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造“双培计划”教学共同体 探索区域协同育人新机制摘 要:北京印刷学院把握发展机遇,先行先试“双培计划”,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初显成效。坚持问题导向,从共享优势特色,定制培养方案;共组虚拟教研室,打造教学共同体;共研制度创新,确保培养高质量三个层面,构建协同育人新思路。持续改进,实施教学改革新举措:加大跨校教学共同体深度融合,推行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引进在线开放课程和移动学习,鼓励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关键词:“双培计划”;教学共同体;区域;协同育人“双培计划”作为“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子项目,是深化北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双培计划”打破北京地区高等教育的央属和市属二元结构割裂发展局面,将优质教育资源有机融合,辐射、带动市属高校高水平、专业型人才培养,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印刷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北京林业大学五所央属高校,在网络与新媒体(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新闻)、动画、物流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方向联合培养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以及“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发展急需的高端专业人才。计划执行两年来,学校与央属高校密切联动,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分工责任;召开教学例会共商学籍管理各项事宜;举办教学研讨会,共享优质资源深化课程建设;建立联络机制保障教学和学生管理跟踪反馈。双方高校的共同努力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了计划顺利实施并有效运行,以学生交流为平台逐渐延伸到教学共同体虚拟教学团队的共建发展,将央属高校和市属高校的合作推向纵深,实现了区域协同育人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在北京市正式启动“双培计划”之前,北京印刷学院作为试点单位,先行先试,在市属高校中率先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开拓办学模式多样化,为“双培计划”此后顺利推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肯定。2014年,北京印刷学院选派15名高年级本科生赴北京交通大学进行了为期1年的对口专业学习,选派8名高年级本科生赴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了为期1年的对口专业学习,选派的23名学生覆盖到学校6个二级学院,12个本科专业。学校为入选“双培计划”的学生出台了一系列学籍管理以及教学管理规定,同时与对方高校积极沟通协调,在短期内高效地解决了学生的选课、住宿、医疗、饮食等一系列学习生活问题。通过访学学生的交流学习,拓展访学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W习热情,提升学校综合办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同年,学校着力推进专业群建设计划,实现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造高校教学共同体。以新闻出版类专业群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新闻出版学院各专业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相应专业的交流与合作,成立专业群专家委员会和教学协作委员会,探讨建立专业群核心课程资源共享课、教师互派互访、学生双向交流、学分互认体系等。利用北京市教委开展专业群建设的平台,领会精神、抢抓机遇、借助外脑,推动其他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的输出并有效辐射学校各专业。目前,学校的新闻出版学院的编辑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出版、广告学以及设计艺术学院的部分专业已经加入北京市新闻出版类专业群建设中,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教授已经加入到北京市机械类专业群的教学协作委员会中。与此同时,教务处也积极试点印刷工程专业与京外高水平同类专业之间专业群建设,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绘画等艺术类专业与国外大学同类专业之间专业群建设。问题导向,构建协同育人新思路任何改革都要经过一个从初始、攻坚到完善的演进过程。作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受制于生源质量、体制机制等现实问题的影响,市属高校和央属高校也必然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学校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质量效益,聚焦共性问题,从培养计划、教学团队以及制度建设三个层面,谋划助力“双培计划”的顺利实施。1.共享优势特色,定制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安排,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学校非常重视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与各央属高校反复交流研讨,根据行业服务面向、未来产业需求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避免同类型、同专业高校为主的同质化竞争,要求充分发挥和融合双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自身优势和特色,为“双培计划”学生单独定制培养方案,以区别于双方高校现有培养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双培计划”培养方案体现课程设置模块化,包括基础技能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和发展指导课程六部分,尤其重视素质实践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中国传媒大学设置了“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课程群”,重视通识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位于文化产业投融资,其培养方案专业方向课程体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投融资、北京印刷学院的传媒及文化旅游投融资以及中央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三所高校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出版企业经营与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等课程拟定为北京印刷学院教师承担课程主讲,与影视投融资相关的课程委托北京电影学院教师承担。北京林业大学动画专业培养方案采用低年级大类培养、高年级分专业培养模式,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应用方向;鼓励高年级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参加高水平的专业作品设计竞赛、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实践中发现、弥补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开阔专业视野、培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增加专业前沿导论、双语专业课程及国际贸易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数据分析技能和仿真建模能力。