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 结课论文姓名:徐 畅班级:旅游管理09-1班学号:3090920125广西壮族五色饭文化旅游开发与管理(徐 畅 旅游管理09-1班 3090920125) 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民族区域广阔, 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如何有力地挖掘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潜质,加强少数民族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开拓创新,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广西壮族五色饭文化旅游开发为例, 论述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与管理。关键词 五色饭;广西壮族民族文化; 旅游开发; 6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众多旅游大省中, 除了江苏、广东、陕西、浙江、山东等几个省之外, 大多数省区尤其是位于西北和西南的省区, 主要以当地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来吸引外地旅游者。我国西南几省区集中居住着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 这些地区拥有着丰富而又绚丽多姿、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不少地方的少数民族风貌保持完好,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遗产, 具有很强的原始性和奇特性。其中, 各个少数民族的习俗、节庆活动、日常生活方式和崇信的宗教等种类多样, 充满着神秘色彩和乡土气息, 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日常生活用品上都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这对于生活在现代大都市里的旅游者来说, 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了解和欣赏、感受异族文化风情, 是不少游客的兴趣所在。因此, 根据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 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1.广西壮族五色饭饮食文化饮食文化, 是人类饮食实践所反映的社会多层次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总和, 它是一种文明的标尺和民族特质的体现, 从一个方位体现了本民族的创造精神和独特风格, 标志着各个时期的文明进程和美的神韵。而饮食文化旅游, 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起来, 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 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阁。它是以独具特色的各色食物、饮食程序、方式、规则等为旅游外在吸引物, 使旅游者在参与制作、品尝各色食物的同时, 得到审美的旅游活动。饮食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民族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则是人们贴近百姓、了解百姓生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对广西壮族五色饭饮食文化进行深人研究和开发, 对于弘扬广西壮族民族传统文化, 推动广西少数民族饮食业的发展, 促进广西旅游业特别是民族旅游经济的振兴和繁荣, 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增进民族的凝聚力, 均具有重要的意义。1.1五色饭的寓意自古以来,广西的壮族人就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有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不变。如:每年农历三月三或清明节,壮族人家家户户都蒸五色糯米饭过节。五色糯米饭,因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壮族人把五色糯米饭看做是“吉祥如意”和“五谷丰登”的象征,是用来招待客人的绝佳美食,也是用来祭扫先祖的供品之一。壮族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但因语言差异,不同地域的壮族人对五色糯米饭有不同的称法。有的叫糇能,还有的叫乌米饭、青精饭、五色饭、花饭等。1.2五色饭的来历关于五色糯米饭的来源,传说则是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讲给大家听:有个壮族青年叫特侬,父亲早世,他与瘫痪的母亲相依为命。特侬非常孝顺,怕母亲一人在家烦闷,就背着母亲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每一次他都带着一大包母亲最爱吃的糯米饭放在她身边,让母亲饿了随时可以吃。特侬母子的这一举动被在山上的一只猴子看到,猴子趁着特侬到山上砍柴之机,悄悄溜到母亲身边,抢走了糯米饭。母亲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猴子抢走糯米饭。一连几天如此,特侬看着一边饿极了的母亲,无奈地扯着身边的枫叶,却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来。猛然间,特侬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黑漆漆的,原来是被黑色的枫叶汁染脏了。看着黑乎乎的五指,特侬灵机一动,立即把树上的枫叶割回家,放到石臼中舂成泥状,用水浸泡一天一夜,得出黑色的液汁,再将糯米饭放到黑液汁中浸泡一晚。第二天早上将黑色的糯米捞起蒸煮,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全屋。母亲在屋喊:“特侬,什么东西这么香啊?”特侬兴奋地说:“这是黑色糯米饭,多香多甜啊!”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清晨,特侬带着母亲上山砍柴,他用芭蕉叶包着黑色糯米饭,故意露出一点黑乎乎的颜色。猴子看见了,以为是毒药,碰也不敢碰,便逃之夭夭了。这一天,特侬吃了黑色糯饭,口不干不燥,还觉得浑身是劲,打的柴更多了。从此,特侬和母亲上山砍柴,都带着黑色糯饭。后来,壮家人都学特侬,家家户户做黑色糯米饭。再后来聪明的壮家人又学会了用黄栀子、红兰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最后演变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饭。1.3五色饭的营养价值五色糯米饭虽然颜色鲜艳,却严格的依照传统的加工方式,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选材只取用大自然中的植物药材,在食品安全卫生缺失的今天,这样的“环保”食品实属少见。因此,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黄花饭”或栀子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颜色用的则是枫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 2.广西五色饭民族文化发展现状广西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全区分布着壮、瑶、苗、侗、毛南、京、水等少数民族。