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古代诗歌中的景情关系,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宋代范希文对床夜话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化景物为情思。”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更明确提出了景语与情语的概念并提到二者的关系:“不能入景语,又何能情语耶?”“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而王国维则更在人间词话中明确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诗中景与情的关系。,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如2007年北京卷第12题对苏轼望江南这首词设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一首词作赏析。” 2007年上海卷第16题“就作品中的画线句,联系上下片内容,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2008年天津卷第16题考查王维的山居即事的后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008年山东卷第14题第一问“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2009年江西卷第14题第二问:前人认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为全诗动人处,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9题考查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设题为:“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在鉴赏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时,总是被一批“景情”的“专业术语”蒙住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有这样一些: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化情入景、触景生情、以景显情、以景衬情、缘情设景、因情设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等。,情与景的关系术语,(总结)分三种: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寓情于景(融情入景)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具有无穷艺术魅力。,以景结情 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首联点出告别的地点,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接下去两联写离别的深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感情真挚。最后以“萧萧班马鸣”作结,以景结情,用两匹马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烘托出诗人的缱绻情谊。,情与景的内在联系,借景抒情(由景生情): 景与情的内在关系,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诗歌借景抒情,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盎然,作者以 “莺争”“燕啄”“绿杨”“白沙”等意象,从动态到色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乐景 ,借乐景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一)乐景写乐情,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景,表达什么情?,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塞下”、“秋”、“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充满肃杀之气。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二)哀景写哀情,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三)乐景衬哀情,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四)哀景衬乐情,思路:手法 + 内容 + 作用 步骤: (反衬) 以衬情 (总结)以此种手法突出/强调/增添了情,答题步骤,练习 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参考答案:()“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沉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梳理,景情关系: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如何确定景情之间的关系?,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列举景物: 分析氛围: 抒发情感:,例题展示一(07四川):,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衰残、凄凉的秋景,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以及烦乱心境。,列举景物: 分析氛围: 抒发情感:,例题展示二 07全国,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 、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 、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 。,清新明净、秀丽、明朗,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注意画面的色调),组织答案步骤: 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鉴赏思维切入点: 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 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注意画面的色调),高考常见题型答题指导,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 这首词运用借景抒情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题型情景关系类,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 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借“朝雨” “杨柳”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环境的凄冷,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借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题解题步骤: 1、明确手法(情和景的关系) 2、列举景物(意象) 3、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意境) 4、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情与景关系题,(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上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 1、从“景”的角度: 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2、从“情”的角度: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 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小结,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06辽宁卷)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lu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题型作用类,作用,思路:作用+内容+意境+情感 步骤: (作用) 描写 营造 表达,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 营造氛围 借景抒情 塑造意境 奠定情感基调 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以景衬境 ,以景衬情 ),南乡子 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参考答案:词中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词的最后通过“潮退”反衬思乡却无法回乡,强化了思乡之情。,实战演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1分) 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分),形象鉴赏 景,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 韦应物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的景象,渲染清峭孤寂的环境,突出了作者不平静的情绪和孤独寂寥之感。,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 摇落:草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