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 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 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 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 施的保护措施。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邮政设施规划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城市移动通信规划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通信工程规划,总体规划内容深度 城市通信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宏观预测城市近期和远期通信需求量,预测和确定电话普及率和装机容量,研究确定邮政、 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发展目标和规模。 2)提出城市通信规划的原则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3)确定城市长途网结构方式、长途局规模及选址、长途局与市话局间的中继方式。 4)研究和确定城市电话本地网近、远期规划。 5)研究和确定邮政、电信局所的分区范围等。 6)研究和确定广播及电视台、站点规模和选址。 7)划分无线电收发讯区。 8)确定城市微波通道,制定相应的控制保护措施。 城市通信工程总体规划图纸 1)市域通信工程现状图 2)市域通信工程规划图 3)城市通信工程现状图 4)城市通信工程总体规划图 详细规划内容深度 城市通信工程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1)预测规划范围内的通信需求量。 2)确定邮政、电信局所等设施的具体位置、规模。 3)确定电信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管道埋深等。 4)划定规划范围内电台、微波站、卫星电信设施控制保护界线。 5)估算规划范围内电信线路造价。 城市通信工程详细规划图纸,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原则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纳入城市规划,依据城市发展规模和布局,进行城市通信工程设施规划。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以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考虑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对基本通信业务的需求,保证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能力。通信工程要符合国家和通信相关部门颁布的各种通信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充分考虑原有设施的情况,充分挖掘现有通信设施能力,合理协调新建通信工程的布局。规划必须论证方案的技术先进性、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工程设施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今后通信网络的发展,以适应通信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和通信业务的多样化 的发展趋势。,一、邮政设施规划 1、城市邮政需求量预测 邮政设施的种类、规模、数量主要依据通信总量邮政年业务收入来确定需求量主要由邮政年收入或通信总量来表示。 预测通信总量(万元)和年邮政收入(万元),采用发展态势延伸法、单因子相关系数法、综合因子相关系数法等预测方式。 发展态势延伸法公式: yt=y0(1+a)t 式中:yt规划期内某年邮政业务收入或通信总量; y0现状(起始年)邮政业务收入或通信总量; a邮政年业务收入或通信总量增长态势系数(a0); t规划期内所需预测的年限数。 单因子相关系数法 综合因子相关系数法 2、局所数量预测 业务量预测局所数 人口或业务密度服务半径局所数,2、局所数量预测 业务量预测局所数 人口或业务密度服务半径局所数 例如,某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8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 为78km2。该城市邮政局总量配置为: 规划城市人口密度=80万人/78km2=10256人/km2 其邮政局所服务半径为0.71-0.8km(取其半径为0.75km) 该城市邮政局所配置总量=78/*0.752=44处,城市邮政服务网点设置参考值,3、邮政局所规划 邮政局所规划的主要内容: (1)确定近、远期城市邮政局所数量、规模; (2)划分邮政局所的等级和各级邮政局所的数量; (3)确定各级邮政局新所的面积标准; (4)进行各级邮政局所的布局。 邮政局所按不同等级划分为邮政通信枢纽、邮政局、邮政支局以及邮政所。 邮政枢纽:设于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是邮政业务的专业处理机构,重点负 责邮政分拣转运业务 邮政支局:设于县城及以上城市,兼营各种邮政业务,包括物流、资金流、 信息流等各方面 邮政所:基层邮政设施,具有收发信件包裹、订阅报刊杂志和办理储蓄汇 兑等基本功能。,邮政局所选地原则 邮政通信枢纽选地原则 (1)局地应在火车站一侧,靠火车站台 (2)有方便接发火车邮件的邮运通道。 (3)有方便出入枢用的汽车通道。 (4)有方便供电、给水、排水、(供热)的条件。 (5)地势平坦、地质良好。 (6)周围环境符合邮政通信安全。 (7)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8)在非必要又有选择余地时,局地不宜面临广场,也不宜同时有两侧以上临主要街道。 邮政局所选地原则 (1)局地应设在闹市区、居民集聚区、文化浏览区、公共活动场所,大型工矿企业,大 专院校所在地。 (2)局地应交通便利。 (3)地势平坦、地质、地形条件良好。 (4)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二、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1、城市电话需求量预测 电话需求量的预测是电话网路、局所建设和设备容量规划的基础。 