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麦哨教学目标的确立及设计意图摘 要:对于一篇课文,首先要确立的就是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要学什么,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去教、去学。要根据单元训练重点,结合课文特点,准确地确立学生学习的重点。对于略读课文,要以“自主读书”贯穿全程,勾画、思考、批注、表达、交流、讨论、倾听,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关键词:略读课文;教学目标;自主学习;训练点;画面一、分析单元教材本单元围绕“走近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牧古诗词三首麦哨。麦哨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在单元导读中编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下面的课文,为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所以,我们确定的语言训练点主题是:体会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画面的。其实从三年级开始,教科书就有意识地渗透了“读文章想画面”阅读能力的训练,四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对这一训练重点进行了总结提升,所以,确立这一目标是对“读文章想画面”能力的巩固与运用,符合语文能力螺旋式向上发展的特点。二、本课教材分析麦哨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字里行间渗透了为孩子们的那种自由、快乐、幸福的生活感到高兴的情感以及对田园风光的赞美、喜爱之情。但文中没有一句直接表达出这种情感,都是把这种情感融入景、事之中。这个单元的前三篇文章都是描绘田园风光和乡下孩子幸福的童年生活的画面。麦哨一文正是对前几篇文章的延伸,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前面习得的“抓画面”的学习方法,去自学麦哨就容易多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根据课标要求、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学情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凭借快速浏览,运用前面学到的“抓画面”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2.重点探究三个画面(湖畔割草的孩子、盛夏的田野、湖边玩耍的孩子),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3.初步了解文章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法和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本课的难点是体会麦哨的声响所暗示的含义。三、设计理念体现略读文章的特点。麦哨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如何体现“略”呢?首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以直接让学生采用学法迁移进行学习,我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进行“隐身”。其次,还要“略”在学生的学习要求上。虽然同一单元的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非常相近,但对于略读课文而言,由于主要采用让学生运用学习精读课文时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习广度与深度上自然相对降低,不要求达到学习精读课文时的水平。最后,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做到“略”而不薄,简中有丰。也就是说,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一定要准确定位,精心切入,深入挖掘,使略读课文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四、本课教学流程1.由前几课内容导入。亲切自然,带入情景。2.整体感知、梳理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描写了孩子们哪几个活动画面?勾画出关键词。从孩子的这些活动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读一读具体的句子。)3.拓展可爱的草塘,抓住词句汇报草塘可爱的画面。五、设计方案及意图1.导入:第六组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生活的画面。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麦哨,将会给我们展示怎样的乡村生活呢?(设计意图:选准自然亲切的切入点,随着音乐回顾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内容,使学生期待麦哨课文所讲内容,激发阅读兴趣。)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描写了孩子们哪几个活动画面?勾画出关键词。从孩子的这些活动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读一读具体的句子。)(设计意图:给学生默读的时间,默读有利于思考,其实就是让学生充分自学。体现以自学为先,让学生自己去梳理课文,自己去感悟。学生在汇报时,可以自由汇报,教师适机点拨,淡化自己的“教”,强化学生的“学”,体现以教师点拨为辅。)例如:A.割草部分;B.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几个画面的教学。3.课文我们学完了,同学们看一看还有没有什么疑问?(根据学情随机处理,或师提出或生提出)(体现质疑解惑)重点解决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看起来与本文内容无关,为什么还要写?(小组讨论解决)体会后,让学生感受这段精彩的描写,通过读展现出来,并尝试积累背诵(可以课下背诵)(积累优美语言)4.拓展可爱的草塘给同学们带来一篇写乡村田园的文章。读文,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塘可爱?画出句子并汇报。适时、适度地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参考文献:王红波,张丽芬.麦哨教学设计J.学园,2014(2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