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第一节 开放经济 一、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是指完全依靠国内资源发展的模式。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它对保护本国产业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利于本国与世界各国的正常交往,束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本国人民了解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阻滞本国产业升级,延缓国民福利提高进程。 对外开放,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收益的发展模式。对外开放既包括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和经济资源,集聚世界优势的过程,又包括对外开放国内市场、承担国际责任、规避国际风险的过程。为此,对外开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高本国和交易各方乃至全世界的经济收益、福利将就。 二、经济全球化 l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所谓经济“全球化”其基本标志主要是“三化”,即信息化、市场化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跨国化。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这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超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充分利用它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 2、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策 (1)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围绕着国力的角逐,尤其是在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综合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战略的首要问题。谁在高科技领域中获胜,谁就能掌握主导权。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球和平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大好国际环境和亚太崛起的有利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迅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障。 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将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不断扩大和加强同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向纵深发展。当代世界新技术革命正在迅速发展,国际贸易、资金流通、技术转移等的规模日益扩大,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关系空前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经历很长的时期,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必须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辟国内外两个市场,这是我国加速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对一个加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必然要求。 (2)规范市规则,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去。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只能采取积极参与、稳步前进的态势。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全球化发展的形势来决定我国融入全球化的方针政策。在全球化中,要积极主动地与任何国际多边组织进行谈判和协调,并就某些问题做出必要的让步,但绝对不能屈服于任何外部的压力而丧失自己的国家利益。 (3)发展周边关系,珍惜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亚太环境。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的国际战略的重心必须要稳定周边、优化亚太。继续大力改善我国同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建立有效的周边安全保障机制,并以此作为拓展我国全球政治经济关系的基石。要全力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此作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环节。强化和优化我国面向亚太的开放格局,既有利于我们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与合作,使我国的改革有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又有利于搞好自身的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我们应当抓住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崛起和发展的机遇,全面拓展包括周边国家与地区在内的世界所有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实现市场与开放交往对象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既要反对霸权,又要积极主动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世界市场居主体地位并主导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它们有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经济规模巨大等优势。这决定了我们应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放在一个重要地位。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引进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这样做既符合客观世界现实,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要求,也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参与的共同事业,应当兼顾各国的经济利益,全球化不是一国或几国利益的“全球化”。而西方有些发达国家不愿接受经济全球化这种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它们要按照自己的利益,靠经济、技术等力量,把全球都纳入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它们要求对弱国和穷国形成经济上的支配和控制,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完全依附于它们。我国在积极、主动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 (5)借鉴别国经验,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充分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以保证自己的经济安全。强调要把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放在一个重要地位的同时,并不是可以忽视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中,要特别注意总结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取得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结合我国的国情,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己的经济安全。 三、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性经济合作是指某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羚羊挂角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的产物和表现。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必然性。 1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关税壁垒和商品及及服务自由化程度,以及在产业、财政、金融、政治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部门一体化。部门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实行一体化,如欧洲煤钢联营经济一体化组织,内容包括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煤钢产品进出口关税和限额,成立煤钢共同市场,通过控制投资、产品价格、原料分配、企业的兴办与合并等调节共同体成员国的煤钢生产,并建立有超国家性质的“协调机构”,对各成员国、企业和个人实行约束。这种形式的部门一体化还有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AEC)。Europe Atomic Energy Communities (2)优惠贸易安排。这是市场经济一体化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形式。主要是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减少成员国之间的进口关税。即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如东盟和非洲优惠贸易区等就属此类。 (3)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限额,减免或废除关税,使商品在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逐步自由移动,但不涉及建立共同的关税和共同贸易政策,不建立超国家的机构。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等。 (4)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协定,相互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它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它在一体化程度上高于自由贸易区,它除了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成员国之间对外还建立统一的关税率。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之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就是关税同盟。 (5)共同市场口所谓共同市场,就是在共同市场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同时也允许成员国间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86年就已经实现农业共同市场。 (6)经济同盟。所谓经济同盟,就是各成员国之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对外建立统一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集团。 (7)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化。在各成员国内完全消除商品、资本、劳动力及服务贸易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进而在政治、经济上结成更紧密的联盟,统一对外的政治、外交和防务政策及经济政策,建立统一的金融机构,发行统一的货币。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91年12月n日召开的首脑会议正式通过了政治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定了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和单一货币的期限,而且还计划制定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以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联邦。这不仅包括了货币在内的经济的完全一体化,而且是一种政治、外交与防务的一体化。 2中国与APEC 为了促使我国的经济走向世界,我们要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的活动,为建立我国一贯所主张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新世界经济秩序而努力。中国参与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基本态度,就是坚持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稳定发展;相互开放,不搞排他;广泛合作,互利互惠;缩小差距,共同繁荣。 亚太地区的界定和经济合作的特点。所谓亚太地区,从狭义来说,指临近太平洋的亚洲地区,主要指东亚地区。从广义的环太平洋地域来看,亚太地区包括东亚或西太平洋沿岸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等“亚洲四小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文莱等东盟国家;中国、印度支那国家、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众多太平洋岛国;北美自由贸易区三国和濒临太平洋的拉美各国。截止2001年10月,已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国家和地区共有21个。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是对欧共体内部大市场的建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创建的一种客观反应。山于亚太地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根据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状况及有关设想可归纳出以下一些主要特占 (1)参与国的广泛性和差异性。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并不是由该地区少数国家开始然后逐步扩大的,而是从一开始就包括了该地区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该地区分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般发展中国家等几个层次,形成了梯次动态的国际分工格局。 (2)功能性联合。亚太合作参与国的差异性决定了这种合作不可能照搬欧共体的模式,不可能依赖政府间合作机构制定大量共同政策来进行,而只能采取功能性联合的方式,即政府间合作机构的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国的经济、贸易政策,为区内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直接投资、技术转让、金融等经济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促进这一地区各国间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即亚太经济一体化主要依赖的是私人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而不是制度性的合作。功能性联合不仅能避免为实施区域一体化而设立大量官僚机构,从而降低合作成本,而且可以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保证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进程富有实效。事实上,亚太地区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区内贸易不断扩展,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规模越来越大,国际金融活动日趋活跃,这一切已经为功能性联合网络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跨国公司地区战略的逐步发展,这种功能性联合将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 (3)开放性。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而发展起来的,相对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是它们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亚太经济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显著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亚太国家对全球贸易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