简易相关预测法公式: yt=y0(1+ak)t 式中:yt规划期内某预测年的用户数; y0现状(起始年)的用户数; a电话增长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系数,一般取1.5; t规划期内所需预测的年限数; k规划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 国际上推荐的预测公式 社会需求调查法 单耗指标套算法 总规阶段套算法 有关指标为:住宅电话每户一部,非住宅电话(指业务办公电话)一般占住宅电话的1/3;电话 局、站设备容量的占用率(实装率)近期为50%,中期为80%,远期为85%(均指程控设备);电话出 局管道孔数为设备容量的1.5倍,出局电缆的线对数(指音兹电缆)平均为12001800对;住宅电话 接33.5人/部,每户住宅建筑面积按6080计;每处电话端局的终期容量为46万门,每处电话站 的终期设备容量为12万门。 详规阶段套算法 每对电话主线所服务的建筑面积,2、城市电话网络组织结构及组网方案 城市电话网构成 本地电话网:端局汇接局端局 长途电话网:端局县级长途局地级长途局省级长途局大区长 途局国际局 电话交换网的基本结构: 网状网规模小,局数少 分区汇接(分区单汇接、分区双汇接) 分区单汇接传统汇接方式 分区双汇接网路规模大,局所数量多 全覆盖交换网中等规模的本地网 3、城市电话局所规划 电信局楼一般电信局楼、综合电信局楼、综合电信枢纽楼 一般电信局楼对应端局,交换机容量可考虑:新建10-15万门,旧局扩 建4-6万门。服务半径2.5-3.5公里,服务面积8-10平方公里。 综合电信局楼对应汇接局。500万人以上城市设8-20个,200-500万 人城市设4-8个,100-200万人城市设2-4个,100万人以下城市设2个。 综合电信枢纽楼对应长途局。特大城市设3-4个,较大省会城市设2-3 个,一般城市设1个,可与综合电信局楼合设。,4、城市电话光接点 电信业务光缆接入点光缆分接点、光缆用户接入单元 光接点布置方式交接间(密度大,业务发展不稳定)、交接箱(密度大, 业务较稳定)、人孔(密度小,业务稳定) 光纤到小区光接点的服务半径在500米左右,不超过1000米,一般服务用 户1000个左右,不超过2000户。,三、城市移动通信规划 我国的五种移动电话网又被称为A、B、C、D、G网,其中A网和B网是模拟网,C( CDMA)、 G (GSM)、D (DCS)网是数字网。 主要设施基站、移动电话局 基站设置要求天线高度2545米左右、间距1公里左右,服务面积不要过大(小 灵通基站较小) 移动电话局超过1500户可设局,单系统最大容量8万12万用户 移动电话网与固定电话网的连接通过关口局:用户数小于10万户时,移动局与关 口局合设,连接固话局;用户数1040万时,移动局布局为网状网,关口局作为汇 接局与固话局联系;用户数40100万时,关口局作为汇接局,以全覆盖形式连接移 动电话局和固定电话局。,四、城市广播电视系统规划 发展趋势:有线电视网迅速成长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主体,主要经营电视和互联网 业务,无线广播电视针对固定的用户群,革新技术和内容。 有线电视设施:总前端(相当于市汇接局)、分前端(相当于城市端局和县局)、 光接点(光缆铜缆接口) 光接点设置于路边,设于箱内,服务200500户。 分前端设置在服务区中心,需要两间房间,服务10000户左右。,五、城市微波通信网规划 微波通信的特点 直线传输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容量大 一般用于电视信号传输和应急通信 微波通信设施与通道规划 设施(微波发射站与中继站)位于制高点 需要留出站间微波通道,现有的通道应谨慎保护,不宜在城市内部新增通道,六、有线通信网络线路规划 线路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类:长途电话、室内电话、郊区(农村)电话、有线电视(含闭路电视)、有线广播、 计算机信息网络(Internet)、社区治安保卫监控系统,以及特殊用途通信等有线通 信线路。 按材料分类:光纤电缆、电缆和金属明线等。 按敷设方式分类:架空、地埋管道、直埋、水底敷设等。 城市电话线路规划 (一)电话管道线路规划 管道路由选择:1)管道路由应尽可能短直,应避免急转弯。 2)管道宜建于光缆、电缆集中和城市规划不允许建设架空线路的路由上,避免沿交换区界 线、铁路、河流等用户不多的地带敷设。 3)管道避免建设在规划尚未定型的道路下,或者虽已成型,但土壤未沉实的道路。避免在 流沙、翻浆地带修建管道。 4)充分研究管道分路敷设的可能(包括道路两侧敷设的可能),以增加管网的灵活性,创 造线路逐步实现地下化的条件。 5)管道应远离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6)管道应选择敷设在地上、地下障碍物较少的街道。 管道位置:宜敷设在人行道下,若在人行道下无法敷设,可敷设在非机动车道下,不宜敷设在机动车 道下。 利用管道方式的光缆线路 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 管道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8米且不宜超过1.2米。 电话管道、管群组合,(二)电话直埋电缆线路规划 地埋电缆、光缆线路路由 地埋电缆埋深:一般情况下,直埋电缆、光缆的埋深应为0.7-0.9米。 直埋电缆与其他地下设施间的最小净距 (三)架空电话线路 架空电话线路路由:要求短捷,安全可靠。 架空电话线路位置 架空线路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 架空电缆与明线线路架设高度 城市有线电缆、广播线路规划 (一)城市有线电缆、广播线路路由 1)有线电视、广播线路应短直,少穿越道路,便于施工及维修。 2)线路应避开易使线路损伤的场区,减少与其他管线等障碍物交叉跨越。 3)线路应避开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系统无关的地区,以及规划未定的地域。 (二)城市有线电缆、广播线路敷设方式 1)有线电视、广播线路路由上有电信光缆,且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经与通信部门商议同意,利用光缆一部分作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线路。 2)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电信通道,可利用管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但不宜和电信电缆共管孔敷设。 3)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电力、仪表管线等综合隧道,可利用隧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 4)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有架空通信电缆,可共杆架设。 5)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沿线有建筑物可供使用时,可采用墙壁电缆。 6)对电视电缆、广播电缆有安全隐蔽要求时,可采用埋地电缆线路。 7)电视电缆、广播电缆在易受外界损伤的路段,穿越障碍较多而不适合直接敷设的路段,宜采用穿管敷设。 8)新建筑物内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线路宜采用暗线方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