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课堂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对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一)让课堂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对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曾宪梅【摘 要】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这一视角,探讨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精彩生成,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预设 生成 和谐相生 信息技术课堂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的弊端,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在系统预设的基础上体现灵活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现如今,为了追求动态生成,有的教师往往走向另一极端,他们抛弃应有的“预设”,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常常偏离主题,效率低下。例如:案例1:初识Photoshop是新教材八年级(上)第一课内容。上学期区域研训活动中,一位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利用一个“找茬游戏”来导入课题,她先出示一张图片(图1),接着请学生针对图片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没有任何提示和引导,学生提出的看法五花八门,如:室内设计和家具摆放不合理/这张图片不合理,家具看上去太小,猫太大/墙上的画挂得不好看/家里怎么没有电视机对于学生提出的看法这位老师觉得都有理,所以也不进行筛选,就对学生提出的看法一一进行附和说明,还时不时地问学生:你说老师说得对吧?如此这般折腾了小半节课,这位老师看看还没有引出课题,只好自己提出了课题,由于时间不充足,整堂课最后也是草草收场。这节课,执教老师的意图是想通过“找茬游戏”,让学生找出图中不合理的地方(图斜、猫大、钟倒、画歪),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这位教师虽然创设了一个很不错的情境,但没有进行任何有效地提示和引导,就让学生提看法,并且对于学生提出的看法又不加以筛选就一一说明,以至迟迟引不出课题,最后只好自己牵强地提出课题。这种一味地追求“生成”,导致旁逸斜出,漫无边际的“生成”,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究其实质却是教学的苍白。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是值得我们教学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效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是充分预设和动态生成的辨证统一。如前所述,没有充分预设的生成是低效盲目的生成,反过来,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则会死气沉沉,那种僵硬的预设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久而久之,还会扼杀师生的探究欲望、创新精神和生命灵动。因此,只有把预设和生成和谐地融为一体,不断地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我们才能步入理想的课堂境界。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有的老师对立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认为:预设多了,生成就少了;生成多了,预设就没用了,其实,预设和生成是水乳交融、和谐相生的: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让生成更有效呢?1、准确把握教材,是有效生成的前提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意味着可以信马由缰地开展教学活动,而是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教材挖透、挖深,多角度地理解教材,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准知识点、能力点,创设平台,促进学生对新知新能的理解与掌握,才能使课堂的生成更加有效。案例2:浙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十课的内容是Excel数据统计、排序、筛选,我把这堂课安排在学生考完期中考试后来上,以学生期中考试成绩(语、数、英、科)为例来进行教学。我先演示用函数计算出一学生四门的总分,接下来再计算其四门的平均分(图2),然后让学生完成其他同学总分和平均分的计算。由于实例贴近自己的生活,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操作非常认真,但很快就有细心的学生发现了问题。生1:老师,平均分算出来不对!师(故作惊讶):是吗?什么问题?生1:平均分中包含了前面算出的总分,所以平均分算出来特别高!师(笑):那你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一起来想一想。很快,一位男同学就站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接下来,又有几个学生也找到了解决办法!我请最先的那位同学来回答。生2:老师,只要把计算平均分这个单元格的函数公式(B2:F2)改为(B2:E2)就可以了,这样就去掉了总分,计算出来的是四门的平均分(图3)。师:非常正确!生3:老师,我有另一个办法:就是在总分这一栏先计算出平均分,接着通过“剪切”、“选择性粘贴”、“数值”,把它粘到G2这个单元格中,最后再在F2单元格中算总分。师(惊讶):这方法出乎老师的意料,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你是怎么想到的。生3:我妈是会计,我经常帮她统计一些数据,就学会了师:真是个聪明、能干的好孩子!当然,最后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第一种方法,因为比较直观,且有很大的适用性,但也有个别同学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它没有涉及到公式的内涵,学生容易理解。本例中,我把一个“差错”纳入教学预设中,充分利用这个“差错”,有意的给学生设计了思维陷阱,预设教学的生成点,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学得更牢固的真知,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全面了解学生,是有效生成的保证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段经典的表达:“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段表述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教学中,如果预设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那么教学将是低效的,如果预设的内容远超出学生的能力要求,教学将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只有深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才能预设出更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案例3:我校地处于农村,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一个班级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等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已经接触电脑好几年了而有些在进入初中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基于班级里良莠不齐的技能情况,在学习完Powerpoint后,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对所学的知识复习与巩固,我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对各层次进行了不同的方案预设。【方案一】制作简单作品:2人为一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海天文学社期刊),应用设计模版,利用校“海天文学社”网站(http:/erain.com.cn/zxm)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使用“空白”版式,制作6张幻灯片,首页为目录篇,其余为链接内容,版面尽量能做到图文混排并整洁,建立目录与返回的超链接,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及自定义动画,插入一个音乐文件。这是针对原先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或操作能力较差及一些外地转来的学生而进行的方案设计,目的是让他们能简单的应用PPT所学的知识,复习及巩固所学知识。(图4是方案一中选出的代表作品)【方案二】制作复杂作品:3人为一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海天文学社期刊),利用校“海天文学社”网站(http:/erain.com.cn/zxm)提供的文字和图片,在空白幻灯片(8至10张)上创作,建立交互性好的超级链接(如“首页”、“上一页”、“下一页”等),合理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和自定义动画,图文混排的版面要清晰、合理,应用多媒体音、视频文件。这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通过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PPT的使用,通过多样化作品的制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作欲望,促进学生的发展。(图5是方案二中选出的代表作品)【方案三】创造个性作品:4人为一个单位组,不使用教师提供的主题,网上搜集资料,确定主题,设计版面,使用所学的知识点,合理设计,创作个性作品(10至12张)。这是针对班级中极少部分操作水平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图6是方案三中选出的代表作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方案,根据不同的方案,提供了三个不同等次的示范作品(以前学生的作品)供学生参考,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创作,自主性提高了,创作的欲望增强了,这样的弹性预设方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整个过程我们收获了很多!二、生成是预设的升华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虽然我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但是只要尊重和珍视课堂生成,我们的教学就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那么,在课堂中我们如何尊重和珍视这些课堂生成呢?1、生成中即时调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