型上看,贵州省的旅游资源类型主要是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类,58家旅游景区占到了全省旅游资源的46%。从分布上来看,贵州省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类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遵义市、贵阳市、黔南州和铜仁市等地。生物景观类旅游景点占贵州省旅游景点的16.66%,主要分布在毕节市、遵义市和黔南州等地。遗址遗迹和建筑设施类旅游景点占到全省旅游资源的29.36%,是贵州省的比较重要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州和铜仁市等地。贵州省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类旅游景点共9家,占全省旅游资源的7.14%。主要分布区域是遵义市、铜仁市和黔东南州等地。从旅游景区等级来看,优质的旅游景区5A级、4A级主要汇集在黔中地域,全省4家国家级5A景区分别在毕节市(1)、安顺市(2)、黔南州州(1)。4A级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贵阳市(15)、遵义市(13),占到全省的48%。3A级、2A级景区大部分分布在贵州北部和黔南州,其中3A级景区51处,遵义、铜仁、毕节和黔南四地占到86%。2A级地区12处,遵义一地占到了58%,其余主要是黔南州,为3处2A级景区,占到全省的25%,贵阳、毕节市各一处。图1.2 贵州省旅游资源分布图表1.1 贵州省国家级A级景点分布情况2A级景区3A级景区4A级景区5A级景区总计贵阳市1515021六盘水市00101遵义市71813038安顺市00628毕节市183113铜仁市089017黔西南州00404黔东南州02507黔南州3103117 注:数据来源于贵州省旅游局2.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研究为研究贵州旅游经济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和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贵州9市(州)旅游收入数据进行研究,由于时间跨度大的信息采集较难,故选取2011年2014年4年间贵州9市(州)的旅游收入进行分析。数据来自于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旅游局http:/www.gztour.gov.cn/,9市(州)2011-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2.1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依据贵州省人均旅游收入情况将旅游经济发达程度分为四类;类:发达程度高地区,类:发达程度较高地区,类:发达程度较低地区,类:发达程度低地区,利用ArcGIS、Photoshop制成贵州省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图(图2.1、图2.1、图2.1、图2.1)。对贵州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人均旅游收入分布图研究发现,各市(州)人均收入的空间分布差别悬殊,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转变。2011年旅游经济类区只有省会城市贵阳,而旅游经济类区则有西部三市(州)和东部的铜仁市。2012年,旅游经济类地区增加到两个市,旅游经济类地区为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变为类地区。2013年、2014年各市旅游经济持续发展,遵义市旅游经济的增速放缓,今后始终处于类地区,其他各市的旅游经济的发达程度基本保持之前水平。整体来看,贵州人均旅游经济发达的城市主要是贵阳市、安顺市、黔南州和黔东南州,但相互间关联性差,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影响显著性不强。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单一,形成了以西部三市(州)为主的西部低区;以遵义、铜仁为主的东北部较低区;以黔南州、黔东南州为主的南部较高区;以贵阳、安顺为主的中部高区。 图2.1 2011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 图2.2 2012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 图2.3 2013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 图2.4 2014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2.2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地区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评价要依靠某些指数,这些指数还要能评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1,2。对贵州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探究使用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N为城市个数,jX 是第t年第i个市的旅游收入,t X 是第t年各个市的旅游平均收入。2.2.1省内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发展态势通过对贵州省各市2011年2014年旅游经济数据的处理,总结出2011年2014年各市旅游经济的差异变化(表2.1)。从表中可以得出:表现绝对差异的标准差逐渐扩大,从2011年的176.69扩大到201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