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精准扶贫为视角儿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由于我国留守儿童基数庞大, 所以需要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解读和处理。当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但是改善范围和力度不足, 导致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不足, 极大影响了这些儿童的自身发展前景, 这些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一、精准扶贫中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一) 教育方式单一当前的留守儿童教育中, 很多乡村小学只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学,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设置一部分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获得充分发展, 但是相较于非留守儿童, 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对其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 让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 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甚至会导致留守儿童在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学生交流时产生自卑心理。同时, 教育方式的单一不但体现在课程种类少这一方面, 还体现在乡村学校教师授课方式单一上,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 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这些方法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知识, 但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时, 教师沿用旧有的教学模式, 降低学生学习效率1。(二) 缺乏情感慰藉留守儿童由于双亲不在身边, 当学习发生困难时无法对双亲倾诉, 久而久之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让其对学习失去兴趣,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需要担负起学生情感慰藉的责任, 对学生的心态进行调整。但是通过调查发现, 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时, 教师普遍对学生的情感和心理不够重视, 当学生成绩发生波动时, 不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状况进行探究, 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这种情况会让学生更加缺乏情感慰藉, 影响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同时, 留守儿童多由老人监护, 这些老人对知识的了解程度浅薄, 无法在留守儿童发现困难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并且在这种时候, 一部分老人会对留守儿童过分溺爱, 让其放弃学习, 另一部分会斥责留守儿童, 导致学生畏惧学习。这种情感慰藉缺失的情况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2。(三) 监护人过于溺爱当前留守儿童多被代养, 监护人多为老人, 通常情况下老人会溺爱这些儿童, 这种现象会造成以下后果: (1) 留守儿童对教师不够尊重。一些老人在儿童发生学习困难时, 会在儿童面前指责教师, 让儿童逐渐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 并且儿童会学习监护人的言行, 造成留守儿童对教师不够尊重这种情况。 (2) 阻碍儿童学习。一些留守儿童会为了改变处境努力学习, 但是监护人会认为这种学习会影响儿童成长, 在学生学习时让其停止学习出门休息, 不但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懈怠。 (3) 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满足。一些监护人会对留守儿童提出的各种条件进行满足, 而不考虑这些条件的合理性, 会逐渐增大儿童的欲望, 当留守儿童建立“我要则我有”这种思维时, 就会完全失去学习兴趣。(四) 品德教育缺失品德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一是学校教育, 学校不但要教会学生各种知识, 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建立为人处世的道理, 但是在留守儿童教育中, 学校对这一方面缺乏认识, 导致学生没有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没有品德修养低下。其二是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成长和学习的基础, 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 其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双亲的管理和教育, 代养家庭通常会疏于管教, 这种情况也会造成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的缺失, 甚至一些代养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加深了留守儿童品德败坏的程度。二、精准扶贫中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措施(一) 开展素质教育要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 需要对留守儿童开展素质教育, 让留守儿童能够接触到更加广阔的知识面, 并提升各项能力, 这就要求留守儿童学校在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进行各种文化课知识的教授, 也要开展其余各类学科, 让学生对其余知识有所了解, 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引发留守儿童占比高的农村学校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 在于这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同一位教师教授多种课程, 由于这些教师自身对美术、音乐等学科不够了解, 无法对这些学科进行教学, 使学校无法开展这些课程, 所以要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需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在增加教师数量的同时, 也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发挥作用, 培训内容包括教材知识、教师授课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方式等方面, 充分提升教师的能力, 从而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二) 加强情感慰藉当前留守儿童情感缺失, 这种缺失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会逐渐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慰藉。但是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双亲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鼓励, 所以教师需要在授课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并且在学生情绪发生波动后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学生进行疏导。例如, 教师发现某学生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上课时精神投入不足, 容易被外界环境吸引注意力, 并且这种情况出现地较为突然, 教师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与学生交流, 可以通过提出诸如“我讲课不符合你的胃口吗?”、“你觉得这些知识很无趣吗?”之类问题对学生的想法有大致把握, 继而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最近生活状况以及遇到的困难, 对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有所了解后, 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慰藉,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提升自信心, 更好地进行学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的语气以及与学生交流的方式, 并且提出的问题要经过设计, 在了解学生内心想法的基础上慰藉学生。(三) 提升父母责任感当前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 满足子女的物质生活即可, 对子女的学习不管不顾, 忽视了与子女的交流。这种模式不但会造成子女与父母间关系的疏远, 更会逐渐降低父母的责任感, 并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发生变化, 让其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要改变这一现状, 需要充分提升留守儿童父母的责任感, 让其能够对子女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提升父母责任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让父母了解到这种责任感的重要性, 当学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之后, 学校需要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沟通, 让留守儿童父母对子女的表现有所了解, 学校需要对家长进行教育, 提升其责任感的同时了解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 让其能够根据子女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同时责任感还包括留守儿童父母对代养家庭的监督, 这就要求这些父母能够相信自己的子女, 并与代养家庭沟通, 消除现有弊端。(四) 施行品德教育品德教育在留守儿童成长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种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 能够让其对事物有正常的判断能力, 但是学生品德教育受两方面影响, 所以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品德教育时, 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其一是学校教育, 现有教材中, 已经开设了相关课程, 但是品德教育追求的是对学生内心和品行上的塑造, 只教授教材知识效果很低, 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为学生做出表率, 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 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强, 更需要教师具有高尚品行。其二是家庭教育, 在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中, 家庭教育往往很难得到保障, 这就需要学校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 让学生父母对代养家庭进行选择和监督, 保证子女有优秀的成长环境, 同时父母与子女交流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两方面的共同施行能够让留守有较高的道德操守, 指导学习。三、结论综上所述, 当前的留守儿童教育中, 存在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心理慰藉、监护人过分溺爱以及忽视品德教育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但能够让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 也无法对学生的品格进行塑造。要解决以上问题, 可以通过施行素质教育、提升父母责任感、加强情感慰藉以及践行品德教育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并培养学生正常的道德观念。参考文献1罗宪勇.健全留守儿童管理机制实施教育精准扶贫J.贵州教育, 2017 (10) :9-10.2秦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华少年, 2018 (13) :90.3曹桂玲, 赵映川.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 (17) :269-27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