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8页
第2页 / 共168页
第3页 / 共168页
第4页 / 共168页
第5页 / 共168页
第6页 / 共168页
第7页 / 共168页
第8页 / 共168页
第9页 / 共168页
第10页 / 共168页
亲,该文档总共1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编号:xxxxxxxx某某制药厂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报批本)编制单位版 本 号实施日期目 录目 录I综合环境应急预案1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事件分级31.4 适用范围61.5 工作原则7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8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102.1 各部门体系职责112.2 外部指挥与协调173 预防与预警173.1 危险源的监控管理173.2 预警行动204 应急处置224.1 先期处置224.2 响应分级244.3 应急响应程序264.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44.5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404.6 配合有关部门应急响应465 应急终止475.1 应急终止条件475.2 应急终止程序476 后期处置486.1 善后处置486.2 评估与总结487 应急保障497.1 人力资源保障497.2 资金保障497.3 物资保障497.4 医疗卫生保障507.5 交通运输保障507.6 通信与信息保障507.7 科学技术保障507.8 应急能力评估508 监督管理518.1 应急预案演练518.2 宣教培训528.3 责任与奖惩529 附则539.1 名词术语539.2 预案解释549.3 修订情况549.4 实施日期54158 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总则编制目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我公司为规范安全生产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过预案的实施,防止因组织不力、应急响应不及时、救护工作混乱等延误事件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1年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施行;(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113号;(10)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环办函2008324号;(11)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010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14)福建省环保厅关于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闽环保应急201317号;(15)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开展全省“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年”活动的通知,福建省环保厅,闽环保应急201325号;(16)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修订;(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591号令,2011年;(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2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21)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完整版),2013年2月5日;(22)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环保部令 第22号,2012年;(2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25)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2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7)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2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31)事件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32)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2012年10月;(33)*市环保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环保局,明环201072号;(34)*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政文2004140号);(35)*市*区突发公共环境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5月9日发布;(36)*有限公司国家一类新药来氟米特原料及其片剂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04年编制;(37)*有限公司国家一类新药来氟米特原料及其片剂技术开发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明验监字2010第035号;(38)*有限公司环境监测报告等相关资料。事件分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II级)、较大环境事件(III级)和一般环境事件(IV级)四级。1、特别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件,或事件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3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件;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件;(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2、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3、较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4、一般(级)突发环境事件。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本公司事件分级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参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规定的事件分级,针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序、影响范围、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可以调动的应急资源,为方便管理、明确职责,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从重到轻依次分为重大环境事件(I级公司级)、较大环境事件(级车间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岗位级)。(1)重大环境事件(I级公司级)凡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件:发生溶剂库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爆炸事件,影响范围超出公司控制范围的;溶剂库、车间、危废存储间、仓库发生大型火灾等事件,其影响范围超出公司控制范围的;污水处理站故障无法运行等事件而致使,其影响范围超出公司控制范围的:(2)较大环境事件(级车间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发生溶剂库危险化学品泄漏,且有发展为大量泄漏趋势的事件,影响范围在公司控制范围内的;溶剂库、车间、危废存储间、仓库发生火灾事件,影响范围在公司控制范围内的;污水处理站运行异常等事件而致使,影响范围在公司控制范围内的:(3)一般环境事件(级岗位级)除重大环境事件(I级)、较大环境事件(级)以外的其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全厂范围内现有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发生突发事件情况下,若产品、产量、原材料发生变化或改变生产工艺,必须重新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本公司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有:溶剂库原料桶发生泄漏、爆炸事件;溶剂库、车间、危废存储间、仓库发生火灾事件;污水处理站无法正常运行而影响周边环境。本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突发以上环境污染事件处置能力的应对工作。工作原则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极其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与社会影响相适应。(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4)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为本公司和其他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