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l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之初,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世界的占比微不足道,落后的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差距面前,强烈的“危机感”很容易催生单纯追求GDP的发展观念,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取得广泛共识,从而为经济建设树立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凝聚力量,果敢行动。以“GDP挂帅”为集中体现的发展观念,现在已经不能很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了。十九大报告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来概括当前我们经历的历史性转变,“发展”的内涵在这里已然从“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有环境保护、创新能力、科技与文化等很多方面。“强”是多维度的,需要综合考量,无法把各个维度的“强”通过“加总”成一个“数”,来理解和测度整体的“强”。新发展观不再能“化简”“还原”成某个单一维度。在产业发展领域,这种单一维度的观念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时表现在关于产业发展进程所谓“一般规律”的认知中。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以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数次被称作“产业革命”的生产大发展。每一次生产大发展都使社会生产达到了一个之前历史上无法企及的新高度,并且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那些关于产业发展的宏观叙事里,这些显而易见的生产力成就被人们与“一般化”“普适化”的道路连接起来了。这条路上有大的“驿站”,也有小的“台阶”,发达国家一路走来,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就是在这条路上“拾级而上”。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实际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忽略了不同国家禀赋的不同,忽略了不同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内外历史条件的差异。我们认为新产业革命是指向未来的,它的路径未定,不同的经济体都要探索、寻找属于自己的合适路径。不仅如此,新产业革命所要到达的目的地的特征也是开放的,充满意想不到的可能。没有谁能够完全清晰地描绘未来的情景,又怎么能够笃定地认为未来企业就是某个据说代表未来的“标杆”企业整齐划一的复制呢?(摘编自杨斌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观?)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强烈的“危机感”容易催生单一维度的发展观念。B. 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我们不仅要关心经济的增长,也要关注环保、创新等。C. 新发展观否定了产业发展领域中单一维度的观念,以及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规律。D. 新产业革命的终极形态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经济体新产业革命路径也不尽相同。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单纯追求GDP具有时代必然性。B. 文章认为“强起来”无法仪用“数”来理解和测度,以此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C. 文章提出新发展观后,接着分析“一般规律”的来源,进而说明后者不具备普适性。D. 文章论述新产业革命时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指出未来企业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开启了现代工业,之后的每次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B. 如果将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道路视为各国必由之路,就会在认知上导致“专断论”。C. 后发国家根据本国特点,依循历次产业革命的内在规律,必然能够迎来新产业革命。D. 评判产业体系实际上并不存在客观标准,不应当人为地调整和干预未来产业体系。【答案】1. C 2. B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C项,“新发展观否定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规律”,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在产业发展领域,这种单一维度的观念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时表现在关于产业发展进程所谓一般规律的认知中”以及“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实际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这里否定的“规律”,并非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真是的规律,而是被西方发达国家主观臆断的“规律”,是所谓的“规律”。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B项,“文章认为“强起来”无法仪用“数”来理解和测度,以此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中“以此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表述错误。文中第二段指出“强是多维度的,需要综合考量,无法把各个维度的强通过加总成一个加数,来理解和测度整体的强”;第三段通过论证分析得出结论“实际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忽略了不同国家禀赋的不同,忽略了不同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内外历史条件的差异”,这里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方法”,而不是“原因”。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意思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本题A项,“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开启了现代工业”,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选项中只强调“发明”,而忽视“广泛应用于生产”这一重要条件,表述错误。C项,“后发国家根据本国特点,依循历次产业革命的内在规律,必然能够迎来新产业革命”中“必然”一词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相关表述为“发达国家一路走来,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就是在这条路上拾级而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忽略了不同国家禀赋的不同,忽略了不同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内外历史条件的差异”,据此我们只能推断出“后发国家根据本国特点,依循历次产业革命的内在规律,可能能够迎来新产业革命”,不能把“可能性”说成“必然性”。D项,“评判产业体系不应当人为地调整和干预未来产业体系”,不合文意,根据原文表述“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可知评判产业体系可以给出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法国参议院以62票赞成、1票反对,于当天通过了一项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从2018年9月起,将在法国中小学内禁止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关于手机等设备的没收和归还方式,议会将交由学校自行决定。该法案旨在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使用任何与手机相关的设备,除非是出于教学需要,或是在条例中明文规定可以使用的地点。参议院还决定将该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高中。议员们强调,智能手机的使用扰乱了教学,是导致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因素。频繁打开手机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也导致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体育活动日趋减少。他们还说学校是一个社交场所,而智能手机的使用会导致一些学生自我封闭。此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已通过立法,或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或规定学生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才能使用手机。(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8月1日)材料二:很多家长抱怨,作为父母很难断了孩子带手机进学校的念想,为什么学校不多加引导来妥善管理呢?学校也“有苦难言”。长沙市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如今部分中小学明文规定不准带手机进课堂,要求孩子自觉上交手机。“有的学生上交一台假手机,把真手机留在身上使用。并且,从执行上来说,学校每天对学生进出学校都进行检查不现实,容易引发冲突。此外,从法律责任上来说,手机应由谁保管、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由谁承担,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各个学校至今仍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在学校探索手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扎眼新闻也屡屡出现。比如有学校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结果导致周边居民不能打电话;某中学要求,如果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不上交,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结果引来一边倒的谴责,甚至遭到家长索赔“还有学生和家长搬出物权法,控诉学校无权剥夺手机的使用权。”长沙市一位中学班主任说。“校园都有固定电话,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沟通。”叶老师表示,“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并非低龄学生上学的必需品;而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外界一些闲散人员、网上不良信息,则给校园的管理带来了隐患。”(摘编自三湘都市报,2018年9月27日)材料三:材料四:研究表明,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照射会影响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引发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而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还没有发育成熟,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配有手机的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同时,手机还会使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等。不少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手机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旦离开手机,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美国乔治敦大学肿瘤中心主任说:“我们最新的研究,连同以前的研究,都表明打手机会增加罹患脑瘤的潜在风险,特别在青少年方面。”瑞典厄勒布鲁大学医院的专家也发布研究结果称,他们分析了11项全球相关研究后发现,每天使用手机1个小时,将会增加患脑瘤风险。(综合摘编自临床肿瘤学等杂志)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法国参议院以绝对优势票数通过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法案不足之处是没有明确没收和归还方式,为具体执行埋下了一定隐患。B. 家长对校园禁止使用手机的看法并不一致,部分学生对校园手机管理存在抵触的情绪,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手机难以管理的重要原因。C. 材料三表明,2014至2017年,使用手机聊天的比例持续下滑,使用手机学习的比例连年上升,但不能据此判断学生的手机使用日趋合理。D. 部分青少年患有“手机中毒综合症”,他们以手机为其生活中心,一旦离开了手机就会在情绪方面出现极端变化,如抑郁寡欢、紧张焦虑等。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虽然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有其弊也有其利,因此不必完全禁绝,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B. 社会群体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认识不够全面,甚至有时候不支持学校实施的合理方案,这可能导致学生、家庭和学校三方同受伤害。C. 材料三显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