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 海 无 涯 第 页 共 5 页 1 后叙后叙 导学导学案(教师版)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一词多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认识本文尊重客观事实,灵活运用多样手法表现人物的传记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忠义之士的性格特点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学习重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学习人物传记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了解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忠义之士的性格特点 【学法指导】:预习、朗读、质疑探究、小组合作 一、课前检测一、课前检测 1、作、作者简介者简介 韩愈,唐代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昌黎,谥号“文” ,后人尊称韩 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 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 、 “惟陈言之务去” 。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 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文集昌黎先生文集 2、标题注解、标题注解 (1)张中丞,即张巡张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未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许远 共同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 (2)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 前,变称作“叙”或“引” 。 “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 3、故事背景、故事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 57 年) ,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 12 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 七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 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因而张巡, 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传颂。 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 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 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 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 4、注音、注音 嫉妒(嫉妒(j ) 杀戮(杀戮(l) 云霄云霄雨霁雨霁(j ) 沮遏(沮遏(j ) 须髥须髥(r n) 诉讼诉讼(s s ng) 卷帙浩繁卷帙浩繁 (zh ) 蚍蜉(蚍蜉(p f) 远遁(远遁(d n) 诟骂(诟骂(g u) 羸弱(羸弱(l i) 睢阳(睢阳(su)创伤)创伤(chu ng) 潜滋暗长潜滋暗长(z ) 二、自主学习二、自主学习 1、翻译与理解 【1】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愈 (韩愈,文中可译为“我” )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为 (撰写) 张巡传 。翰以以 (凭借)(凭借)文章自名自名 (自负) ,为为 (认为)此传颇详密。然尚尚 (尚且)恨恨 (可惜)有阙阙 (通“缺” 缺失,不足。 )者,不为为 (替)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事 (事迹)首尾。 诵读后思考:诵读后思考: 1、本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明确:第一部分(第第一部分(第 1 段) ,是引子,段) ,是引子,借评论李翰的张巡传 ,交代借评论李翰的张巡传 ,交代了本文写作的缘起。了本文写作的缘起。 2、作者为什么要写张中丞传后序?请用本段原文回答。 明确: “明确: “然然尚尚(尚且)(尚且)恨恨(可惜)有(可惜)有阙阙(通“缺”(通“缺” 缺失,不足。 )者,不为(替)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缺失,不足。 )者,不为(替)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 事(事迹)首尾。 “事(事迹)首尾。 “ 学 海 无 涯 第 页 共 5 页 2 【2】远虽虽 (虽然)材若若 (似乎)不及不及 (比不上)(比不上)巡者,开门纳巡,位位 (职位)本在巡上,授之柄柄 (权柄)而 处其下,无所无所 (固定搭配,没有什么)疑忌,竟竟 (最终)与巡俱俱 (一同)守死,成成 (成就)功功名。城陷而城陷而虏虏。 (1) 与巡死先后异异 (不同)耳耳 (罢了) 。两家子弟材材 (通“才” ,才能。 )智下下 (低下) ,不能通知通知 (全面理(全面理解)解)二父 志志 (志向) ,以为(认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以为(认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2)远诚诚 (真的)畏死,何苦守尺寸之之 (结构助 词, “的” )地,食其其 (代词,他)所爱所爱 (所爱之人)之肉,以以 (表目的的连词, “来” )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其 (代 许远)围围 (围城)(围城)守守 (死守)(死守)时,外外 (名作状,在外)无蚍蜉蚁子蚍蜉蚁子 (形容微弱的, “(形容微弱的, “一丁点” )之)之援,所欲忠者, 国与主耳。而(然而)贼语语以国亡主灭。 (3)远见救援不至,而而 (表转折关系,但是)贼来益益 (更加)众众 (多) , 必以以 (认为)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且 (将要,且将)尽,虽虽 (即使)愚人愚人 (愚蠢的人)亦能数日数日 (数着日子)而而 (表修饰关系)知死处矣。远之之 (主谓间,取独)不畏死亦明明 (形容词作动词,弄明白。 )矣。 