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成本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关键名词1、商业成本: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必要劳动的耗费,其价值量是c+v的等价物。2、财务成本 :也就是会计成本或账面成本,它是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复式簿记原理和规定的成本核算程序所计算的产品或劳务的成本。3、管理成本:是一种分析性成本,它一般以产品的账面成本或财务成本为依据,经过加工管理,按照不同需要计算并分析各种不同的成本,从而达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目的。4、要素成本: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生产要素原始形态上的耗费,通常表现为劳动资料方面的费用、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和劳动力方面的费用三大类。是实际工作中,形成产品成本的费用要素又进一步细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等。5、成本项目:是指为了计算产品成本的需要。将一定时期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那部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作出的一种分类。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三项基本项目。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以及某些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重要程度考虑是否需要增设成本项目。6、直接成本 :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有直接管理的成本。某些生产费用是为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而耗费的,可以直接归集并计入该种产品,因此与该种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就形成了该种产品的直接成本。 7、间接成本 :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8、可控成本:是指可以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 9、不可控成本:是指不能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10、成本习性:又称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relevant range)内与业务量(生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按成本习性划分,可分为固定成本、劳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1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12、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13、混合成本:是指其总额虽受业务量的变动而影响,但不一定与业务量的变动发生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通常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性质,根据具体情况可将它们进一步分为半变动成本或半固定成本。14、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关,因该决策方案的采用可能会发生的成本。15、无关成本:是指与决策方案无关或不相干、在决策方案中不需考虑的成本。思考题1、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何区别?P12答:两者的区别:第一,会计成本通常与历史成本或沉淀成本(sunk cost)有关,以为会计人员需要描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需要按已经发生的历史交易的价格记录资产和负债,并对经济活动作出评价。而经济成本通常以机会成本的概念为基础,只关心将来成本是多少,在作出一项经济决策时,甚至可以不考虑沉淀成本的因素。第二,经济学家的成本定义比会计成本定义通常更为广泛。经济成本不仅包括明显的从口袋里拿钱的购买和支出,如企业支付的工资、购买原材料的费用等(显性成本),而且还包括比较隐蔽的机会成本以及企业所有者拥有的并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成本(隐性成本)。第二种形式的成本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常常被忽视。第三,会计成本只包括企业实际的货币支出或耗费部分,因此强调必须加以用货币计价。然而,经济成本将企业的货币支出或耗费仅仅看成是企业总成本的一部分。总之,会计成本比较具体和客观,而经济成本比较抽象,用途比较广泛,并注重于未来与决策相关。应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极大地丰富了成本理论,在许多方面具有借鉴之处。2、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什么?P11答:机会成本的含义是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要求经济主体作出选择时,选择也会产生成本。选择的成本即为机会成本。3、财务成本与管理成本有何区别?P13-14财务成本 :也就是会计成本或账面成本,它是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复式簿记原理和规定的成本核算程序所计算的产品或劳务的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分析性成本,它一般以产品的账面成本或财务成本为依据,经过加工管理,按照不同需要计算并分析各种不同的成本,从而达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目的。管理成本虽然在财务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需要依赖财务成本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加以计算,但是,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核算目的不同、核算内容不同、核算方法不同、核算范围不同、核算期间不同、核算要求不同、核算资料来源不同等各个方面。总之,财务成本是常规的、按制度规定并与财务会计体系相互结合所计算的完成成本(通常是产品成本),而管理成本则是为了预测、决策和控制的需要对有关的成本构成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和分析所产生的成本概念,它在核算的原则、内容、方法、时间等方面均比较灵活,没有统一的规定。4、成本有哪些主要作用?P15答:成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价值补偿的尺度2.作为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3.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4.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参考数据5、成本有哪些分类方法?P17答:成本的分类方法有:1,按成本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2,按成本的经济用途进行分类3,按成本与特定产品的关系进行分类4,按成本的可控性进行分类5,按成本习性进行分类6,按成本与决策的相关性进行分类第二章 成本会计及其制度的演进 关键名词1、成本会计:是指日常化、制度化地将成本计算技术与会计核算方法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制度。从科学性质上说,成本会计又是财务会计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2、实际成本会计制度:是指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3、标准成本会计制度:是指预先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再标准成本基础上造计算出实际成本,并利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和进行差异分析与报告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4、全部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将所有的成本,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全部都记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5、变动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将所有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成本列为期间费用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6、作业成本会计制度:是指以作业(或活动)作为基础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通常有简称为ABC制度。思考题1、成本计算与成本会计有何不同?P25-27答:成本会计是在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成本会计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成本计算与财务会计及其帐表体系的成功结合;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早期的成本会计先是发展成为近代成本会计,又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成本会计,其职能从单一的成本核算向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多方面扩展;随着现代成本会计理论的日益成熟、学科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内容的日益丰富、它又逐渐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中相对地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为以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现代成本会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27-28答:现代成本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3、如何做好企业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P28-答:1.建立成本会计机构2.配备成本会计人员3.制定和推行成本会计制度4、简述成本会计的演变。P31答:成本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从传统的实际成本会计制度出发,陆续发展了变动成本制度.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作业成本汇集制度等.此外,还以专项成本研究作为制度化的成本会计制度的补充.第三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概述 关键名词1、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以权责关系是否已经实际发生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2、收益性支出:是指仅仅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收益的取得有关的支出,即该项支出的发生时为了取得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内)的收益。 3、资本性支出:是指不仅仅为取得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内)的收益而发生的的支出,即该项支出的发生还有助于以后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后)收益的取得。 4、生产经营生产费用:是指因从事经营管理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用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因筹集和使用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5、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包括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等。6、费用要素:是指将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所取得的类别。 7、成本项目:是指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所取得的类别。 8、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9、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的各生产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时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思考题1、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43答: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1.可靠性原则 2.分期核算原则3.及时性原则4.合法性原则5.一致性原则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7.权责发生制原则8.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9.重要性原则10.效益性原则2、为了保证成本核算资料的正确性,成本核算应满足哪些要求?P49答: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分各项费用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方法和价值转移方法。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3、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哪些?P51答: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各项: 一,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二,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三,建立和健全的原始记录工作.四,制定和修订厂内计划价格.4、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各包括哪些内容?两者有何关系?P53答:费用要素的内容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折旧费、资产减值损失、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成本项目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的关系: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是成本会计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看,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都是对企业某一特定的费用所作的分类,有些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的名称也非常类似。如材料、工资等,它们都反映了企业的耗费。另外,就核算程序而言,成本项目的金额总是由费用要素转化而来的,费用要素中的生产费用要素形态都将转化并归属到不同的成本项目之中。当然,这里的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间的对应关系,既可能是一对一,也可能是一对几的关系。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分类的标准不同2,被分类的费用不同3,费用所属的时期不同5、进行成本核算应设置哪些帐户?P56答:进行产品成本核算需要设置相应的成本核算账户,最具典型意义的成本核算账户有“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第四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关键名词1、先进先出法:是指假定先入库的材料先发出,上一批材料发完后在发下一批,这样顺着次序按各批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确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2、后进先出法:是指假定后入库的材料先发出,最近入库的这一批材料发完后再发前一批,这样依次向前推,并按各批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确定发出材料是成本的一种方法。 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材料的月初结存量和本月收入量为权数,计算出本月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然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4、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购入一批材料后就重新计算一个与之对应的新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此作为下批发出材料成本计算依据的一种方法。5、个别计价法:是指以材料实际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发出材料成本记价依据的一种方法。 6、一次摊销法:是指在新的包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