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谁都有不想做的工作,但有人就是能把它变得有意思来源:豆瓣 日期: 2015-01-13 10:40 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都是对的。 亨利 福特 你会参加普通朋友的婚礼吗? 假如有个不算太熟的朋友对你说:“我要结婚了,准备办个仪式,再开几桌酒席。到时你能来参加吗?” 其实在步入社会之后,我们总能收到很多类似的邀请。一般情况下你会如何处理呢?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在心里暗自嘀咕道:“关系不熟还要去参加婚礼,真麻烦。” 对于新人们来说,这样的聚会可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大事(当然也有人可能不止一次),但对于我们这些关系不熟的朋友来说,却着实没有那么重要。要问对他们的祝福能否发自内心,也未必尽然。如果真去参加了婚礼,一是婚宴上的菜肴往往吃不回我们随的那些份子钱,二是我们和新人只是普通朋友,所以更不会在婚宴中遇到自己的熟人。新郎新娘忙着四处敬酒,当然也不可能坐着陪你聊天。等你意识到这一点时,婚礼早已在你一个人的呆坐中进入尾声了。 这样分析看来,大家觉得参加婚礼吃力不讨好也确实情有可原。要是真有人发自内心地想去参加这类婚礼,满口答应着“真有意思!我要去!”,那就当真算得上是“珍稀物种”了。不过如果真有这种人,还不如说他只是单纯喜欢凑热闹而已。 那么,到底是找个理由推掉婚礼,还是珍惜机会欣然前往呢?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可以产生巨大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工作也好私事也罢,都会有些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与此相对,当然也有一些没什么意思的事。如果某件事从一开始就很有意思,大家应该也都会积极配合,乐在其中。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面对的事情一上来就枯燥无味,甚至繁琐细碎,那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继续最初的话题:如果我们真的参加了朋友的婚礼,而且还玩得非常开心,你又意下如何呢? 一边满意地品尝着酒席上的菜肴,一边和初次见面的人相谈甚欢,积极地参加宾果游戏。看到这样的你,新人们想必也会非常高兴,庆幸能够邀你入席吧。而周围的人看到此景,也一定会觉得有你在就十分开心。他们会主动和你打招呼,甚至再把你叫去参加别的活动,自此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如此一来,有意思的事情便纷至沓来了。 其实在工作中亦是如此。有意思的工作总是能够降临在愉快工作的人身上,而这样的人往往也会获得许多自我成长的机会。 与此相对,如果一个人在工作时总是嫌这嫌那,恐怕谁也不会将工作托付于他。这样一来,其结果就极有可能是久坐冷板凳,而得不到应有的成长。 那么,你现在是哪种状态呢?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对任何事都抱有好感。特别是在工作方面,就更没有那么多让人觉得有意思的事了。倘若你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肯定是不会得到提升的。更有甚者,连成长的机会都会越来越少。 所以,当别人邀请你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或是交给你枯燥无味的工作时,最重要的都是先“把握机会”。 可能大家都有过这种经验,刚开始觉得某个活动挺没劲的,但真正参加之后却发现乐趣多多。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旦遇到什么邀请,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啊,真有意思!” 如果你能够自发地产生这种念头,你就是名副其实的“积极分子”。 因此,一旦机会来临,请先将其牢牢把握。 特别是朋友的婚礼,不仅可以让你和新郎新娘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还能多认识一些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就是要让麻烦找上门来 假设有一个工作非常棘手,让所有人都敬而远之。倘若上司将这个工作交给你,你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这项工作虽然麻烦,却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呢?会这么想的人恐怕很少。 现在请你再试着回忆一下最近一次被上司派以难题时的心情。那个时候,你有没有觉得充满挑战、跃跃欲试呢? 