乌有(哪里有)乌有(哪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4)虽虽 (即使)至愚者至愚者 (最愚蠢的人)不忍为。呜呼!而谓谓 (说) 远之贤而为之邪? (1) (句式:被动句)翻译:雎阳城陷落而被俘获。 (2)翻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成了俘虏,便认为许远是怕死而用言辞向敌人降服了。 (3) (句式: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翻译:而敌人告诉说唐朝已亡了,国君已经死了。 (4)(句式:被动句)翻译:哪有城被攻破、部下都死了,只有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 诵读后思考:诵读后思考: 1、这段主要写谁?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明确:许远。事件有:、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苦守尺寸之地,许远。事件有:、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苦守尺寸之地, 食其所爱之肉。、贼语以国亡主灭(诱降)食其所爱之肉。、贼语以国亡主灭(诱降) 2、本段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明确:“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3】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之 (主谓之间,取独)陷,自自 (从)远所分所分 (所字结构,名词:说(所字结构,名词:说分担的分担的 部分)部分)始始 (开始) ,以此诟诟 (辱骂)远。此又与儿童之之 (结构助词, “的” )见见 (见识)无异。人之将死,其藏人之将死,其藏腑腑 必有先受其病必有先受其病者。者。 (1)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2)观者见其然然 (这样) ,从而从而 (从:跟从;而:表递进,译 为“并且” )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之 (主谓间,取独)好好 (喜欢)议论,不乐不乐 (不乐意)成人之美如是如是 (到了这个地步)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卓卓 (叠词,卓越) ,犹犹 (还)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 之初守也,宁宁 (哪里,表反问语气)能知人之之 (主谓间,取独)卒卒 (最终)不救,弃城而逆遁逆遁 (预先逃走)?苟苟 (如果)此不能守,虽虽 (即使)避之他处何益?及及 (等到)其无救无救 (没有救兵)而且穷穷 (处于困境)也,将将 (率 领)其创残饿羸创残饿羸 (因受伤而残废、因挨饿而瘦弱)之余余 (余部) ,虽欲去去 (撤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 矣。守一城,捍天下,以以 (凭借)千百就就 (接近)尽尽 (死亡)之卒,战百万日日 (名作状,每日)滋滋 (增多)之师师 (士兵,这里指敌军) , (3)蔽遮江淮,沮遏沮遏 (阻遏)其势势 (兵势) 。天下之之 (主谓间,取独)不亡,其谁之功也? 当是时,弃城弃城 (丢弃城池)而而 (表目的)图存图存 (考虑活路)者,不可一二数,擅擅 (掌握)强兵坐而而 (表修饰关系) 观者相环相环 (到处都是)也。不追议追议 (追究议论)此,而(反而)责(责怪)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 淫辞而助之攻也淫辞而助之攻也。 (4) (1)翻译:人要死,他的内部器官一定有先得那个病的部位。 学 海 无 涯 第 页 共 5 页 3 (2)翻译:拉断绳子,它断开的地方一定是绳子的某一段。 (3)翻译:坚守一座城池,来保卫朝廷,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 (4)翻译:也就可见他们把自己比同叛逆,制造邪说帮助叛敌攻击张、许二公。 诵读后思考:诵读后思考: 1、此段为什么而辩论? 明确:明确:“分守分守”不是睢阳失陷的主因,也不是许远的过失。不是睢阳失陷的主因,也不是许远的过失。 2、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明确: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如:如:1、人之将死、人之将死2、引绳而绝之、引绳而绝之 正反对比论证,如: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正反对比论证,如: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也。 3、本段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守城意义? 明确:明确: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4】愈尝尝 (曾经)从事(任职)于汴徐二府,屡屡 (多次,屡次)道道 (名作动,取道)于于 (在)两府间,亲祭祭 (祭奠)于其其 (那)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往往 (常常)说巡、远时事时事 (当时的事)云:南霁云之之 (主谓间,取独) 乞救于于 (向)贺兰也,贺兰嫉嫉 (嫉妒)巡、远之之 (结构助词, “的” )声威功绩出出 (超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爱 (喜欢)霁云之之 (主谓间,取独)勇且且 (又)壮壮 (豪壮) ,不听其语,强强 (强行)留之,具具 (准备)食与乐乐 (音 乐) ,延延 (延请)霁云坐。霁云慷慨慷慨 (慷慨激昂)语语 (动词,说)曰: “云来时,睢阳之之 (结构助词, “的” )人不不 食食 (没有进食)月余日矣!云虽虽 (即使)欲独食,义义 (名作状,在道义上)不忍;虽虽 (即使)食,且且 (将)不下 咽! ”因因 (于是)拔所佩刀断断 (砍断)一指,血淋漓,以以 (把)示示 (给看)看)贺兰。 (1)一座大惊,皆感激感激 (感 动激昂)为云泣泣 (名作动,流泪)下。云知贺兰终终 (最终)无为为 (替,给)云出师出师 (出兵)意,即即 (就)驰去去 (离 开) ;将出城,抽抽 (抽出)矢矢 (箭)射佛寺浮图,矢著著 (通“着” ,中)其上砖上砖 (上面的砖)半箭,曰: “吾归归 (回 去)破破 (击败)贼,必灭贺兰! (2)此矢所以所以 (用来的)志志 (通“识” ,标志、标示。 )也。 ”愈贞元中过过 (经 过)泗州,船上人犹指指 (用手指)以以 (连词,而)相相 (互相)语语 (名作动,讨论) 。城陷,贼以以 (用)刃胁降降 (使 动用法,使投降)巡,巡不屈,即即 (就)牵牵 (拉)去,将将 (将要)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应 (回答) ,巡呼 云曰: “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为 (表被动,被)不义屈屈 (屈服) ! ”云笑曰: “欲将将 (将要)以有为有为 (有所作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