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问:有时,我在语文练习册里能做到课外的文言文,一做到这,我就头疼,怎样才能做到,做这种 题时游刃有余? 答:同学,你好!在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步骤:四个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 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 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 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 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 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总之,速读全文, 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 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 同学们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 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 再联系上下文检验, 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 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 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 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 (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所翻译的 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 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 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 确率较高。 问:阅读课外文言文时碰到陌生的词句怎么办?问:阅读课外文言文时碰到陌生的词句怎么办? 下面介绍几种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 2 (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在古文中往往可从上下文的词义推断出某词的意义。如“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 “邑”颇为费解,但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 (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前有状语,后带宾语, 则为动词,应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 (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如“樯橹灰飞烟灭” , “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 “樯”是冷僻字, 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以局部代整体推出“樯 橹”是战船。 (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本义为“仁爱” ,在这里显然是讲 不通的,可借助于音的联系来推断其通假, “惠”通“慧” ,聪慧。 (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数,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数。古代单音 词一般都保留在今天的双音词中, 我们可用今双音词去推断和掌握文言单音词的意义。 如 “内立法度, 务修耕织守战之具”中的“修” ,可用现代汉语“修建、修造、修长、修饰”去推断,就不难从比较 中找它的确切解释是“修造” 。 (6)根据词语结构或修辞推断词义。如“存亡之理”中“存”与“亡”反义并列,是“生存” 之义。 【例 1】2006 福建厦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 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乙欧阳公 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 无书读。就闾里 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 字 ,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 注:欧阳公:指欧阳修。孤:幼年丧父。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 d,多年生草本植 物,与芦苇相似。闾里:乡里。士人家:读书人家。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 。务,致 力,从事。文字:文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无从致书以观 (3)弗之怠 (4)家贫无资 2.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 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 (只需填序号。 )_ 假:(1)借;(2)宽容; (3)如果,假如; (4)非正式的。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5.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 下面哪一个观点( )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 3 解析:解析:第 1 题考查了词语,既有虚词,也有实词。 “以是”是个固定文言词语,翻译为“因此” ,其余 三个均为实词,要注意和今义区别开。 第 2 题考查了“一词多义”现象,要善于根据上下文和内容选取最合适的一个。 第 3 题考查了停顿,本题可用意义法区分,A 项应在“余”后,C 项应在“公”后,D 项应在“诵” 后,只有 B 项正确。 第 4 题的翻译要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如“走” “稍” “及”等词语。 第 5 题(1)甲文讲了两个意思:一是借书及时归还,讲信用;二是刻苦学习。C 项正符合这两个意 思。 (2)是对内容的理解,注意两文之间的联系。 答案:答案:1.(1)因此 (2)得到 (3)懈怠,放松 (4)钱财 2.(1)3.B 4.(1)抄写完毕, (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5.(1) C(2)欧阳修母亲的做法有益于欧阳修从小养成刻苦学习的好习惯。欧阳修和宋濂学习都 刻苦用功,可见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实地演练实地演练 例年真题例年真题 一、(2006 江苏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4 4 题。题。 甲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 乙乙 上 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 寒切身,故不暇 廉耻耳,夫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 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 注: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不暇:顾不上。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2)自是数年之后( )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顾不暇廉耻耳 温故而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 。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 (用甲文中 的语句回答。 ) 4 二、二、(2006 山东济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4 4 题。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 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 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 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n)粥不充,日昃(z太阳偏 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媵人持汤沃灌( ) 2)腰白玉之环( ) (3)再适长山朱氏( ) (4)往往馕粥不充(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三、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24242828 题题(10 分) 甲文:甲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女忘 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 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24、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1 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曾 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 然后能改( ) 吴既赦 越 ( ) 与百姓同其劳 ( ) 26、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女忘会稽之耻邪? 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