接下来,让我们换个角度,考虑一下上司当时的感受吧。“这么棘手的工作,肯定谁都不愿意干这个时候我能找谁呢?还是找个埋头做事、不爱计较的人吧。” 这是一种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毕竟如此一来,上司便不必担心遭到抱怨。但其实,我们中间还有着更为合适的人选。大家可以仔细回忆一下,看看自己身边是不是还有着这样一种人:他们充满热情,能够愉快地接受任何事情。即便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他们也会尽心尽力、满怀兴趣地逐一搞定;如果是稍感棘手的事,他们同样会痛快地答应下来,竭尽所能地努力尝试;哪怕是让人着急上火的大麻烦,他们也都能开开心心地尽力完成。要是问他们乐在何处, 他们甚至会告诉你:“正因为顾客的要求蛮横无理,才显得格外有意思呢。” 如果你身边有着这样的人,你是不是也想将工作交给他们来做呢? 如果你是上司,是不是也会积极地为这种部下排忧解难、提供建议呢? 愉快工作的人,其实要比“听话”的人更具有工作上的主动性。与此同时,他们也会自觉萌生出新的点子和创意。这样一来,他们身边也总是笑语不断、气氛融洽。要是最终结果高于预期的话,人们也往往会觉得这是他们的功劳。 因此,有了棘手的工作,我们才更应该主动接受、迎难而上。 说到这里,可能也有人会想:“给我个麻烦事做,万一不是出于好意而是看我不顺眼,想趁机把我排挤出去怎么办?”当然,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出现。 上司交给你这份棘手的工作,可能根本就没指望你能完成。 这种情况也着实令人无奈。但反过来想,正是因为不曾被看好,所以才是一次机会。其实,那些当上企业老总的人往往都有过不为人知的艰苦岁月。比如他们中的某些人,在被降职后发奋拼搏,在工作岗位中努力表现、佳绩频传,最终受到赏识,功成名就;又比如有人被下派到某个赤字严重的工厂里,在世人一致认为公司即将倒闭时力挽狂澜,最终带领整个公司扭亏为盈等等。 在完成一件棘手的工作之后,你所获得的赞誉会意义非凡。 这正是所谓的“转祸为福”。 无论你有没有得到上司的赏识和期待,都应该抱有“就该让麻烦事找上门来”的决心和勇气。其实“转祸为福”这句话,我时常放在心中细细品味。如果将平常态设置为零的话,一旦出现了祸事,状态值也便成了负数。而当我们将祸事摆平之后,状态值也只能从负数变为零,仅此而已。 大部分人只想着去除祸事,更不会发自内心地欢迎祸事的到来。但如果在每一次祸事降临时,我们都能一鼓作气,将状态由负转正,情况又会如何呢? 我想,人们对你的好评一定会急速飙升,而你自身也会因此得到成长。这样看来,祸事果然是应该受到热烈欢迎的。 松下幸之助常说:“经济景气很好,经济不景气更好。” 在我的公司里,高层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心得:“出现问题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尽管如此,可能还是会有很多人坚持认为,自己无法爱上那些烦人的工作。毕竟这些工作确实十分辛苦,而且上司也不对自己有任何期望,因此就更没了工作的动力。但你要知道,其实真正让你无法爱上面前这份工作的,还是你心中的壁垒。 不仅如此,不喜欢眼前的工作,恐怕也会对以后的工作失去兴趣。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首相俾斯麦曾经说过:“人生,就像坐在牙医大夫的椅子上。当你觉得真正的痛苦即将开始的时候,其实它已经结束了。” 爱上你面前的挑战 无论是谁,都会有不想做的工作。 面对着这些工作,恐怕大部分人都打不起精神来吧。 但你要知道,正是那些对一切挑战都欣然接受的人,才会一次次地得到工作的机会,实现自身的成长。毕竟公事也好私事也罢,“积极分子”们总是能够充满激情、跃跃欲试。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都深刻体会到了“积极分子”的重要性。正是这些满怀好奇的人们,才能够提出优秀的创意和想法,成为组织和社会的活力之源。 但与此同时,可能还是有人会认为,这些人是因为本身性格就比较乐观,所以才会欣然接受那些棘手的工作。 不过我在这里要告诉你,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这些都与自身的性格无关。只要是掌握了必要的诀窍,谁都可以爱上自己面前的这份工作,并为之努力奋斗。 我之所以敢这样说,就是因为我自己也是个粗枝大叶的普通人。但自从组建了自己的公司之后,我努力寻找窍门,终于使自己能够坚持不懈地开心工作。与此同时,也开始有人跑来对我说:“你干得可真带劲儿,我都想把工作交给你做了。” 我从这一经验中渐渐明白,确实存在一种诀窍,能够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工作、努力奋斗。 一旦掌握了这一诀窍,眼前的工作就会变得无比欢乐,即便是再烦人的工作,也会令人积极主动地欣然接受。 也正因如此,那些进入我公司的新职员们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始愉快地工作(虽然我作为总经理,这样说有些不太合适)。 