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概念,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带来教育新纪元,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可以在通过自己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外部给学生的刺激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还可以动手操作,这有利于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只要让学生对函数列出其函数对应值表,学生就首先感悟到a取负值时的“恶果”,此时学生就可以自己用反例来教育自己而通过对函数的自动作图,学生又自然发现在a取负值时,函数的图象没有规律,这又为学生学习等比数列q 0时的性质埋下伏笔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 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 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19461958年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19581964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丰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 为了解决资源共享,单一的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信息技术的影响,人类活动,不论是个人活动还是组织机构的活动,将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实现全球化。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后果是显而易见的。1946年,只有8000个家庭(全在美国)拥有电视机。到1994年,全世界约有8亿台电视机。到1998年,全球电视机数量增至10亿台。人们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也在增长:目前,美国人平均每天花4小时看电视;欧洲人平均每天花2小时看电视。看电视这种活动是在20世纪中期才出现的,现在人们花如此多的时间看电视,他们受电视的影响可能比以往任何事物都大。此外,廉价易用的通信技术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而距离是人们在一起工作的障碍。相距数里之外的人们正在找到一起工作的办法,相互之间购物,并为了共同的目的组成团体。人类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个人和组织之间可以自由活动,好像国界和自然界限并没有把人们分开一样。日本人和欧洲人可通过电子渠道在缅因州弗里波特的LL比安商店购物。环球文化随着信息技术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在一起,将逐步形成一种环球文化。经济产品的国际化意味着在马来西亚生产的一枚金属螺钉与在泰国生产的一个螺母能够精确地结合,并且能与在南非和智利生产的其他部件结合。从日本、欧洲和美洲来的顾客要求各个麦当劳快餐店的服务质量一样高,不管它们是设在巴黎、布达佩斯、莫斯科还是北京。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而且越来越精确。为满足国际标准,各地的公司将生产国际旅客们想要的产品,而这些国际旅客将是国际生活方式的活动布告牌。少数地方风俗习惯也许会被当成新奇的事物和纪念品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大多数的工人将不得不开始制造可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地方产品将与民族风俗和语言一起慢慢消失。选择广告上的模特时,也许会越来越多地强调他们形象的“普遍接受性”。一个平常的模特属于哪个种族或哪种文化,甚至年龄或性别都将不很清楚。随着环球文化的发展,地方文化将萎缩。几百种语言将消失。目前,全世界的人说着好几千种语言,但是到21世纪之后,也许90的语言将消失。语言的总数将下降到250到600种。全球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正在增强英语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操其他语种者很可能会发现,如果他们要在国外经营,必须学习英语。很多人将发现,用英语表达他们的思想比用他们的母语容易一些,而他们的孩子也许将在讲英语的环境中长大。最终,英语也许将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母语。英语文化的威胁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而文化的抗争在信息社会里是非常痛苦的。,今天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信息储存和传输等信息处理能力上达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水平 ,并且日益显示其“加速度”的发展趋势。它已经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核心技术是微电子芯片、数码技术以及以激光为依托的光缆技术。微电子芯片是把更多的电路和元件集中放置在一块小的芯片上 ,使计算机体积日趋小型化 ,并具有更快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强大的功能。微处理器的发展加速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使PC机进入千家万户。数码技术就是将任何信息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都转化成二进制的数字语言 ,交给计算机处理。其中 ,数码压缩技术则是将数码化后的数据进行浓缩。,信息技术的特点,1.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了一大批以往所没有的新兴产业; 2.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使传统产业明显带有信息化的痕迹,从而获得新的出路; 3.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呈现取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总之,城市产业结构开始由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向新兴的信息经济模式转变。另外,与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相对应,城市的就业呈现出软化的特征,也就是说就业结构中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教育等软职业的人员比重的增大。 4.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由集聚走向集聚与分散并重。爆发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使资本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开始了近代的城市化过程,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集中化趋势,这种集中化以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为基础,以交通技术的改进为条件。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将使城市居民的工作、教育、生活、购物、就医、娱乐等打破时空限制,人们对办公室、学校、购物中心、医院、交通工具等的依赖性大大减弱;部分工业生产对资源、对高度集中的生产规模的依赖性亦降低,削弱了集聚的动力。这就大大地拓宽了城市的活动空间,使城市得以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也呈现扩散化趋向。在总体呈现扩散化的趋势下,城市也有一定程度的集聚。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需要更高质量的协调与合作,这就要求城市各种功能在中心区域重新融聚。现代信息技术使城市发展可以根据各自所需更自由地选择其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扩散化趋势将引导城市 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产业和人口的分散,使其部分工业职能外迁,城市外围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业生产区域 城镇群体 ,城市的功能结构得以纯化,空间区划更为明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进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那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承担着怎样的重任,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纵观历史,无论教与学的过程,对学习者来说都是获得信息、辨别和加工信息,而教师所提供的都是“信息服务”,只是不同的时期课程的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属于“某类信息”的集合。所以,无论教与学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只不过每个时期使用的都是当时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所能够提供的信息技术(如:活字印刷、挂图、显微镜等),信息技术不是到课堂上展示自己而是要为课程服务。而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部也提出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推出了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够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时实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多媒体化,图文并茂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的学习氛围。因而,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条件,在集思广义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