广西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一直是中外游客所欣赏和喜爱的。壮族歌仙刘三姐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广西地区的各种特色美食如桂林米粉赢得了不少国内外游客的赞叹。但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冲击,给当地的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 以五色糯米饭为代表的壮族饮食文化并没有真正的走出广西走向世界。因此,保留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壮族最有特色五色饭饮食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以及指导意义。3.壮族五色饭文化游的开发策略尽管目前广西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中不是很理想,但从长远来看,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蓬勃发展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要充分挖掘饮食文化这一旅游资源,还必须开辟一些有效的转化途径,采取一些针对性强、扎实得力的措施。3.1把五色饭饮食文化作为广西区重要旅游资源来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发展基础,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相比,投入是较少的,而回报率却较高,且可不断利用,所以决不应把饮食文化摆在其他资源附属的或可有可无的地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机构到企业单位,从生产开发者到消费者或旅游者,都必须树立大旅游的观念,要走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路子。一定要对它予以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使之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3.2加强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开发特色旅游项目。除了餐饮、烹饪界本身要注重宣传外,更重要的是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把饮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有些景区和旅游城市,还应将饮壮族的五色饭饮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在旅游线路的编制中,也应考虑饮食文化的介入, 或穿插在一些线路中间,或编制专门的饮食文化旅游线路。此外, 还可以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美食旅游活动项目,如:五色糯米饭与清明节日相结合宣传。五色饭与少数民族特有的茶文化相结合的体验之旅。我国自古以来,茶文化就与旅游有着不解之缘, 若能让茶文化在旅游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挥其特殊作用,那将对旅游开发, 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开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壮族五色饭饮食文化与壮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展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兼容了56 个民族,每个民族又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食风和民风。在特定的旅游点或村民寨,把饮食文化揉进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民俗习惯,便构成了一道多情有趣的风景线。其它形式的特色的美食旅游活动项目还有主题性美食节与美食街建设和专类餐饮与保健美容旅游等等。3.3培养饮食文化专业人才,提升旅游品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是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保障。高等院校的烹饪、旅游专业以及中专、职业学校应尽可能设置饮食文化专业或把饮食文化作为必修课,对培养的饮食文化或烹饪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烹调技法上训练有素, 而且要注重文化内涵和内在素质,为宾馆、旅馆、酒楼、饭店等培养较高次的专门人才。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的服务水平的人才队伍,共同发展饮食文化旅游。3.4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中国饮食文化旺盛的生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点它本身已经具备;二是有吐故纳新、自我进步的特性,这一点尚须下功夫。为此,饮食文化要在切实促进旅游业兴旺发达、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实行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新潮、保持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精华的结合,建立起开放、变革、自强、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不断繁荣和发展,成为旅游业中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4.结语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为广阔的开拓空间和无穷无尽的发展余地。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扮演的只是旅游产品中的配角而已。因此,我们应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利用我国丰富的饮食资源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大力发展广西壮族五色饭饮食文化旅游,使其从幕后走向台前,从配角变为主角,真正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以促进饮食文化和旅游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1 王多惠.如何推进黎族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J.中国商贸,20112 韦家瑜,吴忠军.龙胜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N.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郑海燕,栾坤.谈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N.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刘 珲.试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J.满族研究,200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