由此观之,人是能够改变的。 我在本书中试着总结了一下成为“积极分子”的成功秘诀。 具体来说,为掌握并实现这一秘诀,我将其大体分为 3 个步骤。 紧握机会。提出许多自己的创意。 告诉周围的人,你很快乐。 我提出的这 3 个步骤,恐怕和其他技巧书中提到的诀窍大相径庭。 如前所述,“紧握机会”也就是说,一旦机会降临,首先要将其牢牢把握。可能你并不认同,但也没有关系,照做就可以了。毕竟这并不是要求你必须觉得“这个机会挺有趣的,我试试吧”,而是要让你学会“无论如何都要先抓住机会”。也就是说,即便是看上去没什么意思的工作,也要先进行尝试。 为了学会这一点,我们必须先越过自己心中的壁垒。稍后我会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第 2 个步骤就是“提出许多自己的创意”。在我们公司,这一步骤是极受重视的。其实,这一步骤才是成为“积极分子”最重要的一环,有了这一环,不情愿完成的工作也会变得趣味盎然。 更重要的是,只要通过练习,任何人都能提出自己的无穷创意。在新点子不断涌现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输出”质量,而且还能自觉主动地投入工作,从而大大激发了自身的工作热情。 “提出创意”这一项技能,并不只是企划或制作人员才应该具有的必备素质。我认为,无论是何种领域的何种职业,都应掌握这项基本技能。 一旦你能够源源不断地提出自己的创意,也就该进行最后一个步骤了,“告诉周围的人,你很快乐”。在这一步骤中,张开你的嘴巴,告诉你周围的朋友“我非常快乐,快乐极了”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会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形成记忆,并进一步对新的工作产生影响。不仅如此,一个人表现得十分开心,整个团队的气氛也会随之融洽,团队成员的表现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经过 3 个步骤的不断反复,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从前那个怕麻烦的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开始积极进取、奋发工作。由此,你也便顺利晋级为“积极分子”了。接下来,我们将就这 3 个步骤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扔掉你的“过滤器” 在不断反复上述步骤的过程中,最为必要的还是抓住眼前出现的机会。 因此,即便是一项看上去极为繁琐的工作,大家也应该将其视为一次绝佳的机会,鼓起勇气,放手一搏。当然,想要自然而然地抱有这样一种心态也绝非易事。刚一开始可能大家都会不情愿,但即便如此,我也希望各位都能够意识到“抓住机会”的重要性。 换言之,“抓住机会”也就是“消除心中的壁垒”。只有消除了这一壁垒,我们才能够勤奋工作、努力拼搏。 当然,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着偏见与常识。但反过来想,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倘若没有这些偏见和常识筑成的壁垒,又如何能够保护我们不受到垃圾信息的冲击呢?由此看来,这些壁垒其实也正是我们自己的“专用过滤器”,它不仅能够将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储存起来,还能对其进行过滤,使我们更为高效地获得必要的信息。 但是,即便是专用过滤器,也极有可能会将有益于自身的信息过滤出去。 仔细想想便不难发现,其实这些过滤器都是由我们自身积累的各种常识搭建而成的。因此,即便是有人大力推荐,我们还是会将未知的、带有偏见的事物毫不留情地丢给过滤器进行过滤。 这样一来,我们便无法成长。 如果摘掉了这个“信息过滤器”,我们就不会再对每天的所见所闻无动于衷,也就不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将这些信息统统过滤掉。 这,便是我们学会享受工作的重要一步。 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工作繁重无聊,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 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那些无趣的工作磨平了自己的斗志,恐怕更不能赢得自己想做的工作。 因此,我们必须先将眼前的工作当成是“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别人的工作”。 而在这个时候,摘掉自己的“信息过滤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能有些人看到这里就开始有些不服气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