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2-2013 学年高二语文北宋的旧曲新声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 1 / 7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2-2013 学年高二语文北宋的旧曲新声主题单 元设计 鲁教版 主题单元标题北宋的旧曲新声 作者姓名王金樑所属单位淄博市第六中学 联系地址淄博市第六中学联系电话(0533) 电子邮箱M 邮政编码255300 学科领域(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 3 课时 +课外 4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 简述本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解绍本单元作品的组成情况,解释本 单元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晏殊、欧阳修继承了五代余风,婉丽词风弥漫一时,因循多于革新。柳永主要是对五 代词风的革命,其革新创造多于因循,故有“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年,始 有柳屯田永,变旧曲作新声”( 词论) 。这是本单元主题的由来。“旧曲”如何转换为“新 声”呢?带着这个问题,本单元通过鉴赏柳永、苏轼和王安石的词,并结合他们的人生经 历,走进人物的情怀。 本单元源自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的第三单元,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不少的 宋词,但没有进系统的梳理,本单元将依托雨霖铃望海潮水调歌头定风波等 词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的柳永。指导学生诵读雨霖铃望海潮,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月,比较词 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感受柳永的人文情怀。专题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引领学生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苏轼在不同阶段对理想追求的过程。专题三,身兼政治家与词家的 王安石。设计“我眼中的苏轼”的评论写作,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北宋重要词人的生平和其诗词创造成就。 2. 学习诗词鉴赏的方法。 3. 正确理解作品内蕴,体味宋词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2-2013 学年高二语文北宋的旧曲新声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 2 / 7 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杜甫悲己悲人的有关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诗人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悟北宋词人的人文情怀,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2. 利用随笔和读书笔记,学会探究文本,提高人文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形成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观。 2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 主 题 单 元 问 题设计 1柳永的婉约词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世界? 2苏轼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王安石通过桂枝香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情感世界? 专题划分 专题 1: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 专题 2: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 专题 3:身兼政治家与词家的王安石 专题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 所需课时课内 1 课时 +课外 1 课时 专题一概述 (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 学习成果 ) 柳永,(约987 年约 1053 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 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 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 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 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本次专题活动围绕柳永的雨霖铃望海潮词展开,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月、 柳、风等,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 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选择你喜欢的柳永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 体会其中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诵读柳永的两首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 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 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4. 了解柳永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 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 3这两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2-2013 学年高二语文北宋的旧曲新声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 3 / 7 4两首词中所写的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 唐诗宋词 名家作品选 教 学 支 撑 环 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柳永不同阶段的诗词 (一)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 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 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 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 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 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雨霖铃望海潮两首词。 活动二:这六首词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 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 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这两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柳”在词中传达的情感。柳在神,其神是词人孤高落寞的情怀,杨柳 依依表现对离人的不舍。 活动四:柳有的是表现“愁绪”,有的是表现豪放的情怀,表达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 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2-2013 学年高二语文北宋的旧曲新声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 4 / 7 布置作业: 1 阅读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柳永 2背诵两首词。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 题中要评价 的学习要素 和所使用的 评价工具或 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 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 所需课时课内 1 课时 +课外 2 课时 专题二概述 (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 学习成果 )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 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 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 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词中的“雨”意象,折射出作者一生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承载着他的悲哀, 充分展现了一代词人旷代才情。 从以上几首词中,探讨苏轼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苏轼的情感世界和 人生追求。根据对苏轼及其诗词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走进苏轼。放到班级博客 上进行交流。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依据苏轼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2-2013 学年高二语文北宋的旧曲新声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 5 / 7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你能将这两首词分类吗?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2. 每个时期的词分别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3. 苏轼特殊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为什么将苏轼被称为“豪放词人”呢? 5. 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苏轼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 唐诗宋词 教 学 支 撑 环 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两首首词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思考 (1)你能将这两首词分成三类吗? (2)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引导学生将苏轼词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 活动三:每个时期的词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少年时期:豪情满怀。 青年时期:仕途受挫。 活动四:集中讨论:苏轼的人生经历对创作诗词的影响。 活动五:为什么将苏轼被称为“豪放词人”呢 教师预设:诗词之美,追求之美。 活动六: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苏轼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活动七:(课下)提供文学评论的范例,介绍撰写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格式。指导 学生撰写评论文章:走进苏轼。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 题中要评价 的学习要素 和所使用的 评价工具或 方法) 1能够背诵苏轼的诗词;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 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专题三身兼政治家与词家的王安石 所需课时课内 1 课时 +课外 1 课时 专题三概述 (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 学习成果 )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2-2013 学年高二语文北宋的旧曲新声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 6 / 7 本专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王安石词的掌握情况,举行诗歌配乐朗诵比赛,并设计一次博 文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诵代表, 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最后,举行全班博文展示评比。完成对整 个单元学习的汇报总结。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通过诗歌配乐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 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 透过对王安石的一生的追寻,引发学生思考和塑造自己的美丽人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最喜欢王安石的哪一首词? 2王安石的词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大? 3从王安石的追求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 “经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 常规资源班级博客 教 学 支 撑 环 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课前布置诗歌朗诵的任务。小组讨论所选诗词和推荐人选,每组不少于2 人。 (1)诵读内容:王安石的诗词。 (2)诵读形式:脱稿,配乐,追求进入诗歌意境,恰当抒发诗歌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