2.共组虚拟教研室,打造教学共同体学校与央属高校共同组建了虚拟教研室,形成了共建高校双方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中青年教师、企业导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打造教学共同体,共同负责并实施培养计划,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指导、质量评价等工作,共享双方优质教学资源。依据教学团队成员各自教学科研特长,划归培养方案设定的课程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成员赴北京交通大学,坚持一个学期,旁听学习“国际贸易”“运输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研究方法论与创新教育”等专业课程,积累教学经验,开展学术交流,共享部属高校优质课程;联合发起学科竞赛,团队教师交叉辅助“双培计划”学生。学校与北京林业大学动画专业教学团队经常性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定期交流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合作科学研究等相关主题,有效发挥了虚拟教研室的作用。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团队互聘兼职教师,纳入专家库;推荐行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导师,组织产业精英论坛活动。依托于新闻出版专业群的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印刷学院以及专业群其他共建高校,拥有更加广泛的智力资源优势,打造一批核心共建课程;三校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虚拟教学团队微信群,成员包括“双培计划”负责人、骨干教师以及千龙网、人民网、电子工业出版社等行业高层人士,信息交流非常活跃;在实践教学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合力建设集出版社、广播电视台、新闻机构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资源;组建实践教学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成果展览、广告设计大赛、韬奋杯编辑大赛、数字媒体编创大赛等;互派教师讲授特色课程,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指导双语专业课程建设。3.共研制度创新,确保培养高质量经过协商研判,为保证“双培计划”培养质量,双方高校对“共同选课、共同学习、共同考试”“坚持课程质量不降低、培养要求不降低、考试标准不降低”达成一致认同。引导和鼓励班级以及各类学生团体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彰显人文关怀,便捷高效关注、服务学生,增强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良性互动,帮助解决“双培计划”学生学习和生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及早适应和融入央属高校学业氛围。同时,安排专任教师发挥自身专业知识优势,负责及时解答学生学业困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科学研究、学业生涯等进行指导。共同建立学业预警与退出机制,防微杜渐,及时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教务处、二级学院和所在专业(系)分三级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机制,专人负责、分工明确,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条线,有机融合、联手推进;央属高校建立临时学籍,及时通报学籍异动情况,更新学籍状态避免管理真空;每学期末央属高校及时将学生课程成绩单及对应的学分以纸质盖章和电子版形式通报学校二级学院,教务处及时记载学期成绩,做好成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补救;制定学习年限以及课程重修的规定;制定退出“双培计划”学生的学业规定;规定“双培计划”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行双方高校双导师制。持续改进,实施教学改革新举措1.加大跨校教学共同体深度融合跨校教学共同体建设的目标是共享双方优质教育资源,弥合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割裂,合力打造循环互动、交融建构、互动生成的关系图景。目前,虚拟教研室和教学共同体的建设,遵循着“建立”初始形态运行,使得教学能力停滞不前,适应能力不足。因此,为促进虚拟教研室和教学共同体的良性动态发展,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如合作科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在职进修制度、教师交流制度等;要争取双方高校校内外相关机构的支持,提供必要的建设经费、物质设备和政策支持;制定公平的考核机制和奖励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2.推行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试点推行研究性教学,将过去主要传授系统知识转变为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中发展学习兴趣、提升能力和创造个性。课程教学模式方面,采用大班理论授课和小班课堂研讨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尤其要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考核方面,以开放性题目为主的考试和高要求、大容量的作业或课堂练习、现场演讲相结合的考核办法。3.引进在线开放课程和移动学习引进开放课程建设,倡导网络化教育和移?友?习,探索慕课(MOOCs)教学模式推广、搭建慕课(MOOCs)学习平台的可行性。推行录制的网络课程在线共享,和线下实践课堂相结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促进效率提升和自主能力的提高。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优质国际课程,掌握学术前沿动态。4.鼓励双创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着重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业精神、训练创造能力,打造可持续、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开放环境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双创大赛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转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构思与设想付诸行动,获得一定的科研训练,取得具有一定显示度的成果,以获得自我实现的激励。本文系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ms146)和“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之一(: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责任卜 ?B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